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发出了一条震惊中国和世界的消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和他的夫人张洁清,到首都机场热烈欢迎。随同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回国的,还有程思远先生。李宗仁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2.
<正>"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蒋介石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为与中共和谈,曾提议释放张学良。但张学良最终未能获释,中间发生了哪些变故呢?对于释放政治犯、释放张学良,当时社会各界的呼声是很高的。1949年1月23日,东北有两个团体,联合向李宗仁发电,要求释放被非法囚禁12年之久的张学良将军。同一天,中国人权保障委员会等四个团体也向李宗仁致电,要求释放张学良。据李宗仁回忆,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召集会议宣布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会毕出门时,于右任追上去喊:"总统!  相似文献   

3.
正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发出了一条震惊中国和世界的消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北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和他的夫人张洁清,到首都机场热烈欢迎。一位前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长期居住美国,他为什么要回国定居?他从反共到爱国,再到接受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并心悦诚服,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的代总统的特殊身份,注定了他的归国之途的曲折,他  相似文献   

4.
1965年3月,李宗仁写信给居住在香港的程思远,表达了他欲回祖国大陆定居的愿望。周恩来收到了程思远从香港传来的讯息,他确认李宗仁回归祖国的时机业已成熟。李宗仁开始实施他的归国计划。但台湾当局收买了异国杀手,准备执行"制裁"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5.
我于1960年至196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65年7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李宗仁先生偕夫人郭德洁女士及程思远先生将于7月12日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客机,由苏黎世起飞,经雅典、贝鲁特、卡拉奇到香港转道回国。考虑到美国的情报部门和国民党特务机关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破坏,他们不但在回国途中可能遇到很大困难,而且人身安全没有保证。周总理决定李宗仁一行到达卡拉奇国际机场后先下飞机,指定我亲自到机场把他们接回大使馆,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安排他们直接回国,同时强调此…  相似文献   

6.
李立 《两岸关系》2003,(8):34-38
李宗仁临终前口授了一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短信。信中表达了对党和国家在怀抱以后给予他的关怀和照顾的感激之情。信中有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在我快要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有一条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回到祖国离开人世的他们目前只  相似文献   

7.
“大地光明日平民夙愿酬”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12月,在中共南方党组织的支持帮助下,丘哲在香港与李章达、彭泽民等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丘哲任副主任委员。1945年底,丘哲接到周恩来给他和李章达的亲笔信,要求加速开展南方民主运动。1946年1月,成立了民盟港九支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支持下变本加厉地反共反人民,准备大打内战。民盟南方总支部积极争取中间各阶级、阶层,团结知识分子和国民党军政人员中的反蒋力量,力争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拥护共产党提出的组织联合政府的主张。为了更好地团结知识分子和国民党军政人员中的反…  相似文献   

8.
我于1960年至196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在任期间,经历了不少事情,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护送李宗仁先生秘密回国一事。一1965年7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由外交部发来的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李宗仁先生偕夫人郭德洁女士及程思远先生将于7月12日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客机,由苏黎世起飞,经雅典、贝鲁特、卡拉奇到香港转道回国。考虑到美国的情报部门和国民党特务机关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破坏,他们不但在回国途中可能遇到很大困难,而且人身安全没有保证。因此,周总理决定李宗仁一行三人到达卡拉奇国际机场后先下飞机,并指定我亲自到机场把他们接回大使馆,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安排他们直接回国,同时强调此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守机密,保证安全。接到总理的指示后,我再三考虑,最后决定分两步来落实总理指示,顺利完成护送李宗仁一行的任务。第一步,是设法安全地把他们从机场接回大使馆;第二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3,(2):9-10
李宗仁(1891—1969),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总指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黄绍宏、白崇禧合组“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任督办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在广东支持和协助孙中山,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反军阀的斗争。在此期间,周恩来和孙中山有过直接的交往与合作,对周恩来一生影响极大。共同致力于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1月,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表明了联俄的立场。1923年6月,周恩来亲自率领"旅欧共青团"的代表来到里昂,与国民党总部代表商谈国共合作问题。1923年11月,周恩来当选为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主任,在执行部部长回国期间,周恩来实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抗战初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在徐州地区,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打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大胜仗。台儿庄一役,使不可一世的日军精锐第十、第五师团,几乎全军覆没,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但是,人们却不大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也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贡献之一,就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台儿庄大战爆发前,为了狠揍日本侵略军,保卫大中华,曾经三劝李宗仁,促使李宗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作出在徐州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决战的重要决策。1937年7月7日,在中…  相似文献   

