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国新 《东北亚论坛》2024,(2):17-33+127
“一带一路”是维护共建国家安全、破解沿线安全困境、推动区域和平发展的实践创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区域安全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安全成就,即从理念、器物和制度三个层面构建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安全合作新模式,积极破除“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批驳西方对“一带一路”建设非安全问题的渲染,对区域安全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强化了共建国家的安全互信、抑制了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正在铲除战争、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滋生的社会土壤,有效维护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和数据安全。然而,共建“一带一路”依然面临诸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以及国际舆论的泛安全化渲染,导致单纯以发展来促进安全的成效相对滞后和减弱。为此,从以安全保发展的视角出发,共建国家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不断深化多层次、复合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国际舆论的正向引导机制,持续优化沿线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2.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获得了上合组织国家的普遍认可与支持。回顾历史,“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上合组织从安全合作转变为安全、经济、人文全方位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两者能够顺利对接具备基础条件:“丝路精神”与“上海精神”高度契合,上合组织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安全屏障、制度支持与民心根基,共建“一带一路”有力支持上合组织在基础设施、经贸合作、资金融通等领域开展合作。同时,中国与上合成员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的务实合作成果为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始终是推动上合组织发展与合作的关键力量,提出新“五观”为上合组织破解时代难题提供理念支撑,以“四个共同体”为目标为其未来发展擘画蓝图。最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上合组织践行新“五观”、实现“四个共同体”目标、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治理提供了关键支撑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东亚区域最为重要的区域一体化倡议,对于梳理现有东亚经济合作的繁杂规制、消除"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理顺区域生产网络、提高自由化水准等具有显著意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RCEP是中国深度参与区域一体化规则构建和参与主导未来经济合作方向的机会,应当高度重视并继续支持推进谈判。但是,RCEP也面临自由化水平争议大、谈判阵营分化等难题。针对当前RCEP进程多、成果少的困境,中国应当积极推进和选择性拔高RCEP开放承诺,引领谈判进程,升级现有的FTA水平,将RCEP谈判与"一带一路"倡议联动推进,并推动国内规制改革,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来了积极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朝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当前,推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直接投资规模有待扩大、直接投资国别有待平衡、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有待优化,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可以从积极完善和利用经贸合作平台,加强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合作规则与政策的宣传,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境外金融服务,加大对老挝、柬埔寨、文莱等东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力度,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出去”,以及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着手推进,不断提升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崛起的中国已经从国际组织的参与者向改革者、创新者转变。2013年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是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它不仅在物质层面给参与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也在观念层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体现了新型全球治理观。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中国积极在国际组织中设置议程,嵌入理念话语,在全球和地区组织中扩散新观念,与国际社会沟通,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的广泛国际合作共识。“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未来,中国还需要从增强自身在国际组织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扩展现有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和推动关键的节点组织采纳政策倡议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的规范性原则与具体倡议得到更多国际组织的认可、接受和采纳,提高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与效率,促进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更加坚实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7.
沈铭辉 《东北亚论坛》2022,31(1):117-126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亚洲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一体化市场、改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RCEP也存在着进一步升级探索经贸新规则、推动区域内部国家进一步参与价值链分工以及提高自由贸易协定利用水平等一系列提升空间。未来一段时期内,以RCEP为重要内容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稳定发展,RCEP成员方需要积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RCEP落地生效并发挥应有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以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双方合作硕果累累。以2018年“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为分界点,共建“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重点完成战略对接并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第二阶段的特征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率先转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共建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加强发展共识、利用多层次合作机制、有效平衡发展与安全双目标等地区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示范作用与借鉴意义。未来,虑及中美博弈深刻影响地区与全球环境,尤其“一带一路”倡议已被美国视为主要“威胁”并加以遏制,中国应从地区秩序重构的战略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东南亚的实施方案,以期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个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注入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展示了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取得了辉煌成就,并日益受到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过去十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发展事实和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五通”及提供器物型、制度型和观念型三类公共产品,夯实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双边维度的合作基础,进而又主要以制度型和观念型公共产品的形式,分别提升和拓展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区域维度和全球维度上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在区域和全球两个维度上建立的良好合作反过来又促进了中拉在双边维度的合作,并形成良性互动。由此,“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拉双方构建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合作伙伴关系。这既保证了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更好地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又为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双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合作、维护世界的公平正义增添了合作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东南亚之行引发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持续热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备受瞩目的关键词。恰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面对海外环境复杂化和不确定性上升,如何有效凝聚华侨华人力量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中国与文莱关系友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文莱政府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两国合作成绩斐然。文章通过梳理分析文莱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实施进展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中国和文莱友好关系为文莱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了条件,但也存在亟须关注的内外挑战。基于此,文章研究提出继续深入发展中文友好关系,加强对文莱华侨华人的调查研究和与文莱华侨华人的沟通交流,重视发挥文莱华侨华人华商的桥梁作用,注重发挥华侨华人在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心相通”等方面的作用等推进文莱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各国区域认同模糊、区域主义弱势发展、合作机制竞争性复杂,经贸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存在亚太路径与东亚路径的分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加速推进及其协议落地,标志着亚太区域经贸合作的东亚转向开始制度化。东亚务实的区域主义迈进新阶段。区域国家明确的区域合作需求,危机驱动的务实合作经历与契合东亚社会文化传统的软约束合作方式,在其中发挥了合力作用。从今往后,中日韩和东盟国家构成的“3+10”“东亚中心”将逐步替代领导力不足的“东盟中心”,实现东亚经济重心、经贸合作中心和功能平台的统一。东亚经贸合作将在区域认同增强、协商渐进的合作模式成为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可望成为全球经贸规则和机制升级的新增长点,并在全球经贸秩序变革中引领平衡、协调、包容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2.
