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公司从1995年至1998年累计亏损1 37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到75 2 %。面对困境 ,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职工不等不靠 ,不怨天尤人 ,立足深化改革 ,从严治厂 ,走出一条自己解放自己的扭亏之路。1998年大幅度减亏后 ,去年7月份实现利润252万元 ,企业一举扭亏为盈。企业发生巨额亏损后 ,职工收入下降 ,技术人才流失 ,不少职工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 ,发出了“南钢”是“难钢”的哀叹。为了振奋精神 ,坚定大家的扭亏信心 ,我们向职工讲明厂情 ,分析利弊 ,两次发起“度难关、争生存、求发展”的大讨论 ,引导职工不断认识南钢扭亏解…  相似文献   

2.
扭亏从企业内部着眼来自甘肃扭亏企业的启示●孙志平亏损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是人们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甘肃有一批亏损国有企业眼睛向内,变观念、转机制、抓管理,“死”而复“活”,成功地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的跨越。扭亏先要扭观念深入扭亏企业采访,干...  相似文献   

3.
2000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我们茂名石化公司上半年亏损严重,加上企业改革逐步深入,职工思想波动较大。为此,公司党委提出了“以职工观念转变确保机制转变,以职工思想‘扭亏’确保企业扭亏”的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公司克服困难,实现重组改制和扭亏增盈两大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抓根本,教育职工树立市场观念。针对存续部分一些干部职工对重组改制有抵触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上市部分一些职工认为生产单位与市场无关,挖潜增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们在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工作。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双置换”工作,对于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有独资的产权制度和国有企业职工来说,确实是一场“革命”,它打破了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固有观念,国企职工的身份由“单位人”一下子改变为“社会人”,这是对国企职工震动最大的事情。做好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制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保持和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曾是市属国有企业中的盈利首户,国家大一类企业。自1996年以来,持续亏损累计达两亿多元,3500多名职工相继下岗,企业濒临倒闭。1998年3月,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把艰苦奋斗凝聚人心、促进企业扭亏脱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自身救自己,终于使企业展露出生存发展的曙光。去年,公司亏损总额比上年减少7100万元,销售收入增长616%。 凝聚领导班子,坚定信心渡难关 面对严峻现实,党委一班人认为:企业要扭亏脱困,关键是班子要形成合力;要使职工坚定信心,首先班子要坚定信心。党委一班人向全体职…  相似文献   

6.
过去,国有企业中最响亮的口号有一句叫“爱厂如家”,可以说是政府倡导、企业要求、职工认同。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一批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停并转,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分流、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置换身份等现象。许多国企职工和企业领导人对“爱厂如家”的思想提出质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还是职工的“家”吗?还需要倡导员工  相似文献   

