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笔录,是检察机关办案中的重要证据载体,检察笔录质量的高低有时直接影响着案件的成败。电子笔录作为检察笔录的一种形式,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其使用率越来越高,电子笔录的使用有效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检察工作中,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审查批捕的阅卷笔录需改革夏凌惠,张振高审查批捕阅卷笔录是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的检察人员在办理审查逮捕的案件时,审阅案卷材料而制作的抄录或摘录性的笔录。1991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70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深化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岗位练兵活动,发现和培养优秀民行检察人才,提高全省民行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同时也为新民事诉讼法的正式实施作好准备.根据高检院《全国检察机关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指导意见》的要求和《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意见》精神,省院政治部和民行检察部门于11月1日至11月2日联合举办了“全省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十佳办案能手暨优秀办案人业务竞赛及培训活动”。这次活动是全省民行检察系统的一项重大赛事,也是推动全省民行检察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做好检察工作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检察制度正在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就是当前检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检察机关自1979年重建以来,检察档案随着检察工作的全面展开得到蓬勃发展。检察档案数量与日俱增,范围不断扩大,内容进一步充实,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检察档案的利用与开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迫切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一、检察档案的利用检察档案是检察机关全部活动的原始记录,是记载检察机关全面发展的重要文献,同时它又是社会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智力资源的检察档案,利用与开发并使之为社会服务,是它的重要功能。1.为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再审检察建议形式不统一,内容不规范,说理性不强,法院对再审检察建议的采纳也不一.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已经成为制约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障碍,亟须把再审检察建议写入法律。  相似文献   

7.
检察笔录是检察机关办案中的重要证据载体。检察笔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件的质量和办案效率。电子笔录作为检察笔录的一种形式,专指经检察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言词证据和勘验、检查、搜查等情况作为诉讼证据收集固定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是以电子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记录,以电子文档和打印件形式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8.
检察统计是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和综合分析,反映检察工作的真实情况,揭示检察工作的活动规律。随着检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基层检察统计工作在检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然而,当前检察统计工作以完成统计报表为主,统计分析不力,统计监督意识淡薄的问题较为突出,使检察统计未能真正起到预测形势、总结成绩和问题,服务领导决策的作用。据此,本文就如何发挥统计监督功能,服务基层检察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白沙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偏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山区贫困县。自从2009年高检院倡导检察文化建设以来.白沙县检察院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突出特点,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培养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队伍.从而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我院的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检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天津检察》2007,(3):1-1
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近年来,我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暨第六届年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着眼于检察工作和检察制度的创新发展,围绕执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市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相对于检察事业的发展和检察实践的需要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1.
检察理论是指导检察实践的依据,是揭示法律监督内在规律的理论。加强检察理论的研究,不仅是法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检察理论作指导,检察工作就会出现盲目性和摇摆性。因此,加强检察理论的研究,是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工作的一项必不可少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检察理论研究,是科学总结检察工作历史经验的需要。翻开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历史,可以看出,我  相似文献   

12.
8月21日至23日,第一次全国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十几年来民行检察工作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许多待总结、规范的问题。这次会议对于新世纪民行检察工作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记者走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王鸿翼。民行检察:巩固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记者: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现状如何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目前正处于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987年下半年,高检院组建了民事行政检察厅,确定了“积极试点,稳步发展”的方针开始尝试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  相似文献   

13.
田凯 《中国检察官》2012,(19):74-75
行政检察,是指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行为以及和行政诉讼相关联行政行为开展的专门监督活动。和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监督一样,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有权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过去,我们简单将行政检察和民事检察归并在一起,称之为民事行政检察,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合并一起开展工作既不利于民事检察的发展.更不利于行政检察的发展。为有利于开展行政检察工作.我们有必要对行政检察的相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主要是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一项检察工作,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除了要遵循检察工作的一般规律外,还需根据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确立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全面监督、有限救济等民行检察工作的执法理念,以更好地规范、指引民行检察实践,同时,也为民行检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 检察文化是一片正在开垦的土地,要全面、准确地表达检察文化的内涵和处延,首先应界定如下范围:其一,检察文化是文化的子系统,不能离开文化谈检察文化;其二,检察文化蕴藏、成长表现在检察工作之中,必须以检察工作为基础谈检察文化;其三,检察文化所谈的文化,主要从精神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来讲,也包括检察文化的物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检察管理是遵循检察工作运行规律,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依托现代管理模式和手段,对检察机关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进行科学组合,以实现法律监督职能规范、公正、高效运行的活动。强化检察管理就是要把探索、认识、发现检察管理工作规律贯穿于管理活动全过程注意对各种检察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促进检察管理科学化。落实、增效、规范、创新,应当是强化检察检察管理的目标要求。检察机关应不断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升检察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检察管理理论研究,为检察管理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论检察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政策是有关检察工作的目标、方针和策略的权威性意见,是领导机构根据检察制度和检察工作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的规范和指导检察工作的方针和准则,包括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工作方针、工作策略等.检察政策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检察政策可以划分为总体检察政策与专项检察政策、战略性检察政策与策略性检察政策...  相似文献   

18.
高检院于2005年9月12日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从改革和完善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完善检察机关接受监督和内部制约的制度,创新检察工作机制,完善检察机关组织体系,改革和完善检察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等六个方面部署了未来三年检察改革的主要任务,之后陆续出台了20余项检察工作机制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检察工作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同志都对做好政法工作和检察工作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做好今后各项检察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其中,也包括对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方向、内容、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笔者结合我市检察机关的具体情况,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我认识到规范执法行为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使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性。那么,检察建议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在各项检察工作中发挥了其独有的作用。从下面一起民事申诉案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检察建议的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