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代雄 《北方法学》2011,5(6):49-55
盖尤斯《法学阶梯》创立了"人法—物法—诉讼法"的民法体系模式。人文主义法学家将其改造为"人法—对物权法—债法"的新三分式民法体系。与传统的法学阶梯式民法体系相比,现代法学阶梯式民法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继承法逐渐从"物法"中分离出来,在某些方面正在与潘得克吞式民法体系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学教育经过最近十几年的迅猛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规模与成效,但法学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中国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专业和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缺乏以及法学教育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求探索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曹泮天 《法制与社会》2012,(21):235-236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偏重实践性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教育.我国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模式存在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模糊和过于偏重理论传授,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的缺陷.完善我国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举措包括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的调整,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常态化、机制化以及教学水平和师生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5,(6):5-13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海量性、快速变化性、格式多样性和结构易变性的特征和数据的经济价值以及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价值的作用对法学研究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出现法律空白或频繁出现新的法律纠纷;新的研究方法渗透至法学研究领域;开辟新的法学研究领域:数据权问题凸显;促进有关数据的学科与法学的融合。在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法学研究的新趋势为法学研究的模式应重视团队合作研究,法学研究的对象应重视法与科技的关系,法学研究的领域应重视法学的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其目标应是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型教学模式。在这一前提下,转变法学教学的思维模式,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学经验,完善我国的法学教学方式与法学教学考核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中应该加强以专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性教育。但传统的专业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法科学生专业实习模式的反思,提出了实习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法学界(至少是法理学界)在打破多年沉寂之后,开始就“法”概念这一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再度引为争论,不能不令人关注。那么,这场争论的焦点何在?争论本身到底有没有价值?宄竟怎样寻找传统法学模式的突破口和法学研究的新途径?关心争论的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一、关于法概念的传统解释“法是什么”和“法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的法学基本问题,古往今来的法学家和哲学家无  相似文献   

8.
于晓虹 《现代法学》2020,(1):158-178
在大数据时代的开放结构中,计算法学延伸了实证法学研究的知性体系和学科范畴,使法学研究迈向了更为纵深、更为宽广的畛域。计算法学在方法论上的基本立场深嵌于法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范式中,如司法政治学、法社会学、犯罪学等。在计算法学方兴未艾之际,对这些学科研究主题及其理念分殊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就尤有意义。从既有的域外研究成果来看,计算法学研究的方法运用逐渐趋向科学成熟,研究视域不断拓宽,数据驱动与算法驱动多维推进,研究模式呈现出跨学科合作趋向。计算法学研究虽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法律实务界和各大高校追摹大数据前沿的脚步从未停歇,计算法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是可期可盼的。  相似文献   

9.
何柏生 《现代法学》2008,30(3):134-139
公理法在构筑法学理论体系时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与其它方法相比,公理法能实现法学理论的综合,能使法学理论体系更加严密,增强法学理论说服力;还能加快法学理论知识的发展速度。历史上,一些法学论著和法典都曾采用公理法构筑理论体系。在运用公理法创建法学理论或制定法典时,还需注意一些问题,如公理的数量越少越好;选择的法学公理在直观上应是有道理的,真理性不证自明;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学教育正面临着来自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审视和挑战。在法律教育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现代西方经典的研究性学习教育理论,致力于法学研究性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我国应改革理论讲授型教育模式,构建四位一体的法学课程体系,创设新型的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板块,形成统分结合的五个一(2+3)法学创新实践模式,开发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的法学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法律问题教学法、主体亲历法、互动教学法、示范效应法、创新项目研究法并使之规范化、正式化。  相似文献   

