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聆听     
房一盟 《党政论坛》2012,(18):30-30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  相似文献   

2.
“铁”市长     
西安有个“铁”市长,名声很大。我们在去西安的火车上就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传说,什么铁市长快刀斩乱麻、治理脏乱差呀,铁市长换锅呀,铁市长罚了省委二百元钱呀,等等。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聚精会神。我们对这位素不相识的铗市长不禁肃然起敬,并决定去采访他。  相似文献   

3.
说“亲自”     
平时,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有很多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常常戏说:“你亲自打水呀”、“你亲自扫地呀”……其实,作为普通办事员“亲自什么什么”本不必大惊小怪,那纯属调侃逗趣而已。但作为领导干部“亲自什么什么”,似乎就是一种赞誉,一种褒奖了。赞誉也好,褒奖也好,自有其道理。眼下有些领导干部该“亲自”而不“亲自”的实在太多:开个会议,从三言两语的讲话稿到洋洋万字的报告,全是秘书起草,自己连一个观点都没有;处理事情,决策问题,不去调查,不去了解,要么主观臆断,要么全靠听汇报……更有一些人连开会学习都懒得“亲自”。日前,某市级机关党校举办的党员领导干部“双学”(学理论、学党章)轮训  相似文献   

4.
滁县瞭望     
周原 《瞭望》1987,(28)
这两年,农村里风一阵雨一阵,深化改革的政策落实得不好,路走得不那么顺,还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什么家庭承包是私有制呀,这个暂时措施不可能有很大发展呀,它的优越性已经耗尽、再也没有后劲了呀,等等。把农民创造的承包制应用于城市改革已有显著效果,可步子走得也相当艰难。前几年那种对农业承包的赞誉之声,似乎也低沉下来了。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不论讲话还是行文,有一些词儿是常用的,如什么“基本上”呀,“实际上”呀,等等。本文想谈谈“实际上”,它的用法十分值得玩味。 倘不健忘,当会记得在那许多“上纲”“上线”的成套政治术语里面,经常会遇到这个穿针引线的字眼。  相似文献   

6.
无畏与敬畏     
正无畏与敬畏,各有其理。说起无畏,古今中外言之凿凿:"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培根)。"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毛泽东)。"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  相似文献   

7.
鲁哀公姬蒋问孔子:要做些什么事才能使百姓乖乖听话呢?孔子答曰: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听话;要不然,百姓就不听话了。有一次樊迟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又把这套话搬出来。樊迟不得要领,去问子夏这是什么意思。子夏作深刻领会状说:多么有意思的教导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出皋陶来,坏人就难以存在  相似文献   

8.
兴许是市场经济叫响了的缘故,什么热呀,什么冷呀,竟成了传媒的熟语。遥亿五六十年代,有一个熟语却是“冷热病”,是批评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的。真是所谓时代不同了。 去年高考一过,因为北京师范大学有23个省录取的新生百分之百是第一志愿,而且分数线仅略低于清华大学,于是舆论蜂起,以为“师范院校行情看涨”。“师范热”了,不亦乐乎! 新年一过,又有报纸登出头条,标题直截了当地问:《师范:真的热了吗》?根据记者的调查,结论大不以为然。比如,“出于提前录取这一原因而填报北师大的,吉林占57.7%,福建占63.3%,江西占70%,四川占63.6%。”原来是害怕失学,害怕毕业即失业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的结果。自然,这也未必不好吧?只是作为一名老师范生,  相似文献   

9.
朽木 《民主》2006,(8):45-45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一句话、一件事,只要有多个人有意识地传来传去,就会在人群中形成印象,产生导向,左右社会舆论和集体意志。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最典型的便“是文革”。而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策划呀“、炒作”呀再也不是羞答答的事情的今天“,三人成虎”更具市场。而这“人”,如果是官员呀、专家呀、媒体工作者呀等等,就更具“杀伤力”了;再进一层,这“三人”,如果是官员呀、专家呀、媒体工作者呀联起手来,那恐怕就是所向披靡了!以下便是活生生的例证。“种上半亩仙人掌,此地有金三百两”。这曾是一句属于“海南…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刘鼎新少将著就的理论专著《谁是当今最科学的民主》,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了解,这是作者继理论专著《人呀人,你到底是什么》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该书共分9  相似文献   

