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再下“猛药”胜算几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存款准备金率很可能将成为一个常备工具11月3日,央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声明从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9%,以此加大对造成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过剩流动资金的回笼力度,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2.
潘燕 《瞭望》2007,(15)
央行紧缩货币流动过剩的步伐,显然是渐行渐紧。就在编辑这组稿件的4月5日下午,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刚刚过去三个月的2007年,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三次,真正做到了“每月一调”。如果再算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三次上调,旨在冻结流动性的这一赁币手段9个月内已频繁使用6次,最多可冻结流动资金7000~8000亿元;而我国已升至10.5%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巴曙松看来,就是放在世界范围内考量,也已是高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至少有1500亿来得“不明不白”。监管部门和实体经济如何接受热钱挑战“30.3%。”这是国家统计局6月15 日最新公布的1-5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热得“发烫”的数据甫一出笼, 央行便发出紧缩“强信号”,决定从7月5 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一次性冻结资金1500亿元。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8,(18):4-4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高层的调控思路也相继发生了变化,并且,手段的灵活性也在随之提高。 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是中国经济第一次提出“双防”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理论参考》2008,(3):63-6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需要应对高房价的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瞭望》2006,(47)
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以10.7的涨幅名列首位。虽然国家发改委作出了“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的解释,但难以化解人们对房地产调控目标能否真正落实的忧虑。从去年的两个“国八条”到今年的“国六条”及“九部门十五条”细则,面向房地产业的调控相继而来,但房价为何不降反升?房价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关系社会的安居。特别是在现有的住房供应体系中,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均需以购买全部或部分产权的方式获得,用于租赁的只有廉租房,而经济适用房供应有限,廉租房捉襟见肘,民众对高房价心生恐慌就不难理解了。1998年在制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房改政策时,已有建议提出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7.
潘燕 《瞭望》2006,(32)
迅速发展且变化复杂的中国经济,某种程度上也在丰富着我们判断形势的语汇。上半年10.9%的GDP增速出来后,温家宝总理一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不仅令很多人对经济大势茅塞顿开,也使“偏快”和“过热”两词以鲜明的层次差异,走进中国经济的表述“语库”。何渭“偏快”?何谓“过热”?两者的界限在哪里?笔者就此详细地请教了权威人士和研究者,得出结论如下:即“偏快”与“过热”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经济运行是否处于良性状态。“偏快”是在经济总量大体平衡、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失衡及增长约束不明显背景下的较快增长,其所建之的平台是相对  相似文献   

8.
"保增长"的政策效应一般要滞后3~6个月,在内外经济形势变动剧烈的背景下及时准确判断中国经济走势,可为调控政策的有效发挥争取主动 10月8日,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并停征利息税,这也是继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后,我国一个月内第二次放松银根以促进经济。加之此前针对中小企业、外贸进出口及资本市场的一系列积极调控举措,表明决策层正针对当前形势进行着更为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流动性过剩局面下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是央行面临的重要挑战4月5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1月、2月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及3月17日加息后,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央行接连出手,表明其在货币政策方面正面临越来越紧的调控压力。  相似文献   

10.
央行10月29日调整利率,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部分。 200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加快增长势头和一定的经济过热迹象。自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经济过热或进一步过热,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对防止投资势头的进一步扩大,明显发挥了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什么还要采取提高利率这一手段呢?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专电 1994年10月11日,莫斯科外汇交易所卢布与美元比价狂跌至3926:1,卢布一夜之间贬值近30%,创下俄金融史上卢布汇率最低、跌幅最大的记录,给俄社会造成极大的震荡,对俄经济政治形势产生严重影响。这一天被俄罗斯称为“黑色期二”。 俄卢布贬值是近几年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9月下旬以来,卢布汇率连续下跌,势力之猛前所未有。9月22日,卢布与美元比价下跌至2400:1;10月10日,突破3000:1大关;11日,滑至3926:1,有些城市超过4000:1。外汇市场已如脱缰野马,完全失去了控制。莫斯科惶惶不安的市民们急急涌入大小商场,想方设法抛出手中卢布,换回商品以求保值,被震惊了的克里姆林宫连夜研究对策。 12日,叶利钦总统召集决策机构安全会议成员开会时指出,卢布汇率暴跌这起“非常  相似文献   

