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骤增和出现医疗纠纷后医患矛盾的加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大家一致认为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国务院于2002年4月4日公布,9月1日起施行。从《条例》施行一年的实践来看,它对保证科学、公正地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缓解医患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条例》将行政处理和专业技术鉴定严格分开。医疗事故鉴定不再由卫生行政部…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1,(10):34-34
医疗纠纷一直是加重医院和患者之间深层次矛盾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不仅不利于医院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据了解,目前各地处理医患纠纷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公了”,二是“讼了”,三是“私了”。近几年的医疗调查显示,在医疗纠纷中被鉴定为医疗事故的仅占所有医疗纠纷的14%,而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只涉及医疗事故的处理办法,也就是说还有86%的医疗纠纷是无法可依,或因定性难而无法处理。  相似文献   

3.
金颖 《人大研究》2001,(5):35-37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人民法制观念的增强 ,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诉诸法律 ,依靠法律保护各自的权益将日益普遍 ,这对医疗事故法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医疗纠纷处理领域适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民法通则》和《关于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复函》及《行政诉讼法》等之间在立案管辖范围、侵权构成条件上不统一 ,产生了一些法律冲突 ,在处理结果上不易协调。本文就医疗事故鉴定立法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问题作一探讨。一、我省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国务院于 1987年 6月 2 9日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  相似文献   

4.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4月4日国务院351号令公布,并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废止。这是我国在卫生法制建设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条例》的制定和施行,对于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调节医患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医疗安全;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推动医疗改革,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医疗纠纷的增长折射出我国卫生法制建设上的滞后…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52号《山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业经2017年8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16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5日起施行。省长楼阳生2017年8月2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一般被认为是处理医患纠纷的唯一法律依据。但在农民工邹先生为病亡妻子所打的一场官司中,人民法院首次采用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确定了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从而避免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标准过低,不能平等保护受害患者及近亲属合法权益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医疗纠纷在我国呈急剧上升趋势,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省各级法院共审结医疗纠纷案件2100余件。因为还有较多的医疗纠纷通过医患双方协商,或经有关调解部门调处结案,所以事实上发生的医疗纠纷还远不止这个数字。为全方位了解湖南省司法审判医  相似文献   

8.
医患纠纷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不断发生且逐年增多并处于高发状态。有效遏制或减少医患纠纷,必须完善医患纠纷的立法调解和鉴定制度,从提高群众的医疗常识入手,不断提高医疗救治和医疗管理水平,形成医患纠纷化解长效机制。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必须修改,重新规范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从而为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近年来医患矛盾更是愈发尖锐,还多次出现震惊全国的伤医惨案。医患矛盾表面看是由于药品回扣提成、红包、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原因造成的,但若更进一步探讨深层次原因,则是现阶段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问题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十分复杂、棘手的问题。目前,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都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文件。通常说来,病员及其亲属与医疗单位之间就医疗问题发生纠纷时,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因医疗问题发生争执,并不说明医疗单位就一定有过错,并不说明就一定发生了医疗事故。准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医疗事故呢?《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它的鉴定为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地区(自治州、市)县(市、市辖区)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也是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发生医疗纠纷后,病员及其亲属可先向就医之医疗单位提出意见,书面申请对事件进行调查、鉴定。医疗单位有义务出具鉴定和处理意见。如果仍有争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4,(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阵痛与巨变。各种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增多,尤其是医疗体制等民生领域,不满的情绪有所加剧。医疗纠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40起左右,还时有发生恶性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这不仅妨碍了正常医疗秩序,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医患矛盾成为主要社会矛盾之一,医患纠纷成为困扰党委、政府的难点问题。如何有效确保医患双方正当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今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9年开展新一轮医改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现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医改阶段性的成效。但随着医改的进展,医患关系却日趋严重,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多年来医患问题一直困扰着医患双方,一是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广东医调委成立不到三年,共接受各种医疗纠纷2788件;二是针对医院以及医务  相似文献   

13.
马芳 《江苏政协》2016,(4):52-53
正《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一出炉,立刻引起徐州市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并持续性地引发徐州社会各界的热议。这件提案,从委员们提交的五百多件提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唯一的主席督办提案。这位出手不凡的提案提交者,就是徐州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患沟通办副主任——杨可心。刻苦钻研打牢基础迎接挑战2001年,杨可心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工作,负责医疗纠纷的院内  相似文献   

14.
现在,医患关系正经历着空前的寒冷期,并且近期看不到明显缓和迹象.由于缺乏医患双方都认可的可操作法规,医患矛盾还在加剧.国务院体改办在1999年下半年的调查中发现,老百姓第一次把看病住院放在了诸多担心问题的首位,超过了失业下岗、子女就业、住房改革和工资收入.随便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新闻媒介,有关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医保关系的新闻惊人耳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这已成为社会大众、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医务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尽力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医患关系现状(一)患者对医生已逐渐失去信赖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几乎形成一种民怨,很多患者甚至不敢踏进医院的大门。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48.9%的城乡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不…  相似文献   

16.
<正>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9号《苏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已经2009年10月14日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市长阎立二○○九年十一月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活动中的诊疗护理行为和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17.
对医疗鉴定制度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4月4日,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公布,同时,旧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随即废止。这是我国医疗工作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条例》公布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刊从来稿中选取两篇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予以刊发,以期就相关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让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全国各省市,特别是北京, 出现了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出现了暴力化倾向。全国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施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腾飞 《新东方》2014,(1):67-7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阵痛与巨变。各种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增多,尤其是医疗体制等民生领域,不满的情绪有所加剧。医疗纠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40起左右,还时有发生恶性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这不仅妨碍了正常医疗秩序,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医患矛盾成为主要社会矛盾之一,医患纠纷成为困扰党委、政府的难点问题。如何有效确保医患双方正当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今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晨 《创造》2014,(6):90-91
正医患之间不仅仅是医学专业知识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种沟通的事情,是一种因为沟通而造成的信任问题。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绝于耳,因此而引发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医院走向市场化以后,医院的服务功能在减退,影响着医院和患者的关系,医患矛盾突出。从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