7.
郑黎 《瞭望》2002,(35)
从1999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市发力攻坚,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最后30万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到目前为止,除港务局、自来水公司等特殊企业将近万名国有企业职工外,宁波市所有国企职工都与企业签定了新的劳动合同,明年1月开始,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后一部分,这些职工的医疗门诊费支出也将与企业脱钩。这样,在全国地一级市,宁波率先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的劳动用人制度,完成了劳动用工制度的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8.
株洲冶炼厂是拥有)’。千多职工、四十多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曾经累计创造产值270亿元、上交利税20亿元。株冶创造的“两团一组”民主管理方大曾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肯定,‘“职工星座论”、“职工先进操作法”也在省内外广为宣传就在一帆风顺发展时,企业突然在国际贸易中出现重大损失,一夜之间,这个明星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消息传开,不啻于在厂内引起强烈“地震”,在职工中产生四种情绪:震徐焦躁,因为坏消息来得突然,职工产生强大心理压力,特利是为企业发展奋斗多年的老同志,难以接受这,事实;非难埋怨,有的职工开…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 ,使他们身不在岗却心系企业 ,继续理解、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 ,今年3月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在42000名离退休职工中开展了“双学双比”活动。双学即 :一学理论 ,二学先进 ;双比 :比“思想常新、政治坚定、理想永存” ,比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为集团公司改革和扭亏脱困贡献力量。集团公司就“双学双比”活动作出专门部署 ,活动分宣传发动、联系实际开展“我为扭亏脱困做贡献”大讨论 ,以及总结表彰三个阶段淮北矿业集团在离退休职工中开展“双学双比”活动@马世界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曾是市属国有企业中的盈利大户,但自1997年以来,持续亏损累计 达1500多万元,200多名职工相继下岗,企业濒临倒闭。1998年新领导班子上任 后,把艰苦奋斗凝聚人心、促进企业扭亏脱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自 己救自己,亏损额以每年30%的速度下降。去年一举摘掉亏损帽子,实现赢利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大力发展企业的先进生产力,努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更好地实现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长岭炼化确立了“围绕一个大局,开展三项教育,达到四个效果”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思路,即:围绕企业改革、发展、效益、稳定的大局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抓好形势任务教育、改制改革教育、企业文明教育,努力实现职工观念根本性转变,企业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企业扭亏创效见到明显成效,企业文明水平显著提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优势,增强了战斗力,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途径。我们福建三明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坚持 “三贴近”、注重“三引导”,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 性,为企业的扭亏增效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国有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与挑战,不少企业亏损严重,职工生活陷入困难。据记者1995年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云集的辽宁省的调查,国有企业亏损面已达64%,不能正常开工资的职工有几十万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进入低收入阶层,因而对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热情低落,这个问题开始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企业产业工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这种问法似乎已经成为“定式”。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有了难处,不问“主人”又问谁? 然而,某国有企业在组织上演这一“传统节目”时,职工居然也提出了问题——“企业有困难,领导怎么办?” 这一问发人深思。 做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企业领导握有“人、财、物”、“产、供、销”大权,负有研究开发市场、组织协调生产、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决策,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上又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0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很多改革试点企业的实践证明,推进企业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实现两个转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从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角度,对新形势下的职工民主管理提出若干分析和思考,以期探索当前调动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组织职工参与和推进企业改造和发展的思路。一、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中,职工民主管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河南烟草专卖局政工处李永生:最近时常听到一些企业领导在对职工进行下岗教育中使用“优胜劣汰”之类的词句,意在使职工正确认识企业形势,正确对待自己,服从企业的下岗安排。但这种说法反而使职工思想上结疙瘩,效果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领导者混淆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与企业“减员增效”的措施,误解了“下岗”与“劣汰”之间的非因果关系。很显然,现在多数职工的下岗原因并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下岗的未必“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企业适应竞争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但是,在下岗分流过程中,不少国有企业存在着忽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表现在实施下岗分流过程中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和主观随意性,不是耐心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而是关起门来定下岗指标;不是“润物细无声”地疏导职工思想,而是用生硬的行政手段“裁员”。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而且还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成功;企业不但不能因减员而增效,还会因职工情绪不稳定而影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们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对他们在扭亏脱困和改革发展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黎明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属重点航空企业,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从1994年到1998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经营困难,累计亏损2.3亿元。1997年欠发职工两个月工资,公司连续5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升信用水平,增强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树立国有企业新形象,桂林市于2002年7月开展了“诚信建设工程”活动。全市59家国有大中型企业、51000多名职工积极响应和参与。  相似文献   

20.
年一回首,驾改革整顿之舟、闯扭亏脱困之滩的广西国有企业,已是柳暗花明,生机又现。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贸委了解到,广西国企在1999年摆脱了连续三年净亏损的窘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三个层面的整体扭亏为盈。2000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5亿元,同比增长72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9亿多元,增长了25倍。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广西,国企扭亏脱困的制胜之本何在?改革加整顿祛“顽症”图自强国企改革与脱困,路子怎么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