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当时任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同志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感到十分不安,除当面向贺龙同志提出降衔要求外,还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份“降衔申请”:  相似文献   

2.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前,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心感不安,遂提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呈送毛泽东主席。在这份《降衔申请》中,许光达十分谦逊地从德、才、资、功方面指出自己与大将军衔的不相称之处,言辞恳切地请求将自己改授为上将,把大将军衔另授予其他功勋卓著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装甲兵之父”许光达将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当时,他与别的将军比感到心中有愧,便郑重地致信中共中央军委申请降衔, 军委未准后,他又十分诚恳地请求把薪金降低了一级。  相似文献   

4.
闲话军衔     
《黄埔》2017,(3)
<正>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有国家性质的武装集团最高统帅部根据军人职务、军事素养和业务素养、资历贡献以及军兵种或勤务区分,授予军人或对军队有重大贡献者的衔称。在中国,军衔及具有军衔性质的军队品级制度具有相当古老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曾出现元帅、将军、校尉等表示军人职务品衔的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但中国古代武官阶品体制,与当代西欧军衔体制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岩 《现代领导》2014,(2):44-44
电视剧《聂荣臻》中说:“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这降低了我国元帅的地位,应当予以匡正。  相似文献   

6.
1955年全军评定军衔时,总干部部领导向毛泽东呈送授衔报告.当毛泽东看到皮定均按资历拟申报少将衔时,当即表示:“皮旅有功,由少晋中.”此后在审阅全军将帅授衔名单时,毛泽东又在皮定均的名下注了6个字:“皮有功,少晋中.”不久,皮定均被破格授予中将军衔,时年41岁. 1976年7月7日,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察.不幸的是,直升机撞毁在漳浦县灶山上,皮定均以身殉职.在其追悼会上,毛泽东送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亡花圈.  相似文献   

7.
1956年10月下旬,时任国防部长、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彭德怀来到我们当时驻徐州市的六十八军视察工作。那时,我在军部任保卫干事,为他做保卫工作,朝夕相处了7天。他那崇高的革命品德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评衔时,时任解放军第十六军军长的尹先炳被授予大校军衔。战争年代威风凛凛的“朱德警卫团”团长尹先炳,竟成为解放军70名首任军长中唯一无将军军衔者。尹先炳1950年曾任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副司令员,应为副兵团职级干部,“大校”则相当于“正师”,中间隔了准兵团、正军、副军、准军,等于是降了5级。尹先炳是何许人?有何战功?又为何被降级授衔呢?  相似文献   

9.
他被称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时,还不满47岁。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高扬起许光达的这份降衔申请书说: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相似文献   

10.
一代将星闪耀共和国第一次授衔纪实刘晓兰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为中国革命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和将领们。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大颁布了“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定”、“关于授予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一级八一勋章、...  相似文献   

11.
1984年6月底的一天,应邀从美国回来参加黄埔军校成立6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庆祝活动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默庵先生,在会议之余,前往拜见叶剑英元帅。叶帅得知李默庵的到来,很高兴。他们已经有45年没有见面了。李默庵来到叶帅的寓所时,叶帅很热情地走下台阶来迎接他。李默庵则握住叶帅的手,激动地问候说:“老师,您好啊?” 叶帅谦逊地回答说:“好,好,我们又见面了。你不要叫我老师嘛,我们是同事啊!” 叶帅为何要说李默庵与  相似文献   

12.
究竟是为了什么 班上有个轻度自闭症孩子叫龙龙.他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次在学校见到老师时,他都会很有礼貌的问好,但只要你应答,他马上就会说出一番让人又惊又怒的话语.比如他每次遇上我时,都会主动向我问好,只要我一回复,他马上就会带着调侃的语气,坏笑着对我说,“孙老师是大坏蛋,你快滚吧!”之类的言语.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我都会赶紧离开,只要他跟前没人了,他也就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13.
范蕴涵 《春秋》2009,(2):21-23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有一位将军本来是按中将军衔上报的,因毛泽东主席审阅时批示“韩有功,中晋上”,正式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此“韩”即是以骁勇著称的将军韩先楚。  相似文献   

14.
《辽宁人大》2006,(10):24-24
最近,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10位晋升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至此,中国军队现役的上将为36人。作为我国军方级别最高的军衔,什么样的人有资格被授予上将军衔?8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嘉宾、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学术研究部的研究员徐平大校对此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谈群众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警卫员要回乡探亲时,就谆谆告诫他:不要认为在我这里工作就了不起了,要注意听听老乡们对咱们政府的意见和反映,别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话语虽平常,含义却深长,在60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刘伯承元帅五湖四海选人才□曹一凡“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嘛,要有长江、黄河那样宽广的胸怀和度量,不要长一副周瑜周都督的细肚肠子。”刘伯承元帅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是46年前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时,在对广大共产党员进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教育中说的。...  相似文献   

17.
赵畅 《今日浙江》2011,(4):62-62
一个人崇尚组织授予的荣誉,没有错。但生活中有一种人更愿追求“‘另一种荣誉”——其境界比前者更高,比如郭明义。他曾经说过:“我有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看着它们,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是啊,“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等,并非哪一级组织授予他的荣誉称号,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些凭证。可在郭明义看来,这些却比荣誉称号更重。  相似文献   

18.
去发宴     
陈毅能言善辩,在中苏谈判时,驳得赫鲁晓失张口结舌。赫鲁晓夫说“:你是元帅,我是中将,我说不过你。”因此,陈毅博得“元帅外交家”的美誉。他长于作诗,有“元帅诗人”的桂冠。其实,陈毅还是一个联坛好手,曾巧撰对联来作统战工作。1939年8月,陈毅率一部新四军,渡过长江,挺进苏北  相似文献   

19.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1,(12):20-22
1955年,有着"中共特工之王"美誉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在首批57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中,他是惟一一位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将军。毛泽东称他为"共产党的大特务"。  相似文献   

20.
老百姓虽然也有脑袋,但有时却好像用不上,比如在地方立法时。这倒不是老百姓不愿思考,不愿参与,而是在有些地方,立法还是少数人的“密室行动”。也因着这个缘故,当我看到《南京市人大向市民公开征集立法项目》的消息时,就忍不住想写点什么了。近年来,立法民主呼声日高。为了让立法走出“密室”,不少地方已开始注意通过召开立法听证会、公开法规草案等方式开门纳谏。但大张旗鼓地向社会公开征集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