11.
正"叔叔,什么叫窝沟封闭啊?""打个比方,我们盖房子是不是需要在材料的缝隙里涂上水泥呀?窝沟封闭的道理是一样的,在牙齿的咬面涂上一层保护层,能让牙齿不被蛀,更坚固。"来自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口腔科专家宋雅能耐心地向一名小男孩解释。"不能一痛就打抗生素,这样只治标不治本。"民进连云港市医卫支部主委、市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段中宁为一位扁桃体反复发炎的患者进行了细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和过去相比,已经抬得起头来了,挺得起胸来了。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对自己的前途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你如果连对你自己的前途都没有自信你还谈什么文化呀?对旧中国、旧文化  相似文献   

13.
茄子的好坏     
富翁对仆人说:“茄子增进食欲,是好东西.”“不错,”仆人说,“难怪它戴着顶王冠.”几天后,富翁又说:“茄子倒人胃口,还生痰,是坏东西呢.”“是呀,”仆人说,“瞧它头上长着刺呢.”富翁不满意了:“前天你说茄子是好东西,今天又说它是坏东西,什么意思?”仆人说:“我该怎么说呢?我是老爷您的仆人,不是茄子的仆人呀.”  相似文献   

14.
读《偷桃》     
去年,本刊陆续刊登了黄永厚的《聊斋索图》。有的读者说:“《索图》大佳,有见地、有情致。”也有的问:“他画的是什么意思呀?”为了使赞赏者续读佳作,也使索解者得到启发,从今年起,特请叶芝余为《索图》作解。  相似文献   

15.
1987年秋,朱明和到射阳守备营赴任了。一天,他刚在二连布置工作,通信员报告:“一连高学领和干部干开了。”朱明和赶紧到了一连。高学领正一蹦三跳地和连长“较劲”;“入不了党,我这把刀子可不认人!”“这可是个刺头呀,惹不得。”围在一旁的战士有的担心出事,有的上前劝说,也有的在观望——看干部怎么处理! “高学领,你不是要求入党吗?让我先考考你。”观察了好一阵子的朱明和开了腔:“请问党的纲领是什么?”——不应;“党的宗旨是什么?”——不应;“共产党员的义务是什么?”——不应……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听说过一个故事:鼻子和眼镜吵起架来。鼻子说:“你一直架在我的背上,倒挺舒服的,可凭什么我一定要驮着你!”眼镜回答说:“好兄弟,为了主人,我们只能这么相处了。累了你,我也不好受呀。”鼻子嚎叫着“不!不!”,用力一拱,眼镜摔碎在地上。失去了眼镜的主...  相似文献   

17.
贪心的后果     
张蕾 《党政论坛》2012,(12):15-15
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钳制一下鲁国呀?”  相似文献   

18.
除去无关     
彭龙富 《党政论坛》2010,(14):21-21
那年,父母专门组织了一个聚会,庆祝他14岁生日。其间,小男孩偶然发现,一个小伙子正在给父母打电话,他忍不住停下脚步,偷听起来。小伙伴在电话里抱怨道:“我真希望这个聚会快点结束,实在太没意思了。你们什么时候来接我呀?”  相似文献   

19.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20.
林子楠 《慈善》2016,(2):34-34
母亲节到了,我带上自己攒的"私房钱"去超市,打算给妈妈来上一个大惊喜。可一到超市,我就犯难了:买什么好呢?项链?化妆品?太贵了!这些可不是我那空瘪瘪而且几乎全是"毛票"的小钱包可以承受得起的。零食?虽然很符合我妈的吃货本性,但吃完可就没了呀,一点儿纪念意义都没有。要不,让老爸出来帮忙挑吧?不仅多了个参谋,还可以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