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出现了变化。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极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强度有所加强;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暖导致区域性干旱事件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显著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极端灾害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全球城市化程度的日趋增加,使得全球城市的灾难风险存在高度的复杂性和全球联动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展。譬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泰国洪水,2012年美国的桑迪飓风等,  相似文献   

3.
张庆阳 《中国减灾》2013,(12):56-57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各种气象灾害日趋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给农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对天气敏感的行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一种新的保险种类“天气保险”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07,(3):16-18
美国科幻电影《后天》给了公众一个全球气候变暖的极端警示,也难怪人们谈起气候变化问题就会“色变”。2006年以来,一连串异常极端天气纷至沓来,似乎全球的气候都乱了套。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气候变化的脉搏,本刊记者结合相关资料书面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永光。  相似文献   

5.
这个冬天已经过去,曾撩动全球神经的"千年极寒"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极端天气已呈"常态化"的感受。2010年全球气候频走"极端",印度遭严重高温干旱,北半球遇罕见寒流暴雪。我国发生了西南干旱、南方暴雨、舟曲泥石流。进入2011年后,全球极端天气仍然有增无减。尽管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但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因冰川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居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科学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正在增加飓风、洪水、干旱、森林火灾以及其他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气象灾害对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56亿元人民币.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子荷 《中国减灾》2006,(12):57-57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因冰川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居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科学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正在增加飓风、洪水、干旱、森林火灾以及其他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气象灾害对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56亿元人民币。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暖冬”、“酷暑”。对一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已不再感到惊诧。在全球范围。冰川萎缩、海平面上升、台风飓风频频登陆、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观测事实,也足以表明气候变化正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科学研究基本确认。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候在人类一点一滴的活动中逐渐变暖了,我们每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0-71
入冬以来,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北半球数次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雷侵袭,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暴雨不断。有媒体称,天气与人们开了个大玩笑,“全球大雪代替了全球变暖”。而有专家认为,正是全球变暖才让天气变得极端异常。  相似文献   

10.
管理气候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特点及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近十年全球每年因气象或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22000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部分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碳卫星问答     
<正>为什么要通过卫星观测全球二氧化碳?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上升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在过去的150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400ppm,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年间上升超过0.7K。由此造成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增高,强度加大。过去我们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及时空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愈发频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更加复杂,火灾、传染病疫情、大范围环境污染等突发性事故事件也更加常见。“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宣传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普及灾害知识、防灾知识、抢险救灾和应急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和公民危机意识,对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程希 《中国减灾》2022,(4):46-47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2022年1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风险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最主要的短期风险(未来0—2年内)包括极端天气、生计危机、气候行动失败等,最主要的中期风险(未来2—5年内)包括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社会凝聚力侵蚀等,全球最主要的长期风险(未来5—10...  相似文献   

14.
拥抱2020     
正新年的钟声敲响,2020年如约而至。回望过去一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衍生次生灾害多发频发。百年一遇的热浪和洪水频频上演,毁灭性热带气旋袭击了巴哈马群岛、日本和莫桑比克等地;中高级别地震频频发生,仅5月份就发生了3次7级以上地震;野火席卷了北极、澳大利亚、美国加利福利亚,吞噬了大片亚马孙雨林。放眼全球,自然灾害风险持续进入高影响力、高发生概率风险之  相似文献   

15.
管理气候灾害风险 推进气候变化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近十年全球每年因气象或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22000人。在全球变暖背景  相似文献   

16.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致灾趋向增多,突变规律变化,气象防灾减灾的发展日益凸显。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  相似文献   

17.
鲜圣 《中国减灾》2012,(11):4-5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致灾趋向增多,突变规律变化,气象防灾减灾的发展日益凸显。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  相似文献   

18.
琼府办[2007]78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我省在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台风、暴雨、干旱、雷暴、强对流天气等重大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今年上半年仅雷击事故就  相似文献   

19.
强台风、沙尘暴、高温干旱、极端降水……近年来,频度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大的全球极端天气,只是能源消耗问题的一个折射。其深层原因是碳基燃料消耗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20.
代刊  陈静  杨绚 《中国减灾》2023,(9):34-37
<正>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在此背景下,亟需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本文介绍了针对关键技术难点问题,在揭示公里级误差特征、研制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发展无缝隙客观预报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以期不断提升灾害天气精准预报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