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侯立兵 《求索》2007,(10):168-170
蝉意象在汉魏六朝赋中较为常见,且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之叹、高洁之质和长生之梦。究其文化成因,则主要与崇蝉的传统习俗、文人的伤感气质和老庄的哲理之思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互文性看汉魏六朝文人拟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作现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写作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本文结合大量文献资料阐发了汉魏六朝文人拟作的种种情状和心态 ,并讨论了拟作与古代文体生成的关系。认为 :文人拟作构筑了具有互文性意义的宏大景观 ,它向我们显示了创新本身所具有的摹拟特质和摹拟本身同样具有的创新意义。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相似体式的文本增值 ,促成了某种文体惯例或文类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其著作中对六朝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六朝文学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六朝诗歌,苏轼的评论不多,不过他对鲍谢诗歌以及徐庾体的评价还是基本客观的。苏轼的六朝文学观除了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外,其独有的文学创作经历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先秦以降,文人士大夫们的隐居遁迹以其清高孤介而受社会舆论的鄙薄。及至汉魏六朝时期,辞官藏身,寄情于山林溪谷成了文人士大夫们一时的风尚。在这一历史表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5,31(2):97-104
秦汉魏晋是中华审美意识的拓展与细化期。秦汉审美以雄健风流为特点, 集中体现在赋、隶书与画像砖石, 是述旧总体文化背景下之独特审美创造。魏晋审美在实践上开拓出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两个新领域, 书法艺术提前进入精品时代; 观念上出现了深入研究艺术创造和欣赏规律的专门理论著作和系统的审美概念体系, 为整个古典审美高峰期的到来打下扎实基础。汉魏美学可为理解后发生时期人类审美史之共性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6.
东汉末期,具有时代特色的抒情小赋一开始便向骈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到汉魏交替之际,赋已经进入骈赋阶段了。虽然六朝赋的骈化进程迅猛,也呈现出四六化的趋势,但在赋的正文内使用四六隔对的例子并不多见。古代的批评家大多以汉赋为标准来评价赋作的优劣,认为汉之后的赋作则世代迭下。再加上南朝宋、齐、梁、陈都是一些短命的王朝,六朝骈赋自然被他们讥为绮靡之音。其实,这种程式化的批评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唐定坤 《理论月刊》2022,(12):139-151
六朝赋的诗化是唐前诗赋互动的核心内容,是文学思想和文体学领域的重要命题。受现代文学观的影响,学界多注重建安和齐梁尤其是前一时段;实际上这一命题应基于诗赋的辨体自觉,以此二陆赋学才应是六朝赋诗化的理论起点和重要标志。陆机分异诗赋体格,以赋主“体物”而导向语言修辞的“细切”诗化,同时伏下了“体物”“缘情”交越互用、“体物”而“感物”的抒情逻辑进路;陆云无辨体拘执,承建安时风旗帜鲜明地指出赋的“情”本理论,表彰“体物”而“抒情”的物情化写法。但二陆又都强调本于玄学的“浏亮”“清约”审美风格,规限和导引了赋在体物中注重出之以虚化情理的诗性造语与在篇幅上压缩句式和改变结构而延及诗化的修辞策略。二陆赋学一明一暗所建构起的互补性的诗化理论,完全影响了此后赋体诗化的发展路向;这一命题的清理辨析,可以促进对诗化表征于抒情意涵、篇幅形制、语言探索三个方面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8.
六朝时期,在治安法理的研究与应用上,曹操、诸葛亮、张斐等人各有贡献。张斐对犯罪概念作了精确而系统的说明,又强调守法而不拘法,明法更要明理,依律文断罪,从深远考虑,大处着眼,明理权变,随事取法。《北齐律》则完成了汉魏以来封建法典由繁而简、而杂而清的改革。六朝时期各族各统治集团都高度重视人口管理,其户口簿籍品类繁多,各有专用,但同时“户籍巧伪”问题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9.
谯周劝蜀后主刘禅降魏一事,是历来人们评价谯周的焦点。谯周劝降固然有现实的政治原因,但同时也跟他一贯形成的历史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谯周认为,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变化受天的影响,盛衰兴亡都是天命所在;另一方面,人的因素在历史进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君能否举贤任能,从善如流,以及能否体恤民物,以民为本。谯周的思想及其劝降之举,反映了汉魏之际人们地域观念的转变,原本有着不同学术传统和政治取向的各州郡名士,开始超越州郡地域集团利益的局限,走向更大范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和造就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一代新人 ,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党和国家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来之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培养 ,本文着重论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5,(1)
游戏虽然只是作为比喻出现在赫拉克利特残篇之中,但它却是理解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关键之一。活火作为始基进行着宇宙生成与毁灭的大游戏:因为不足而流变出万物、创生出世界,又由于多余而复归自身从而导致世界的毁灭。赫拉克利特的游戏观念更为直接地突出了一种游戏本质:自由、规则和多变。活火的宇宙游戏具有日新的特点,也即世界总是有着不同的和丰富的形相。这是一种和艺术相通的根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张杨 《前沿》2004,(5):97-99
人文教育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 ,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教育的特点 ,它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并与人格发展、大脑的形象思维密切相关 ,而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人文教育在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增进创造动机、创新情操、广博的文化底蕴方面为人才创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片面影响,大学教育过多地从纯技术或"人力"的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重有形的创新产品,忽视了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尤其是创造性的人性价值和精神过程,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创造性培养失去了"教育性"。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使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成为其完美人性发展的有机构成,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具体体现为:要实现个体对物质世界的创新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的协调统一;必须在"求真"的同时实现真、善、美完整"人性"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新颖能力和新型人格的同步构建。  相似文献   

14.
陈杰 《今日广西》2008,(19):18-19
秦淮河畔,六朝金粉,历史和现实,浮华和厚重,追思和畅想相结合而产生的美感在这里交错。  相似文献   

15.
林飞飞 《求索》2011,(11):242-244
在经学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六朝时期的《孝经》研究呈繁荣之势,并表现出与佛教相互渗透与影响的特点。《孝经》对佛教之影响表现为佛教徒讲习并注疏《孝经》、佛教徒论难以《孝经》为指导、佛教孝道思想之形成;佛教对《孝经》研究之渗透则表现为《孝经》讲习形式之转变、《孝经》义疏著作之产生及《孝经》宗教功能之凸显。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高校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求新、出新、重科学、重实践,才能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张志斌 《求索》2008,(10):182-184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六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纯文学观念的形成与确立。魏晋六朝时期形成的以“诗缘情”为主导理论的纯文学观念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这一诗歌理论观念在表现内容、创作机制以及哲学基础三个方面都与以往的诗学观念有所不同,它重新肯定诗歌的情感性本质,使得我国古典叙事诗的创作更为衰微。  相似文献   

18.
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佳 《前沿》2006,(11):104-105
工业化社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真理的内容,强调生产、生活技能的训练及传授知识的高效率,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今天而学习。信息社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意识,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应变能力———为了现在、更为了将来而学习。由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的以探索为主的教学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官威 《桂海论丛》2000,(1):46-48
新时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技创新这一巨大系统工程中重新得到了定位。文章从创造性思维集传统思维与现代思维于一体,贯穿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以及科技创新的内在机制集中在创造性思维上这两方面阐述了其时代内涵,指出了其群体性、相干性、目的性的新特征。而且,提高创新者综合素质,推进创新队伍年轻化,构筑包括意识、物质、教育、法律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则必将促进科技创新中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