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体是目前修辞学界重点研究的问题。但绝大多数学者都以单一语体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交融语体。笔者认为,交融语体也是现代汉语语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就提出了“三境界”说,其中“糅合的境界”正说明了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以后出现的许多修辞学著作也有人阐述了语体间  相似文献   

2.
赵英秀 《春秋》2011,(4):35-37
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时,周恩来总理见到复旦大学老校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的陈望道先生,热切地握住他的手询问:“《共产党宣肓》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陈望道遗憾地摇了摇头:“没有。”此后不久,周总理于1976年1月不幸逝世.译者陈望道也于1977年10月与世长辞,此节遂成憾事.  相似文献   

3.
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历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教授,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他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不仅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同时——  相似文献   

4.
关于毛泽东首次读《共产党宣言》等三本书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在同斯诺谈话时曾提到:他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和共产主义的书,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使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西行漫  相似文献   

5.
有“中国文坛上的推土机”之称的俞天白,给人的印象是厚实。厚实的身躯、厚实的文风、厚实的收获,包括他在米兰的中国餐馆趁着醉意,用浓重的乡音大声询问:“有义乌来的吗?有没有金华人啊,我是金华义乌人!”这样厚实的故乡情结! 已出版800多万言的文字,塑造了1000多各式人物。代表作《大上海的沉浮》,与茅盾的《子夜》、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形成了“以文学形式为上海历史运行轨迹提供了一条连贯有序的线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1,(14)
陈望道出生在浙江义乌西乡山区一个叫分水塘的小村庄里。少年时代的陈望道和中国当时许多爱国志士一样,相信的是"实业救国"。16岁时他就翻山越岭,来到义乌县城绣湖书院学习数学和博物。随着眼界的扩大,他觉得要兴办实业,富国强民,非远赴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去不可。于是他来到了上海,先补习了一年英语,为赴欧美作准备。可惜,限于经济等  相似文献   

7.
吴英 《乡音》2013,(9):50-50
《乡音》创刊25周年,我与她结缘15年。1998年多从磁县一个镇政府来到县政协工作。我刚到县政协时,自己是一名新兵,很需要尽快熟悉政协工作业务,于是我就经常找一些《人民政协报》或者业务杂志来浏览,以便使自己尽快进入状态,我和办公室一名同事在聊天的时候,看到他办公桌上的一本《乡音》杂志,我就问他说这是什么刊物,他告诉我说这是省政协创办的刊物,并且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杂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古今中外都有爱书如命的人,我愿意加入这一行列。”我藏书不多,读书更少,但我爱书,尚未进入“如命”之境。由于珍藏陈望道先生于1920年翻译,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发行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激发了收藏《宣言》版本的热情。从首译本至1998年中央编译局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纪念版本,现共有12种不同的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有她不同的经历和故事。首译本长18厘米,宽12厘米,封面灰兰色印刷,正中印有马克思半身像,上边从右到左,印有“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产党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像下边,还印有“马格斯”字样,共56页,内文用5号繁体铅字竖排印刷,版权页从右到左为“一千九百二十年九月再版,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10.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01,(4)
我党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新青年》。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1920年8月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使用“中国共产党”名称的是蔡和森,他在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了《共产党》月刊,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举起共产党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个女的特能说能把你说哭了,善于做思想工作.副校长是个男的,特厉害。两个校长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我的父母根本摸不透我但我对他们那些心眼非常熟悉。”“大人的书无非是夸张、假话和套话。”1951年塞林格曾经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创造了一个叛逆的、满嘴脏话的16岁的中学生形象一下子便引起了同龄孩子们的共鸣和极需了解儿女心态的家长们的兴趣。时隔49年在中国一部名为《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的书同样在少年与家长中广为流传。本文开端所引用的就是《别》中一位13岁的少年所说的话他的成熟与老练令他骄傲不已但…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可惜的是,这本革命文献的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注着《共产党宣言》第一版本的下落。终于有一天,这本具有珍贵价值的革命文物在山东省广饶县发现了。  相似文献   

15.
白先勇是个《红楼梦》迷。他曾说:“(我)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又说:“这本书对我文字的影响很大。”情况的确如此。白先勇是台湾作家中学《红楼梦》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不仅很好继承了《红楼梦》的艺术传统,而且融传统于现代,做出了独创性的发扬光大。他虽然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但  相似文献   

16.
“能被这个节目邀请来到这里,是我的荣幸。”当我采访台湾节目主持人、歌手费玉清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费玉清与同样来自台湾的艺员高凌风、李美凤、于台烟等4人是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走进台湾》栏目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的录制,这一特别节目是中央台《欢聚一堂》栏目和《走进台湾》联合录制的。在录制现场,我还见到了一年来为《走进台湾》而奔忙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阎崑 《台声》1994,(11)
黎泽重,66岁,一位老邮人,也是一位老报人.七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他,并以《邮坛又报春消息,飞向盈盈一水东》为题,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台声》杂志1987年第7期上.七年后的今天,我决定再次采访他,因为他的事业仍在继续,他在两岸邮人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朱大路先生的长篇小说《上海爷叔》问世已近一年了。年过知命的大路待人和蔼,脸上常挂着浅浅的笑容。他在《文汇报》笔会部编杂文多年,可他不写杂文,他写散文、写传奇、写小说,而且所写作品总以笑为主旨。他的第一个长篇写带泪的笑,第二个长篇写无奈的笑,这部《上海爷叔》又写什么笑呢?如果我的直觉不错,我猜这回他是写了惨淡的笑。欧阳修《秋声赋》云,“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大路塑造的小说主人公、费姓上海爷叔,恰在一汪秋色中,在抗战胜利的吹呼声中,重返上海滩,展开其色彩斑斓的传奇人生的。老爷叔本为常州人,年轻时就到上海学生意,成了阿拉上海人,而今年过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期间,袁崇和给我送来了他的大作《狂歌走天涯》。此前,我已经大致知道了他的大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我为他的勤奋和丰收感到高兴。我与崇和是外宣战线的老朋友,我一直非常崇尚他对外宣事业的执著精神和严谨态度。崇和曾于1989年推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齐鲁之声在海外》,其中收集了他自1984年至1988年间公开发表的500多篇对外报道文  相似文献   

20.
<正>《庄子哲学及其演变》最初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的第一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20多年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感谢李泽厚先生。1983年笔者的文章《〈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在《文史》辑刊第十八辑发表,李泽厚看到了,就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黄德志女士说:"有一个年轻人,我认为他是年轻人,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文章,很好。你们应该找他写一本书,十几万字,我写序,你们出。"当黄德志知道我正在写博士论文后,就建议我将博士论文交给他们出,由此又引出了后来的博士论文文库。这里特别令人感念的是,当时李泽厚先生全然不知道我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