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汉学家芬格莱特认为礼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仪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并把孔子的思想归结为“人是礼仪的存在”,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芬格莱特忽视人之真切情感与道德价值实现的内在关系,把人之真切情感的剖析视为“心理学偏见”而有意避免,因此他对人和礼的理解存在抽象化的缺陷。孔子把礼仪理解为情文的统一,他认为,作为人行原则的礼仪规范必然与人的自然情感和道德自觉密切相关,但必须区分德性成就和功利结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理论界都认为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这是不妥的。孔子的家庭出身三代以上都是士,如果确定家庭出身原则上只上溯三代,那么孔子的家庭出身就并非“没落”;士在春秋以前属平民,所以孔子的家庭出身也不是“贵族”。孔子的家庭出身虽是士,但他是在农的家庭中长大,所以孔子的家庭出身又具有二重性。孔子的家庭出身是士,本人成分也是士,但二者有质的区别:其父的士是武士,孔子的士是儒士,儒士头衔是孔子自己努力得来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家。长期以米,我国哲学界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就是认为孔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椎的。我们知道,在春秋时期,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集中地表现在“天道观”上。凡是主张“天”是活灵活现的有人格有意志的上帝,它主宰着自然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就构成了唯心主义阵营;凡是否定上帝和鬼神的存在,主张“天道自然”的,就构成了唯物主义阵营。因此,我们要把握孔子哲学体系的性质,就必须剖析一下孔子的“天道观”。根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天道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长河中,一般人认为,孔子是开山人物,而孟子、荀子的学说不过是孔子学说的补充和发挥而已,儒家之道也常常以“孔孟之道”名之。然而,虽被列为儒家的第二号人物,盂轲却具有孔子所没有的文人风骨和大家气度,他  相似文献   

5.
孔子所说的“仁”是至高无上的一个境界,他从不把“仁”轻许于人,例如,尽 管他对春秋时楚国名相子文的评价很高,但当弟子问及子丈是否达到“仁”的境 界时,孔子予以断然否定,认为子文还没有沾上“仁”的边。可见其“仁”的标 准之高。但对有不少缺点的管仲(孔子也曾严历批评过),孔子却力排众议,认 为他达到了“仁”的境界。之所以如此,乃因为管仲“一匡天下”,坚持统一, 而孔子特重统一,故把坚持统一,看作是至高无上境界的“仁”。孔子的这种思 想,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起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略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经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义利观是其德治方略中经济主张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们的欲利和求富观念乃人性所在,但"利"应受"义"制约,应义主利从、重义轻利.孔子德治经济思想在实践上则主要表现为他的惠民、富民主张,他强调统治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认为均无贫、薄赋敛,去奢取俭,是安民之道.他重视发展农工商,建议废关卡,统一度量衡.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经济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在孔子的主要言论集《论语》中,“君子”一词是出现最多的词之一。共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次数,109次)。在《论语》中,“君子”的涵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世袭贵族阶级,有地位的统治者;一种是指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以第二种涵义居多数。这种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君子形象,是孔子宣扬的理想人格的形象。下面我们粗略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们总是以完美的人的理想,完美人格的理想召唤人们.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完美人格的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孔子就把人格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认为,人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治的好坏;人格的修炼,是治国的关键;人格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他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因此,可以说人格思想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圣人则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即完美人格.这种完美人格能与天地合德,  相似文献   