11.
缘何不是法律方法——原本法学的探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法学界对在汉语中到底是使用“法学方法”还是“法律方法”存在着争议。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争议是因为人们对德国法学中“法学方法论”一词中的“法学”的蕴涵不太清楚。德语的“法学方法论”中的“法学”有特定的内涵和意义,而不是中国法学界所普遍理解的法学。前者是由西方法律文明的创造者——古罗马人所创立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或实践智慧,是西方两千多年法律文明中绵延不绝的伟大传统。这种传统意义的法学称为原本法学。相对于原本法学来说,现在所谓的其他法学学科如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史学、甚至法哲学,都是一种交叉或边缘学科。在这种意义下,在汉语中还是使用“法学方法”一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论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理学研究中,一直缺乏对法的实现的深入专门的研究,甚至在可见的各种法学专著、教科书中找不到法的实现概念和保障的论述。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法学理论教学和研究中,是按照法的起源、本质、作用、民主法制、立法和实施的体系进行的,沿着这样的模式、轨迹进行教学和研究,已经或正在取得成就,这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科法学倡导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分析法律问题。这与以规范文本为中心的法解释学及其新兴衍生品——法教义学——有显著的区别。近年来,随着从德国留学回国或深受德国法传统影响的学者日益增多,法教义学的研究日渐兴盛。1虽然法教义学者特别是来自部门法的法教义学者,对社科法学采取相当克制或友善的态度,"教义学的主张无意排斥其他的法学研究进路",2但是在中国法学的知识竞争格局中,社科法学者多少感受到了来自法教义学的挑战。因为相较于注重逻辑、体系构建的法教义学,社科法  相似文献   

14.
法学基础理论是整个法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属于理论法学。学好这门课对掌握其他各个部门法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帮助同志们搞好期末复习,我们提出下列复习要求,并列出复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一、本门课以主讲教师孙国华副教授的录音授课内容和他编写的《法学基础理论讲义》、《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书》为复习和考试的依据,其他教材,如统编教材《法学基础理论》,只供参考,不作复习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92,(7)
何勤华著《当代日本法学——人与作品》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共34万字,是作者“法学史系列研究”之第一卷,分基础法学、公法学、私法学、社会法学、国际法学五章。全书在对战后45年日本法哲学、法社会学、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等十五个法学  相似文献   

16.
王祖书 《北方法学》2014,(1):123-131
自19世纪以来,法官受制定法的约束问题成为法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概念法学的理论追求是将法官视为"涵摄机器";自由法学理论则强调法官具有造法的权力,将法官视为"法官王";纯粹法学理论提出了"可能框架"模式,法律规范只是为法官的裁判提供一个可能的框架范围。评价法学理论将"法官受制定法的约束"转变为"法官受价值约束"的"价值导向"模式;在20世纪末,法律论证理论提出了一种"理性商谈"模式,尝试解决这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学员熟悉法理课考试题目的类型,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这里就常见的几种题目类型和答题要求,做些简要的介绍和说明,供学员们参考。一、名词解释或概念题名词解释或概念题,主要考核学员对法学基础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多少和正确性的程度。它可以分为二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名词解释或概念题,如: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权利能力等;另一种是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名词或概念的解释和比较,如:法规汇编与法典编纂、法与法律、法律类推与法的类推等。  相似文献   

18.
近代自然科学的空前发展改变了普遍持有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本质、甚至关于真实知识的本质的看法。遵循"几何学模式"或"几何学精神"在那个时代几乎是所有哲学家的一个理想。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发展同样也对法学的成长提出挑战。最早按照自然科学方式来思考法学的学者是17世纪德国哲学家、法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在他之后,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及其追随者也尝试运用数学(几何学)方法研究法学,他们的理论为后世法典编纂和法学理论(比如19世纪的德国历史法学派的理论)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自然科学作为方法论和知识范式深入地进占法学的领地,还需要假以时日,它必须受到更多的专业法学家们的重视,由此,才能逐步形成"有方法意识的体系性法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说法的本质孙春增我国传统的法学理论认为:法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和体现;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实际上,这一理论体系是前苏联维辛斯基法学理论模式。笔者针对在《法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20.
日本法科大学院构想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直接培养法律职业人员,通过司法考试选拔法制精英的法律职业选拔模式与法学教育是脱节的。但是这种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选拔制度在新的条件下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在社会变动、司法改革、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参照美国的(Law School)模式,提出了法科大学院构想,开始将法学教育与选拔、培养法律职业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预见这种变化将会对日本司法制度和法学教育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比较法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