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零零三年三月十八日举行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声情并茂地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哀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笔者东施效颦,赋词并歌以和之曰:鸟飞返其生山兮,狐死其首向故乡;两岸阋墙分离兮,游子怅然思河江;国殇何时终止兮,中国统一定四方。中国统一定四方!台湾@南话  相似文献   

2.
<正>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于右任的这首《望大陆》,表达了于老先生渴望叶落归根,回到大陆故乡,渴望祖国统一,却又无能为力的矛盾而深厚的情感。而这何尝不是我的父亲陈景山——  相似文献   

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温家宝总理三年三次用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表达对台湾同胞最真挚的骨肉亲情。2003年温总理谈到台湾问题时引用辛亥革命老人于右任临终时写的表达企盼祖国统一的哀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2004年温总理谈到海峡两岸密不可分的血脉亲情时,引用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还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名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相似文献   

4.
李定远 《台声》2014,(1):100-103
进入于媛书房正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悬挂在四壁上的许多书法作品,在这美不胜收的作品中,有一幅格外引人注目,就是于媛叔伯祖于右任先生诗作,用于体标准草书撰写的当代草圣、诗翁于右任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写于台湾宝岛的怀乡名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相似文献   

5.
于佑任的《哀歌》及临终遗言和手势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深情地背诵了于佑任的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望。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这是于佑任先生于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所写的哀歌。于佑任是清光绪年间的举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1931年后长期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后来,他去了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女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在去世里,他留下遗言:“我百年后…  相似文献   

6.
忠良  秦子  建生 《统一论坛》2005,(4):60-61
今年4、5月间,连、宋陕西之行如今已尘埃落定,作为海峡两岸难有的盛事,笔者有幸见证了连、宋陕西行的全过程,在此,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回忆往昔故土情深同是陕西乡党,连战、宋楚瑜远比于右任老先生幸运得多。1949年,于右任先生以70岁高龄被迫去台湾,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只能遥望大陆,思念亲人,深情悲愤地吟出:“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浅浅一湾海峡,竟将手足隔绝了几十年。今天,连、宋两位先生终于没有了于老先生…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14)
正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见了台湾青年参访团并合影留念。俞正声说,青年人朝气蓬勃,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引用毛泽东主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名言,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故乡》"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诗句,鼓励青年人爱国家爱民族。  相似文献   

8.
《于右任墨迹选》和《于右任诗词选》即将在大陆出版之际,上海市文史馆最近又在馆内举办了《于右任书法展览》,以纪念他逝世二十周年。于右任先生的墨宝近年来在大陆展出,已经不止一次了。一九八一年,在深圳市展览馆举办的长安书画展览中,就懸有于右任所写的对联,标价很高。接着,他的故乡陕西三原也展出了他的遗墨。不过就上海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前往参观的络绎不绝。上海许多知名人士,都为这次展览写了题词。原国民党上海市代理市长、现任市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赵祖康也赋诗两绝,其中一绝是这样的:‘挥毫飞舞似神龙,草聖清超著亚东。今日屏联共鉴赏,天涯追远感寒松。’一进馆门,于右任先生的大幅半身照片就映现在我们的眼前。银髯飘拂,潇洒逸致。下附他的一首《国殇》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旁为于右任先生生平简介。于右任原名伯循,字骚心,又字诱人,别号髯翁,晚年号太平老人。‘诱人’谐音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扶沟县城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1949年,时任国民党陆军中校的路继文(图片中的老人),来不及告别家中的妻子,看一眼心爱的儿子,就随着撤退的国民党军队到了台湾。那年,他恰恰年届不惑。在台湾,担任国民党警备总部文书的路继文,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在家乡的妻儿,然而滔滔海峡,无情地隔断了他的归乡之路,一家人天各一方,鱼雁难通,思乡情深的他,不止一次地登高眺望西北方向的大陆中原老家,一遍又一遍地吟咏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的《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13)
正那次到台北北投,顺着溪边小道,来到了梅庭。朋友说这里是于右任先生当年的避暑之所。台北乃盆地,夏天闷热,而北投位于阳明山上,冬有温泉疗养,夏则能避酷热,这栋日据时期的小楼便成了先生的另一个居所。大陆的许多人,了解先生都是从那首《望大陆》的诗开始的。那近乎悲鸣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拨动了两岸无数人的心弦。  相似文献   