9.
从儒家传统的义利观形成与发展来看,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与后来经过宋儒和近代儒家改造的“禁欲主义”的义利观是不同的。必须把二者区别开来,才能真正把握先秦义利观的本意,才能结合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实际评述其现代意义。一、先秦儒家义利观主要以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义利观为代表,准确的理解三人的义利观是正确认识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根本。1、孔子的义利观。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义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明确提出“君子愈于义,小人愈于利”。把义利先取后取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他认为“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这就直接在人性上对君…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经济伦理就引起了中西方哲人的关注,但各有侧重。其中:在对待生产劳动和商业行为上,苏格拉底抱持生存至上的职业观,理性对待生产劳动和商业行为,而孔子则认为“君子”不应从事生产劳动;在对待财富上,柏拉图认为“精神财富”高于“物质财富”,而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以义制利”,且二者都主张各个阶层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财富;在对待分配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运用了“中庸”思想,亚氏认为应该按照贡献来分配,孔子则主张按等级和“均平”原则分配。重温哲人的这些思考,对推动当前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冉雍是孔子的四大弟子之一。他的“家庭出身”并不好,父亲因贫而盗,被关进牢里。同学对冉雍有点看不起,但孔子很欣赏他的德行。有一次,他们一起走在路上,看到一头十分漂亮的小野牛。有个学生说,很不错啊,可以用来祭祀。孔子假装说:“可是,它是野牛,出身不好啊。”学生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它好就行了呀。”孔子顺势引导:“哦,那人也应该一样,卑微和不善的家庭,同样不妨碍一个人光明磊落啊!”学生们低头一想,就知道孔子在帮冉雍说话。  相似文献   

12.
嵇康继承老庄思想,以“至人”的心态去理解音乐,推崇纯音乐式的“至乐”。其独特的人格造就了他在音乐理论和实践中的不凡贡献,也造就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文明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军事思想就文化层面来讲也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这一点有时会被忽视。本文首先从史籍记载的孔子的家世、生平活动、教育成就等方面考证孔子的军事造诣。详细论述了以“仁哉”、“慎战”、“教战”为特色的孔子军事文化遗产与后世传承。  相似文献   

14.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推恩于民,实行“仁政”。其仁政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统治者安邦定国的正统思想。这种仁政思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礼乐最早是一套国家管理制度,周公“制礼作乐”为的是维护周代封建的宗法制社会。周代刚建立时以有德者自居,废弃商代残酷的奴隶制刑法制度,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周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套以“德”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即“礼乐文明”。孔子继承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将其运用于国家管理中,试图恢复周初礼乐之治的政治状态。当然,这目标带有很大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孔子的这种“托古改制”的思想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充分发掘礼乐文化在国家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这同样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遗产。《论语》中很多关于礼乐…  相似文献   

16.
至圣先师孔子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孔子的教育思想紧紧围绕着“学”的观念,“好学”成为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以“学”为本,孔予强调不仅“学文”更要“学道”;特别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由己的主动性,好学乐学的学习心态,以及里仁为美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学为君子”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孔子领导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在文化、教育领域有重要建树 ,而且在思想政治领域也独持己见 ,自成一家。在领导工作方面 ,孔子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主张 ,并形成了具有孔子特色的领导观。认真研究孔子的领导观 ,对于做好现代领导工作 ,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一、孔子领导观的主要内容孔子的领导观内容相当丰富 ,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孔子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 ,作为执政者 ,如果注意发挥道德的作用 ,就会对人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 ,使人民自愿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东周末年,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亟待重建.混乱的现实与孔子“和”的社会理想相距甚远,孔子试图改变现状,而他的重建则是以周朝为范本.他认为改变现状的关键是要从人的内心入手,植入“仁”的价值共识,以建构人心秩序推动社会的有序;在共识性价值引领下,不同社会阶级将会有不同的外在行为选择,君主施行仁政,谨遵圣人之治,平民遵循礼制,不可僭越.君民遵守各自规范,共建有序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自我角色期望,似乎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孔子是一个纯粹为守旧而守旧的复古主义者。孔子也是“述”中有“作”或是即“述”而“作”的.特别是在凝练、提升、卫护和弘扬“我们”的文化意识和文明特性方面,孔子在他那个时代作出了自己最独特而卓越的历史贡献,而且影响深远,是他那个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大最重要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20.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并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一、孔子的和谐社会思想理论孔子的和谐思想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孔子在《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礼”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大政方针,指的是周礼“;和”,不单纯是和气的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和谐之意,而是特指国家政权的和谐和社会形态的和谐。“贵”,为最好、最高之意。这一句话的意思通俗的讲,就是说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周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