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不同文化形态、不同意识形式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结构体系,它透过人们的文化自觉达到自知和自主,凭依人们的文化创造释放能量和张力,通过人们的文化实践实现自我批判和超越,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接力,从而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生成"差异共存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生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内涵,指出了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方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将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周海峰  刘平  张喆 《学理论》2012,(29):148-1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文化的界定;第二,大学生文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第三,大学生文化的比较研究;第四,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这些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巴蜀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现阶段明显呈现出两大特色:一是民生文化兴旺发达,地域特色文化特征日益突出,二是地方艺术文化作为地域特色文化正被现实日益消解。四川农村社区是巴蜀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的根基和进一步繁荣的希望所在,而四川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农民拥有的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特色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四川农村文化发展的程度亦取决于巴蜀地域特色文化与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契和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
文化领导权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研究中的前沿领域和重大课题。文化领导权的本质是使民众认同和接受政党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对于增强党的团结和确立社会价值导向具有重要作用。实现文化领导权需要政党的高度重视、民众的积极参与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化领导权本质、作用与实现问题,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这个角度来分析齐文化圈和鲁文化圈两地经济出现差异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以齐文化和鲁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便无从谈起。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之基,弘扬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然而,由于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革命文化的认同感、非主流文化削弱革命文化的影响力、现实问题影响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亟待从历史、文化与现实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引领人民群众汲取历史伟力、增强文化自信,做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高校一定要乘势而上,采取正确得当的策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同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丰富高校文化内涵,提升高校文化品味,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和文化软实力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9.
建构开放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政治文化价值体系,是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构现代政治文化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开放性保持我国政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性,必须正确处理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必须实现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进一步拓展政治社会化渠道.  相似文献   

10.
杨金海 《瞭望》2011,(43):22-23
长期以来的文化弱势心理、文化封闭心理需要不断克服。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会带来思想文化建设新高潮,带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特别是我们的知识分子进一步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陈华 《学理论》2013,(14):169-171
近年来,福利文化研究作为交叉学科形成的新领域逐渐成为热点,中国近代福利文化的研究在思想、制度与实践、慈善事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近代福利文化研究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点:福利文化的概念需进一步明晰,需要立足文化视角建立理论框架,近代福利文化研究的资料和内容应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本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共通共融,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文化视阈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内核,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既应反映先进文化建设与现代政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殊本质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本文在简括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和现代政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党内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在现实运用中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来自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文化、外来文化等各种文化交融碰撞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文化现象,构成了妨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干扰和挑战。应当把先进文化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先进性建设进一步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因此,有必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马克思主义特质的政党文化和秉持现代执政理念的执政党文化,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过滤。这种过滤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的某些文化因素促使中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需要更多考虑中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过滤"。这种过滤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的某些文化因素促使中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需要更多考虑中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概念、历程、方法论、传统与现代性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文化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先进文化的建设问题,就理清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坚持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角,科学制定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作了初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吹响了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号角。近年来,各地在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农民工文化工作呈现出不断完善、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以下是部分省区市的经验做法,本刊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发挥其资政育人功能,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党史文化形态,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党史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