吕江  张可 《东北亚论坛》2024,(2):34-46+127
“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过十余个年头。这期间,尽管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诸多重大而深远的事件和变化,但共建“一带一路”却始终如一地向前迈进,成为国际合作中的时代典范。“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一个项目合作的具体实践过程,更是一个制度合作的不断建构过程。其既承载了历史所赋予的文化传统,又彰显了时代所蕴含的制度生命力。而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能源合作极好地反映了这种制度建构的过程和优势。无论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的建立,还是能源治理观的变革,都充分凸显了这一点。未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必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应着眼于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通过创新性地运用涉外法治,保障“一带一路”更高质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美日印澳等国的关注、敌视和经济冷战思维外交的战略围堵与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挑起并进一步升级经贸摩擦,不断加强对中国的遏制、敌视和剿杀,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的重要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这样的历史变局下,思考如何应对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挑战,对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批拉美国家加入,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新抓手”,中拉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当前,拉美地区正处于政治左右拉锯、经济复苏艰难、社会形势恶化的特殊困难期,美国借机加大对拉美控制,中拉“一带一路”合作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中拉应坚定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扎实推进“全产业合作”“多维度合作”“高质量合作”,努力构建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的互利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常而言,商贸活动越繁荣,对高效、公平的争端解决服务的要求就越高。高效、公平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除了能定分止争,还能规范国际商贸秩序并为国际商贸发展提供指引。创新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是广西加快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新规则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既能满足争端解决的市场需求,也有助于广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相关产业,提升治理水平。比较而言,广西创新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仍面临机构、人才、竞争力等方面发展不足的挑战。广西可以重点聚焦涉及东盟跨境经贸和商业领域,从集成创新政策工具释放广西各类政策红利,依靠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争端解决人才和机构集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发展RCEP争端解决服务机制,规划建设“争端解决服务”集中区,鼓励相关机构集聚和引导有序竞争等方面,推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和机构发展,面向东盟和RCEP,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期刊出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共产品属性。袁正清和赵洋指出,该倡议虽然源自中国,但同时也是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因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中国积极在国际组织中设置议程,嵌入理念话语,在全球和地区组织中扩散新观念,并提高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与效率,使这一倡议成为全球治理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17.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南性文件。从其内容来看,东北亚地区尚未纳入建设"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区域。无论是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目标来看,还是从东北亚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存在将东北亚地区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区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东北亚地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课题主要包括扎实推进中国与韩国相关战略对接工作,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快提升和完善大图们倡议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在其他地区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是RCEP的主要特征之一,其致力追求不同价值之间的合理协调。立足于价值多元主义,RCEP的价值协调以例外条款的设置和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为基础,RCEP例外条款是价值协调正当性和合法性的依据,争端解决机制则是价值协调实现的程序性保障。然而,RCEP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和目前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空间的局限性等问题阻碍了RCEP价值协调的进一步实现。对此,RCEP价值协调实现路径的完善应兼顾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实体规则上,RCEP例外条款可以积极借鉴WTO既有案例,秉持善意原则并遵循目的解释之思路,以提高价值协调的确定性;程序规则上,RCEP缔约方可以考虑渐进推动争端解决机制对相关章节的适用,以有效化解价值冲突,推动RCEP包容性发展和区域经贸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肖皓  唐斌  许和连 《西亚非洲》2023,(3):74-93+157-158
中非经贸博览会不仅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的新举措,也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系综合考虑湖南省与非洲人文纽带和经贸现实需要,长期落户湖南的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对外开放平台。中非经贸博览会自2019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两届,在顶层设计、主题设置、办会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运作特点。在办会成效方面,中非经贸博览会不仅深化了中非经贸合作,还进一步推进了中非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及中非经贸研究和人才培养蓬勃发展。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十字路口和“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历史时刻,中非经贸博览会应进一步释放平台效应和溢出效应,围绕“中非经贸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和底层实践,深入推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办会模式,提升“讲好中非经贸合作故事”的对话能力,挖掘“人文交流、数字创新、绿色发展”的新增长点,完善后疫情时代的办会机制,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正式启动为构建中国-非洲自由贸易区带来了机遇。中非自贸区的构建适应国际经贸规则融合的趋势,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中非经贸合作,推动中非共同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变革。然而,中非自贸区的构建必须直面相关法律障碍:非洲完备统一的经贸法律体系尚未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已签署经贸协定的牵绊,第三方经济体的法律干预等。构建中非自贸区,应从共商共建共享价值理念的法治化、加强经贸法律合作、调和相关规则冲突、借鉴中国-东盟自贸区模式以及吸收多边贸易体制法治建设成功经验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