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政名师     
肖成勇,上海政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1978年考人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习,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至1985年留校任学生政治辅导员,系团总支书记、校德育教研室任专职教师:1985至1987年考入上海交通犬学社会科学工程系学习,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菲尔 《人事天地》2008,(6):14-14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是美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第26任总统。他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在任总统。在美国,像安德鲁·杰克逊一样,他也已成为了时代的符号,是清新、阳刚政治风格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出现种种问题的症结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缺乏“边界意识”。金林南教授的著作是在严格学科规范与自觉反思精神推动下展开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边界意识”的刻画与塑造,旨在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合法性与批判性,唤醒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认同感与职业精神,从根源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学界,地缘政治可谓是一个热门话题,各种论说让人应接不暇,但深层的学理探究似乎远不能胜任地缘政治理论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当我读到时事出版社以“专家纵论”专题推出的陆俊元教授的专著《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一书时,即深深地为其丰富的理论含量、积极的创新和精湛的阐论所吸引。全书立意新颖,逻辑严谨,述论有据。从地缘政治的根本性质、内在规律,到地缘政治的形态与结构,作者对地缘政治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审慎的思考与探索。全书主线突出,前后环环相扣,读来引人人胜。书中关于地缘政治的界定、对地缘政治规律的分析以及对地缘政治研究方法的创新等重要篇章,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为完成党中央提出的这个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搞清楚这项政治任务的基本内容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熊雄是我党早期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先到法国和德国、后来又到苏联留学,并参加苏联红军军队的工作。大革命的蓬勃发展,我党急需一批军事、政治干部,在此背景下,熊雄回到国内,并被分配到广东工作,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后任政治部主任。在担任政治部主任期间,熊雄完善和发展了政治部的工作;支持工农群众运动;团结进步人士同国民党右派势力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为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相似文献   

7.
政治安全是一国政治体系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协调运转,维持政治结构和政治秩序的基本稳定,适应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从而确保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良好状态。政治安全是动态性与静态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综合安全观的角度出发,我国政治安全的体系构建应包括:确保国家主权安全一——实现政治安全之源,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塑造政治安全之魂,优化政治制度一一影显政治安全之本,保障执政安全——打造政治安全之盾,稳定政治秩序——构建政治安全之核。将内部生长机制与外部防范机制紧密结合,并在各种复杂的政治变量中日益突出内在成长机制的政治安全系统研究将成为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在—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4—19岁、20—24岁、25—29岁、30—35岁四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在政治思想和个人信仰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山东青少年认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光明并充满信心,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我国政治体制及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识欠缺,政治理论学习需要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青少年个人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0.
张志林,男,1957年生,重庆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外国哲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分析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哲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全国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在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任兼职教授、研究员,其中任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学术专长: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科学思想史。张志林教授于1992—199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高级访问与合作研究,任牛津大学林纳克学院高级研究员,获得英国皇家研究员奖学金奖,享受牛津大学学士院院士待遇。承担过各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已发表论文、论著数十篇(部)。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和《技术解释研究》等。获得过包括金岳霖学术奖、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和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奖。张志林教授风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具有自身的价值性和组织性,但由于自身的认识和精力的不足,大学生政治行为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目前,大学生政治行为基本有分散自发型和组织制度型两种。为了应对政治多元化冲击,促进国内民主政体发展;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完善政治角色;提升政治教育质量,发展政治文化的需要,大学生政治行为应该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治主体意识,提升政治教育质量,规范网络资源四个途径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2.
易中天教授历来重视学术的表达方式。他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表达方式的成功。易教授的著作《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是其表达方式的又一成功范例,对做好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启发,值得政工干部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对公司法功能的解释多集中于经济层面,但在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种解释未必十分有效。公司法的功能在风险社会下亦受社会政治因素的约束与影响。马克·罗伊教授比较了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所有权集中制受政治影响力的大小,并以此反映现代公司法功能中需要强化政治约束力以防范诸多社会风险。而通过重新解读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社会责任规范与党组织活动规范,可以发现要理解和把握公司法的现实与未来,也需要关注公司法功能的政治影响因素,以求防范未来公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切事情的重要保障。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理顺各种关系,教育、激励、引导企业职工深化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把职工的积极性凝聚到推进企业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这是近代中国任何力图有所作为的政治力量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文章分析了1947—1949年农民在土地改革中的政治参与状况,指出其积极型参与和消极型参与相结合的特点,并揭示出了这一问题的现实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期名家     
王浦劬,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副组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部召集人、国家教育部全国政治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治与行政学会会长。兼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政法部委员、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编撰《政治学基础》、《选举的理论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警察作为特定的政治现象和主体似乎一直为政治学研究所忽视,对警察展开的政治分析远没有警察本身在政治生活中表现的那样丰富和充分。本研究正是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对警察的政治性进行考量。警察的政治性,即警察的政治属性,是指警察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内生的政治性质、外在的政治特征和当下的政治状态等。警察内生的政治性质表现为警察是国家的历史常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政治共识内涵与结构的梳理,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共识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及现实挑战,论述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建构包容性政治与实现差异性团结是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有益探索。依循“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着力探讨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系统结构、运行过程与治理功能,得出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结构的调适和功能的优化在于机制的畅通。由此,提出新时代广泛凝聚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需要实现协同型组织领导机制、复合型政治整合机制、发展型理论创新机制、制度化利益协调机制和协商型政治沟通机制的多维互嵌。  相似文献   

19.
政治实践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立体结构的视角来看,政治实践发展的主流形态表现为“社会政治实践-国家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轨迹;而从政治主体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历史发展表现为“氏族型政治实践-阶级型政治实践-人民型政治实践-人类型政治实践”整合性推进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0.
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主体。“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求的提出,不仅使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建设得以具象化表达,也为党外干部提升政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要求。政治判断力是党外干部提升政治能力的基本前提,政治领悟力是党外干部提升政治能力的关键遵循,政治执行力则是党外干部提升政治能力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干部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应从凝聚政治共识、心怀“国之大者”和加强政治历练三个方面着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