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9,(11):24-25
为从制度建设入手,拓宽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促使群众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具体化,2008年以来,重庆市在村、社区建立落实了以“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排民忧、解民怨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9,(11):71-71
垫江县三次召开专题会议,下发《关于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通知》,安排部署“三项制度”工作,并积极探索“四固定、四必访、四反馈”方式,全面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去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到基层调研时,针对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短腿”现象,提出了在全市的村、社区中,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和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三项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16):44-44
今年7月起,四川省岳池县在村(社区)推行以“一接待二走访三结对四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1234”工作法,即每天由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走访每户群众两次以上,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成员和骨干党员三类与困难户结对,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民情台账制度、年度目标承诺制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四项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制度。通过推行“1234”工作法,做到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0):40-40
根在该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上提出,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做成“惠民工程”。据此,重庆市委组织部一是重点抓好“三项制度”建设,即: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6.
谢撼澜 《当代党员》2010,(10):20-21
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重庆的首创。“三项制度”架构起一套完整的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排民忧、解民怨的制度体系,为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探寻到一种全新的载体。这一载体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观念巨变。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0,(10):34-35
《关于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组办[2008]250号)——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每周集中接待群众不得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天。  相似文献   

8.
肖江禄 《当代党员》2010,(10):32-34
为了将“三项制度”落到实处,在市委的领导下,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一大批意见、通知及相关配套文件,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进行了严密的制度设计,是一次全面的制度突破。  相似文献   

9.
谭德成 《当代党员》2010,(10):23-23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三项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基层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要求,是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任城区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创新制度机制为抓手,着眼于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效实现了村级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有能力、保质量、上水平。建立"三项制度",规范村级党组织运转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10,(1):51-51
编辑同志:你好!我是三峡重庆库区的一名机关干部,在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中,县委要求我们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办实事。起初,我是打心眼里想和群众交朋友。但是,在与群众的深入交往中,我才发现,与群众交朋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与群众很难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让我感到心很累。  相似文献   

12.
高台县城关镇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根据“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7项分类定级指标,对全镇31个基层支部进行分类定级,确定好支部28个、较好支部1个、后进支部2个。  相似文献   

13.
谢撼澜 《当代党员》2010,(12):52-52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为此。重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党建创新:从2007年开始,全市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基层组织建设焕然一新;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实施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干部作风迅速转变;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锦     
《当代党员》2010,(10):24-24
中共彭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易劲松—— “三项制度”找准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 “三项制度”实施以来,不仅深入民心、党心,而且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党建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众多难题。它不仅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锦     
吉林省白城市委对在职党员干部实行了“双重”监督管理,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监督,8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管理监督。建立了《在职党员干部参加街道社区有关活动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参加街道党组织活动请假制度》、《党员干部家庭重大事项向街区党组织报告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参加单位、社区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及《街区群众评议党员干部制度》等7项制度。根据在职党员干部居住地点分散,业余活动场  相似文献   

16.
从2003年开始,霍州市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推行“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即要求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年初定出本年度要为群众办的实事,定出要为群众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年多来,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们深入到全市12个乡镇(街道)党委、196个农村党支部和93个市直副科级以上单位党组织,就他们推行“两定一查三评”制度的情况进行了采访,所到之处,深切地感受到了这项制度在基层取得的巨大成效。农民“牵”着干部鼻子走农民盼什么,村干部就承诺办什么,农民们“牵”着村干部的鼻子走。这是霍州市推行“两定一查三评”制…  相似文献   

17.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牢民生底线,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一围绕解决“一老一小”难题,2021年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养老机构24家,累计新增床位4055张,57个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完工,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9万个;围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高质量推动151个小区、2157个楼栋、759.72万建筑平方米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围绕优化便民服务,制定覆盖565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承诺制清单、49项“一次办”和81项“网上办”负面清单,梳理877项“就近办”、783项“马上办”、848项“零跑动”、1157项“全市通办”清单,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向邦俊 《当代党员》2010,(10):22-23
“三项制度”实现了联系群众从“建感情”到“建制度”的创新。长期以来,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中,密切联系群众,就是与群众套近乎,彼此亲密无间,加深感情培养等等,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3,(8):25-26
滨海新区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实施“五项服务”,为进一步推进开发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规范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新区着力加强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探索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制度,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近400个。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这一制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扩大了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了社会稳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但目前也存在着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关系不够协调、基层政府与群众自治组织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异化、法制不够健全、社会基础薄弱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适度的政府主导、加强法制建设、培育社会基础,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