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最近我惹上了一场官司,我的邻居老郭是一位老律师,帮人打赢了不少官司,我便决定聘请他帮我进行诉讼。但到法院后,法院工作人员说老郭已经退休了,无权进行代理,要求我更换代理律师。请问,律师退休后还可以帮人打官司吗?小成小成读者:按照《律师法》的规定,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执业,应当取得律师资格和执业证书。《律师法》还特别规定了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以及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我们认为,律师退休后,如果不再具有律师执业证…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9年开展新一轮医改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现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医改阶段性的成效。但随着医改的进展,医患关系却日趋严重,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多年来医患问题一直困扰着医患双方,一是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广东医调委成立不到三年,共接受各种医疗纠纷2788件;二是针对医院以及医务  相似文献   

3.
于晨 《创造》2014,(6):90-91
正医患之间不仅仅是医学专业知识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种沟通的事情,是一种因为沟通而造成的信任问题。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绝于耳,因此而引发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医院走向市场化以后,医院的服务功能在减退,影响着医院和患者的关系,医患矛盾突出。从医  相似文献   

4.
医疗纠纷频发且冲突强度不断升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相关立法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医疗人员职业操守缺失、患方维权意识增强但医疗知识匮乏等,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好此问题,一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二要完善相关立法,依法处理纠纷;三要创新医疗纠纷全过程处理机制;四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从医人员的职业操守;五要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创新医患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5.
与医疗市场之乱相对应的是,各种矛盾在医患之间集中凸现,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成为每家医院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有经济学家预言:在未来20年内,在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医患纠纷”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6.
现状与困难 医疗纠纷频繁发生,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医源性原因,主要责任在于医护人员;另一种是非医源性原因,多由患方医学知识匮乏、无理取闹引发。根据现行的医疗法规,医疗纠纷可通过医患协商、医疗事故鉴定、法院诉讼三种环节解决。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大多数医患纠纷主要是通过和解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侯军 《前进论坛》2013,(6):54-54
医患纠纷是一个长期困扰医院发展、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社会问题。当前处理医疗纠纷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程序简单易操作,但医患双方缺乏信任,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结果大多是医院多给钱才能息闹;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患方始终会对调解方案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三是诉讼,缺点是专业性强、成本高、耗时长,医疗事故真正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疗纠纷和伤医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为了解决医患矛盾,医院应从树立尊重患者的理念、规范医务人员服务方式、加强医患双方沟通交流和塑造医院人文服务内外环境四个方面培养人文服务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全国各省市,特别是北京, 出现了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出现了暴力化倾向。全国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施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在,医患关系正经历着空前的寒冷期,并且近期看不到明显缓和迹象.由于缺乏医患双方都认可的可操作法规,医患矛盾还在加剧.国务院体改办在1999年下半年的调查中发现,老百姓第一次把看病住院放在了诸多担心问题的首位,超过了失业下岗、子女就业、住房改革和工资收入.随便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新闻媒介,有关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医保关系的新闻惊人耳目.  相似文献   

11.
医闹     
《时事报告》2012,(6):81-81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各种途径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组织或个人。“医闹”并不是患者本人或家属,而是借炒作医疗纠纷进行商业运作获利的第三方。“医闹”往往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是社会的阴暗面,还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在解决医患纠纷中,介入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为主导的“第三方”,创新性地把保险理赔和人民调解引入医患纠纷处置。通过独立、公正的“第三方”介入,增加医患纠纷处置的公平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建立了一套预防处置医患纠纷的新机制.被各地称为医患纠纷的“宁波解法”。  相似文献   

13.
一年来,笔者对杨培国律师的访谈,断断续续已经进行多次。访谈中,杨培国律师分别从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如何巧妙运用我国古典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谋略获得代理的成功,原告的角度、被告的角度,民商案件的代理,刑事案件的辩护,二审案件上诉人的代理、被上诉人的代理的角度,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角度,行政案  相似文献   

14.
一年来,笔者对杨培国律师的访谈,断断续续已经进行多次。访谈中,杨培国律师分别从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如何巧妙运用我国古典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谋略获得代理的成功,原告的角度、被告的角度,民商案件的代理,刑事案件的辩护,  相似文献   

15.
律师作为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实践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作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可以有效解决信访人申诉过程中出现的诸如释法说理、信息对称及矛盾追踪等问题,为信访人和终结主体搭建沟通的桥梁。在当前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过程中,还存在激发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内生动力不足、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实效性不强及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可接受性不高等影响参与和代理机制有效运行的现实难题。要最终实现"案结事了、息访息诉"的终结目标,必须从以下路径入手:加强制度支持力度,激发律师参与和代理的内在动力;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律师参与和代理的积极性;强化律师的中立地位,提升信访人对律师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这已成为社会大众、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医务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尽力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医患关系现状(一)患者对医生已逐渐失去信赖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几乎形成一种民怨,很多患者甚至不敢踏进医院的大门。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48.9%的城乡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不…  相似文献   

17.
日前,阅读《前进论坛》“医卫谈从”栏目主持的关于医患矛盾的讨论文章,有感于时下医患矛盾突出的现状,觉得有必要把我们的看法写出来参加讨论,以期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正常化有所裨益。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全国各地医疗纠纷不多见,起诉到法院的更是凤毛麟角。1987年国务院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太多的关注。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医疗纠纷的处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和法律界人士。讨论从个案开始逐步拉开序幕,矛头直指《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和医…  相似文献   

18.
医患纠纷是一个带有共性的社会问题。纠纷发生以后,有的患方家属邀约亲友甚至雇请职业医闹在医院烧纸钱、摆灵堂、摆花圈、停尸、聚众滋事,扰乱了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为了应对医疗纠纷,医院煞费苦心,有的配备钢叉、催泪弹对付医闹,有的给医护人员配备钢盔上班,有的聘请警察担任副院长。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就发生了好几起医生被伤害的恶性案件...  相似文献   

19.
尽管《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作了较大的修改,但依旧存在大量语言不规范、逻辑不通顺的地方。刑诉法第35条规定了辩护律师的责任。"责任"一词因具有明显的道德审判色彩,同时也无法体现律师与当事人依据代理契约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更无法体现律师代表当事人与国家公权力一方博弈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将刑诉法第35条中的"责任"改为"权利",以严谨法律之表达,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执业权利,更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0.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广东一家医院因120急救车故障没有及时到达现场,引起医疗纠纷。病人死亡后家属状告医院,最后经法院判定医院赔偿患者家属许多费用。由此而引发我的思潮,倍感不公,试想,如果某家单位发生火灾,告知119,由于道路、水源、消防车机械故障等原因,没有及时救火,造成重大损失,是否119也要承担失火单位的损失,也来打一场官司?我觉得,许多人在许多的问题中,都爱钻牛角尖,给别人带来一些无休止、不必要的事。我的脑子里常常回荡着一个问题:医患之间的矛盾是否来自患者的要求太高,医生的水平太低?但回想我的工作经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