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讨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时,人们比较关注的就是担忧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冲击作用,”市场经济具有负面效应”就是这种担忧的一种理论表述。所谓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双重效应”论,即发展市场经济既有积极的“正面效应”,也有消极的”负面效应”。这种“双重效应”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一是在80年代初期流行的,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积极作用,但对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另一是当前额为流行的观点,即认为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影响也…  相似文献   

2.
一本现实针对性强的“价值规建设”力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评介苏恒价值观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社去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问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所提出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个人们普遍关注,感到有很多困惑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得到了科学的回答和深刻的阐述。邓小平在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理论勇气、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理论指针。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是…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高军,于卫军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机厂党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现在,物质和精神的某些领域出现了道德“断裂”。在道德“断裂”的地方,人们饱尝了拜金主义、...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在国际范围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力”概念。它反映了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对“文化力”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且多次作了精辟的论断,并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导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大业的行动纲领。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切经过试验的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这样的。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湖南省社科联肖浩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以变应变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必然引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新的历史任务和形势变化必然要求为经济服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作相应的转变。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要从“为了应付上面”转到扎扎实实为企业走向市场、人们投身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上来。现在,不少同志在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感到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是上头压下来的“额外负担”,分散了抓经济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06,(4):F0003-F0003
《文汇报》2006年5月12日发表复旦大学教授余源培的文章说,我国的改革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需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不能动摇;完善,需要更好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指导思想实现了新的升华。现在又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建设。西方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是“经济人”,认为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人。但是,斯密在《国富论》提出这一假设时,又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必须拥有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结合。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努力解决好这个难题。1986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布坎南就提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要警惕“未启蒙的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私营经济在小平同志“三个有利”标准理论指引下,以其自身机制的优势,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无论其发展速度还是规模、效益都有了很大突破。私营经济由最初的“拾遗补缺”,发展到参与社会资源配置,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全区“三德”教育现场会上的讲话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琦同志们:这次全区“三德”教育现场会在柳州召开,时间虽短但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我就‘三德”教育再强调几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人们的思想道德,如同...  相似文献   

12.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课题之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弄清楚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有效地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到底能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市场经济,能不能还坚持社会主义?有些人一直是有疑虑的;从实践上说,有些人把社会主义看成是虚的、市场经济才是实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号下搞资本主义那一套。所以,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有社会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湖北大学徐善广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科学地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确立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学界广泛重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的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当前更为紧迫的则是集中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初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以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遏作初期的自身特点及其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启动,在其运作中已经显示出阶段性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有形无形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其中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初期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一个新阶段。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应旗帜鲜明地提倡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如何对待王海打假之事,即“王海现象”,理论界褒贬不一。我认为,“王海现象”出现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第一,“王海现象”的出现,揭开了我们某些部门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疮疤,对我们某些职业部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体育关系的思考陈于平我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未来走向应该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上的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发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国有企业又在我国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国有企业内部的腐败现象是当前不容我们忽视的重要问题。一、反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切实维护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我国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建立的背景不同。我国是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发展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怎样才能真正由软变硬?怎样切实有效地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这都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我们根据近期部分报刊资料,作如下综述:一、如何澄清当前在这两者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主要模糊认识1、三种模糊认识。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三种主要模蝴认识:一是“代价论”,认为物质文明建设也、然要以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现阶段我国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选择,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而深圳特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场,已率先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这势必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一、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D”、基地和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我国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联系的市场经济,它本身就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与之相配套。但现实状况却不尽人意,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全面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扭转社会不良风气。只有这样,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一、集体主义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