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的软化趋势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本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产业”的发展,知识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新兴产业也越来越依赖思想而不是实物,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概念,已超出了传统实物经济学的范畴,这对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应用科学——管理学将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把握未来管理发展方向7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一、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始于公元前8000年,农业革命造就了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进入19世纪中期,因发明了蒸汽机,掀起了“第二次浪潮”,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时代,即工业经济时代。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电子信息…  相似文献   

2.
人类所处的20世纪即将逝去。在这样一个时刻,对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作一番总体性考察,对于我们把握当今世界历史运动的特点和趋势,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世纪20世纪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工业文明向全球广泛扩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为辉煌的世纪,这巨大而又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广泛扩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生产力形态,可划分出人类宏观历史演进的三个时代,即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  相似文献   

3.
一、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时期是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西欧社会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过程,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同步,西欧的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一系列急剧深刻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严重动荡与危机,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目标,是我国加快从整体上实现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转变,实现工业化,大力发展信息化,加快社会物质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依靠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心城市现代化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革命性过程,是以现代工业、信息与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我国要在今后半个世纪里完成这一演变,同步实现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取中心城市突破的发展模式,通过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和加快全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条件□谢志强一、结构性时代与中国社会的转型18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震撼性变化,已经使有识之士深刻感到:中国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近几个月来,知识经济成为知识界的热门话题。不少人热烈地颂扬知识经济,认为它代表着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有的人明确提出,一个新的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200多年的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时代,水、阳光和土地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自然资源,农业、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生产方式,90%以上的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到了18世纪中叶,以自动纺织机和蒸汽机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工业时代的序幕。工业经济时代在人类发展史上虽然不算长,却创造了农业经…  相似文献   

8.
田瑞华 《新东方》2005,(1):15-18
社会转型是20世纪后期才在世界上被使用的一个学术概念,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社会转型的分析却早得多。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可以说,社会转型指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化。就其基本内涵而言,目前学术界最具代表性的阐述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柏铮继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工业化运动之后,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化运动又席卷了欧美世界。以新发明的电力工业、内燃机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为先驱的新工业、新技术冲击...  相似文献   

10.
魏晓波  苗建萍 《新东方》2005,(11):73-76
现代化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世界现代化已经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经历了三次现代化的浪潮。“在这两个多世纪中,现代化以惊人的扩展速度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挟括在内。形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蔡竞 《中国妇运》2003,(7):21-2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现代化的认识也从七、八十年代仅仅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经济现代化”目标,完整地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浦东新区区委提出了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浦东开发开放的要求,将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和以发展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第二次现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绿色经济 推进三重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巨大变革时期。它有三个主要标志,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式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称之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重转变”。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趋势与时代潮流。一、绿色经济与三重转变是21世纪发展的历史潮流1、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人类文明形式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这是人类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伟大实践。人类生存与发展经历了几种不同的文明形式。农业革命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政治发展(Poilitical developmemt)一般是指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的政治变迁。具体而言,政治发展就是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系统由不发达、不完善状态向发达、完善状态的变迁过程。J.S.科尔曼曾经从三个角度分析了政治发展:首先,历史的分析告诉人们,政治发展是16世纪起西欧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结构的变化;第二,类型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词语中,“现代化”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个世界性的历史范畴是很值得人们倾心的。什么是现代化?人们通常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解释它。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以现代工业、科学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使现代生产力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经济落后、不发达国家采取适合本国的道路和方式,通过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发展过程。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的社…  相似文献   

15.
王笑鸿 《前沿》2005,(8):211-213
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步入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我国也进入了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与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其结果是权力腐败已成为困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对此,必须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腐败发生的原因、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反腐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他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英国开启的工业革命。现代化理论的知名学者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5)从历史解释学的角度做出定义:“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就现代化开启和扩散的具体过程,艾森斯塔特认为它从17世纪至19世纪形成于西欧和北美,而后扩及其他欧洲国家,  相似文献   

17.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党校曾祥正同志在来稿《工业化 :是继续 ,还是放弃?》一文中说 :继续完成工业化不仅是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 ,也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进而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基础。由于工业化对第一次现代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而要说明继续完成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是要说明工业化对第二次现代化 ,即对实现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在这个产业发展的链条中 ,后者是在前者充分发展并趋于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农业经济相当程度的发展 ,人类停留在游牧时代 ,工业经济就无从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不管人们感觉到与否,伴随21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脚步声,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从理论上讲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说,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以资金、设备和原材料为主,而是以人...  相似文献   

19.
政府发展是政府管理能力的有限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运动。它是指政府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自身组成要素的扬弃与整合,以寻求不断发挥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潜能以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农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游牧民族过渡到农业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成功跨越;信息革命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技术革命。如果说以蒸汽机、电力、内燃机为代表的动力技术引起产业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话,…  相似文献   

20.
张栋  程晓舫 《中国发展》2013,13(4):20-23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只有两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次转变尚未完成,第二次转变已经开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重性明显,因此要同时考虑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