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鼓励创新,奖掖青年的第 12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会2005年 12月8日在福州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吴新涛院士出席并讲话。 9名获奖者分别是:马祥庆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系主任、研究员; 吴少凡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程师;张俐 (女)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副主任、教授:张木清福建农林大学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标题取自美国一家学术刊物的主编签言 ,确切地说 ,那是1996年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吴新涛研究员作为特邀作者 ,为美国《原子簇科学》杂志的专刊撰稿 ,该杂志主编在前言中指出 :“本期特别邀请的投稿者是这一领域的国际带头学者”。由美国化学会出版、收入吴新涛有关论文的一本书中 ,主编评价该书作者是“环太平洋和欧洲过渡金属硫化学的前沿研究者”。两位主编的签言表明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涛 ,与“前沿研究者”、“国际带头学者”运行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七十六封海外来函与劳雷尔教授的道白基础研究的成果主要是论…  相似文献   

3.
2005年底,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为依托的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光电中心”)正式立项组建,这标志着3年前由中科院和福建省联合共建的福建光电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福建光电中心”),  相似文献   

4.
朱兆良     
朱兆良生于1932年,浙江奉化人,大学学历。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学部常委,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94年加入农工党,现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江苏省委会主委。朱兆良院士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干就是50个春秋,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化学家。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专心科研,主攻土壤氮素研究。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硕果累累。他首次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定量解析,修正了通常以水稻累…  相似文献   

5.
当您走进卢嘉锡院士创建的中国科学院设在福建的唯一研究机构———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简称物构所 )时 ,您不但会感到一股活跃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曾创造出世界尖端产品的高科技力量 ,而且您还会感到一股活跃在我国统一战线的民主党派力量。她就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团结向上、具有高素质党员和创新能力的基层组织———中国农工民主党物构所总支。密切与中共合作共事 ,树立良好的党派形象位于福州市西郊金牛山公园附近、闽江之滨的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耸立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现代化楼房 ,错落有致地掩映于常青的…  相似文献   

6.
正陈竺同志简历陈竺,男,汉族,1953年8月生,江苏镇江人,农工党成员,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至1975年江西省信丰县、横峰县插队知青。1975年至1977  相似文献   

7.
正从少年到青年,直到进入耄耋之年,世界改变了很多,但时光从未改变的就是他对科学的信仰。他,就是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葛墨林简介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理论物理学家。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南开大学教授。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6月 4日恩师卢嘉锡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我为一颗巨星的陨落感到无比悲痛。回忆三十九年前 ,由于对卢先生的人品和学识非常敬仰 ,我于 1 96 2年考取了卢先生指导的物理化学研究生 ,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 ,从此也结下了近四十年的师生情谊 ,在我人生道路出现转折的重要时刻 ,从读研究生到工作及出国进修和回国工作等一些事情 ,卢先生对我都十分关心 ,真使我终生难忘。 1 988年他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后 ,非常关心他创建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农工党发展工作 …  相似文献   

9.
姚守拙     
姚守拙,著名化学家。现为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和湖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委、湖南省委会主委、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1953年8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59年12月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研究所,1959年12月至1962年7月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1962年9月至今在湖南大学化学系任教,1997年兼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教授学识渊博,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在留苏时他就曾获得前苏联国家考核委员会授予的“…  相似文献   

10.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四川联合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应明,新近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四川省九三学社社员中继柯召、徐僖的第三位院士。 现年55岁的刘应明是福建省福州市人,于196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迄今他已有8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曾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8项,并出访美、日、法、俄等国进行学术交流20余次。他担  相似文献   

11.
11月5日上午,福州西湖宾馆贵宾楼会议室内人头攒动,热情洋溢。由福建省科协、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主办的"第十一届运盛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这里召开。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吴新涛院士等领导,以及本届运盛奖获奖者、福建省科技界、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颁奖大会。运盛(福建)青年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迄今已历11年,是由香港运盛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泽盛先生代表运盛(福建)地产有限公司向福建省科协捐资300万元人民币创建的,每年评选获奖者10人。其旨在通过定期颁发"运盛青年科技奖",对在福建从事自然科  相似文献   

12.
王健  老亨  华柯 《今日浙江》2006,(2):56-57
去年12月16日,2005年中国科学院评选结果揭晓,经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一位年轻人——40岁的麻生明榜上有名,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这位年轻的院士,目前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家乡,就是东阳巍山镇的山区小村麻家村。我们与麻生明院士通了电话,并到他的家乡访问了他的父亲和同学。这只是小事情2005年12月19日晚,记者拨通了麻院士的电话,他第一句话就是对家乡人的祝贺表示感谢,还一再推辞记者前往上海采访。对自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麻院士保持着清醒…  相似文献   

13.
人物     
《小康》2017,(15)
<正>逝世者吴文俊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吴文俊生于1919年,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7年赴法国留学,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教,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吴文俊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  相似文献   

14.
【王选,教授。男,1937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文字是最根本的东西。一种文字的印刷技术水平,制约着这个民族接受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速度和质量,更制约…  相似文献   

15.
<正>在"第三届生物工业投资大会"期间,由农工党中央主办,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农工党滨海新区区委会承办的"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高端圆桌会议"于2018年12月19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会议旨在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听取生物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专家意见,探讨新形势下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阴和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张亚平,中共天津市委常委、  相似文献   

16.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7.
两院院士 截至1993年底止,我国共有中科院院士536名,工程院院士96名,其中既是中科院院士又是工程院院士的“双院士”31人。在湖南的中科院院士5名,他们是:中南工业大学王淀佐教授、陈国达教授,湖南大学俞汝勤教授,湖南医科大学姚开泰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周兴铭教授;工程院院士3名,他们是:中南工业大学王淀佐教授、何继善教授、黄培云教授,其中王淀佐教授是“双院士”。“院士章程”确定每逢单年增选中科院院士,双年增选工程院院士。据透露,有关部门规划在本世纪末两院院士总人数拟达1400名左右。  相似文献   

18.
魏寿昆肖像     
<正>选自《民主科学之魂——书画九三学社先贤》第一辑北京九三书画院编学苑出版社魏寿昆(1907-2014),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八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建校元老之一。曾任北洋大学教授及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教务长,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副院长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七十余载,培养了大量冶金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简历男,汉族,1953年8月生,江苏镇江人,农工党成员,1970年4月参加工作,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科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星心闪耀     
《创造》2010,(1):92-93
<正>人物简介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26年生,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