12.
黄继树 《传承》2001,(3):26-28
1965年 7月 20日,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在程思远先生的陪同下,回归祖国大 陆,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毛泽东握 着李宗仁的手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 李宗仁回归后,周恩来对寓居香港的桂系高层人物多年任广西省主席的黄旭初、曾任桂 系第十六集团军司令的夏威十分关心,曾通过李宗仁向黄旭初、夏威转达信息:希望黄、夏 二人能回来参加国庆活动 (笔者注: 1965年国庆 ),顺便到全国各处参观,若愿意回来定 居喜欢住在北京,亦谒诚招待,若仍要回香港,亦可绝对自由出入。李…  相似文献   

13.
1948年底国共大决战胜负已分,南京政府精锐丧尽,人民解放军已饮马长江北岸。四面楚歌的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1日发表了被毛泽东称为“求和声明”的《元旦文告》,表示愿和谈下野,意欲通过谈判使中共停止进攻,争取时间整顿兵马,卷土重来。“代总统”李宗仁也要求与中共谈判,希图谈出一个“划江而治”的局面,坐稳江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4.
永别家乡 51年前,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逃到台湾,蒋介石也永远离开了家乡。 进入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全面内战面临全面失败的窘境,为应付败局,蒋介石不得不于1月21日召开决策圈成员会议,宣布正式辞职,由李宗仁代理。此后,南京中央社正式播发这一新闻。下午4时10分,蒋介石飞离南京前往杭州,回到家乡奉化县溪口镇。 自下野回家乡到1949年4月25日离开家乡,在旧宅住了3个月又4天,此次是他自参加辛亥革命后在  相似文献   

15.
张曙时(1884-1971)江苏睢宁人。曾就读于睢宁高等学堂。1906年秋,他东渡日本留学,于次年春回国。他先后在南京两江师范学校、法政学堂攻读法律。1909年,受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张曙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筹备处秘书。1912年入南京法政大学继续读书,毕业后任邳县法院推事,参加“反袁护法”斗争。1914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联军,任总司令部秘书,并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任中华革命党南京支部长,1921年底任南京建业大学校长,后兼国民党南京支部长,负责南京国民党党务工作。1924年1月,张曙时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  相似文献   

16.
韦纯束 《传承》2005,(5):34-35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程思远同志,是我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我与他认识、交往近40年,相互间建立了较真挚的情谊。他那坦荡襟怀,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切两岸统一的赤诚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一程思远先生不忘故土,为家乡的建设牵肠挂肚,这是他留给我最深刻的一个印象。我于1966年2月底认识程思远先生。他当时陪国民党政府原代总统李宗仁夫妇回广西观光。我作为南宁市市长,曾与自治区党政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们,也曾陪他们参观南宁市的厂矿、公园…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8日,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我会名誉会长程思远先生,因病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程思远会长1908年农历8月22日,出生于广西宾阳县大桥程村。早年就读于宾阳黄安学堂,1926年考取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应试文书第一名,随军北伐。1930年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秘书。1934年赴意大利罗马大学政治系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办公室秘书。1939年任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14,(4):77-78
于右任,字伯循,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内是一位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大陆解放前夕,被胁迫去了台湾。于右任先生和周恩来早有交往。  相似文献   

19.
张治中,著名爱国将领,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洪家疃人.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24年后,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参加中日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任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其间营救了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张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当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6月,张治中脱离国民党.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同国民党的妥协、分裂、倒退方针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充分表现了他的坚定立场.远大眼光、革命气魄和机智灵活的斗争艺术。国民党对于我们的主张,不管是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