12.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自1999年4月开始 摆脱连续两年多的衰退后, 进入2000年回升势头趋稳,预计全年可能实现 2. 2%以上的正增长。还不能说“云过天晴” 目前看来,日本金融经济的“三低”(股市低、日元汇率低、长期国债收益低)已基本摆脱,实体经济的“三过”(债务过剩、设备过剩、雇用过剩)因企业收益好转、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制度改革、信息技术(IT)战略的推进而正在得到解决。大型制造业企业基本完成制度调整,投资增加,收益改善,已经开始向提高产业竞争力方向发展,整体经济改革的基础环境初步确立。 但问题依然存在。一是…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担心世界经济发生动 荡,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 时,200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却全面好转。 美国经济出现减速势头,有望实现“软着陆”。199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飞速增长,按年率达惊人的6.9%。进入2000年,美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第一季度达 5.5%,美联储为抑制过热经济,多次升息,尤其是5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半个百分点,是5年多以来升息最高的一次,使这项关键性利率达到9年来的最高水平 6.5%;;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民间机构的调查都证实,这个措施开始起作用,它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软着…  相似文献   

15.
一难:判断经济过热或投资过热的标准缺失。造成调控目标不够明确。甚至迷失。影响了调控效果 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经济过热可以用通胀的水平来测定,通货膨胀像一个“温度计”,可以度量经济增长的热度,但现在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货膨胀这一“温度计”明显测量不到经济过热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美元汇率表现强劲。年初美元兑欧元汇率为1欧元兑l.18美元,此后,美元兑欧元汇率持续走强。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战争后,欧元汇率进一步走疲。到7月6日,美元兑欧元汇率破l.02美元关口。至7月下旬,由于欧盟国家经济显示出加速发展的势头,欧元汇率有较大反弹,美元兑欧元汇率下浮到1欧元兑1.06美元左右。夫兀兄口兀儿学走势相对Y稳。今年上半年,大致在1美元爿115至125日元水平石月中旬,由于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吸引大量资金流人日本股市,支持日元汇率强爿攀升至117日元左右。日本央行立团入市干预,将日元汇率压回到1…  相似文献   

17.
潘燕 《瞭望》2003,(49)
中医讲究“通经活络、固本强元”,调控一国经济亦大致不离于此。 2003年,中国经济破浪前行,GDP全年增长8.5%胜券在握,远远高过年初7%的调控目标。对于经历了非典肆虐且 GDP总量已超过 10万亿的中国经济来说,这一增长来之不易。也因之,中央有关明年经济工作的32字思路中,首先即为“稳定政策”,而保持一定的政策连续性,使目前向好的经济态势得以持续,可以说是一个成熟调控者的成熟选择。  相似文献   

18.
左传长 《团结》2010,(2):49-49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的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汇率较为稳定.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累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吴亮 《瞭望》2006,(26)
一些地方政府在投资行为中收益与成本严重失衡,成为我国治理投资过热中的一个制度盲点。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前5个月增长30.3%, 经济发展出现新一轮投资过热的苗头。一些本来就显现过热的行业再次成为“投资热点”,如今年前五月钢铁行业投资从去年同期的7.8%被拉升到13.7%,而今年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20.
张冠峰 《理论导刊》2005,(12):62-63
由于受“三元悖论”的影响,即汇率稳定、私人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只能取其二,一国政府在制定汇率政策时无论取哪两项,都会对国内不同经济部门、行业和经济主体产生性质和程度上的不同影响。经济主体根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对不同的汇率政策可能产生不同的倾向性。国内汇率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不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