11.
访台思絮     
子孑 《台声》2007,(Z1)
一谒于右任①墓故乡不见惟恸哭,老泪一声动神州。两岸谁人不知君,只缘一曲《望大陆》②。大陆台湾迢迢路,路尚不通离人愁。九泉之下知不知,隔海犹唱《望大陆》③。曙光已现玉山头④,君当瞑目志必酬。他年祖国统一日,故乡迎你回大陆⑤。注释:①于右任(1879-1964)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②于右任1964年11月0日病逝于台湾台北市,此前于1962年月写下了具有遗嘱性质的“遗歌”《望大陆》,为两岸一致传诵,盛赞它是一首反映民族感情的爱国乐章”。③2003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一次人代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背诵于…  相似文献   

12.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台 湾记者提问时指出:"只要是 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 会去做。"并明确表示将出台一 系列有利于台湾同胞的具体措 施,充分展现了大陆推动两岸经 贸发展的诚意。可以预见,两岸 经贸关系由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 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世運和詩作     
海峽兩岸四十年來人為的隔絕狀態,讓我們讀到了無數以離鄉之戚、思親之苦為內容的詩作。這些作品或歌或泣,欲絕欲生,令人不忍釋卷而又難以卒讀。于右任先生辭世前一年,發出的“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的絕唱,便是一例。難道真是“國家不幸詩人幸,話到滄蒚~便工”麼?我看古今的愛國詩人誰也不願意用祖國的不幸來鑄造自己的不朽詩篇吧。恐怕亦有感於此,台灣王先生用曲筆寫過一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10,(10):24-24
温家宝总理谈话体现了我们对台方针的一贯立场 日前温家宝总理在纽约和记者座谈时,就回应台湾要求大陆撤除导弹的问题,表示这个问题将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难忘故乡行     
苏民生,台湾彰化市人,台北出生,两岁时随父母亲到大陆。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以后在北京地质学院(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任教多年,曾任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苏民生先生1941年随父母亲离别故乡,来到祖国大陆。60年后,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最近,记者采访了苏先生,请他谈谈2001年的故乡之行。  相似文献   

16.
刘嘉 《台声》2006,(4):19-19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是大陆定居台胞的乡亲组织,是两岸乡亲联络和沟通的平台,它为两岸交流开拓了很多创新的模式且提供了很多沟通的途径,也为很多岛内人士打开了一扇了解大陆的窗口。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在谈到如何充分发挥台联的团结和凝聚作用方面,他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阐述。另外,他还对于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个人体会以及民众和个人如何看待和理解两岸关系的现状做了简短的回答。继承成功经验拓展工作领域梁会长对于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本刊记者就台胞权益保护工作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台办投诉协调局局长王刚。记者:大陆方面一直强调高度重视台胞权益保护工作,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的政策和举措。王刚:保护台湾同胞合法权益是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团结台湾同胞的基础性工作。大陆方面始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在北京会见国民党连战荣誉主席时再次强调:维护好台湾同胞权益,发展好台湾同胞福祉,是大陆方面多次做出的公开宣示,也是我们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郑重承诺。长期以来,大  相似文献   

18.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表示,两岸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表示,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尽管遇到金融风波,去年双边的贸易额  相似文献   

19.
李立 《两岸关系》2003,(6):33-37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 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 这是我们对台工作的一件大事,曾经令世人瞩目。那么,我们是如何接待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和观光旅游的?我们接待台胞来大陆探亲的政策又是如何出台的?为此,记者专访了原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斯德。杨斯德主任回忆说:  相似文献   

20.
一位从海外来到北京的台湾同胞,在首都机场看到三十多年未见过面的弟弟,如释重负般地说:「你来了,我放心了,如果在这里看不到你,说不定我会接着坐飞机回去。谁知道这边会怎样对待我……」这是他的弟弟亲口告诉我的。由于海峡两岸三十多年的隔绝和不真实的宣传,造成许多误解和疑虑,甚至恐惧。可当他们到大陆实地考察或在海外与乡亲接触,了解事实真相之后,自然地消除了成见,打消了顾虑,改变了看法,可见相互沟通情况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