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海军史上,邓兆祥是一位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在海军服役近70年,经历了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中国海军,目睹了中国海军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海军成立后,叶剑英在重视新中国海防事业、关心人民海军建设方面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有不少精辟光辉的思想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叶剑英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其诗作中有若干和人民海军故事相关联的诗篇。本文题目中的"征服五洋任所之",就取自他写于1979年的七绝《游海》中的最后一句。这句诗写出了人民海军能够战无不胜地征服五洋的豪情和气概。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中国海军力量薄弱,经常受到帝国主义来自海上的侵略,这让毛泽东深刻认识到有海无防的危害性以及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毛泽东建设人民海军思想从一种抽象的设想转变成为实践,为中共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保护新生政权,捍卫国家主权提供了保障。探析毛泽东建设海军思想形成原因对今天海军的建设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高度重视海军建设.当年,他曾形象地把人民海军建设喻为"把我国海岸线筑成海上长城".在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探索、奋斗的生命旅程的最后20余年里,海军部队的发展壮大,一直是毛泽东悉心关注、思考的重要内容."海上长城"的一木一石,都浸透了这位历史伟人的殷殷心血,闪耀着他军事思想的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5.
1987年,肖劲光从海军司令员的职务上退下来已是第七个年头了。这年3月下旬的一天,报纸、电视等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一条新闻:总参一位领导与外宾谈到中国海军建设时,坦言中国海军的战略是近海防御,中国不需要、也不准备搞  相似文献   

6.
要闻     
中俄海军举行多种活动共庆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3周年 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3周年,参加“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的中俄双方4月23日在青岛共同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中国海军节。  相似文献   

7.
刘华清(1916—2011),湖北省大悟县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曾任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刘华清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赞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海军是在炮火中诞生的缘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海,军创建甫始可谓举步维艰海军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编制确定不,仅牵动毛泽东周、恩来直接参与而,且引发身居党政军领导要职的十几位开国元勋进行了一场大讨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念念不忘“建设强大的海军”。从建国前夕直到逝世之前,他一直念念不忘海军建设,从他关于海军建设的每一句题词中,都能够感觉到他的迫切心情。毛主席深感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是从海上来,旧中国有海无防的日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0.
吴玫 《党史纵览》2012,(7):4-10
2011年1月14日.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刘华清与世长辞,享年95岁。 这位大别山区放牛娃出身、14岁就参加红军、曾任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是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美联社将其称作“中国现代海军之父”.说他“开启了中国海军强盛的进程”。同时因为在其主政海军期间,积极推动航母发展.外媒又将他誉为“中国航母之父”。作为近20年来唯一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行列的军人.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组建。1951年12月10日,刘少奇前往位于上海的海军南昌舰视察。在视察中,刘少奇详细询问了舰艇性能以及官兵们的业务技术情况。他问舰长曾泉生:"你们海军建设得怎样?"曾泉生回答:"打蒋介石没有问题。"刘少奇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满足于打蒋介石,还要对付帝国主义……我们海疆辽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不行!"在  相似文献   

12.
海上大阅兵的最大看点,无疑是参阅的中国海军舰艇与武器。青岛海军节期间,039型宋级常规潜艇、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以及弹道导弹核潜艇相继亮相,  相似文献   

13.
水新营 《世纪风采》2014,(10):31-35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 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的他与大海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正海军战略,是指导海军建设和海上作战的方略,是国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海军建设运用的战略环境、战略使命、战略力量及运用方式。诚如美国战略学者布鲁斯·斯旺森所言,"研究一下中国海军术语,就会发现只有‘海防’‘海滩防御’‘海疆防御’‘沿海要塞’这样一类术语。而诸如‘海上力量’‘远洋舰队’‘海军主义’等词,则是以后才出现的。"在中国,"海军战略"一  相似文献   

15.
正自新中国海军成立那天起,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叶剑英元帅重视新中国海防事业,十分关心人民海军的建设。在其诸多诗作中,就有若干和人民海军相关联的诗篇,记录着人民海军成立、发展、建设中不少生动感人的故事。描写海军陆军的亲密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叶剑英主政华南,非常重视海防和海岛建设工作。1950年5月22日,他在《给毛主席的综合报告》中谈到海口、海  相似文献   

16.
张瑞安 《党史文苑》2014,(10):52-53
毛泽东建设人民海军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毛泽东人民海军思想的形成原因、基本内涵,研究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对当前我军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海军国防生培养的重要保证和献身海防事业的精神支撑,海军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未来我国海军人才的发展方向。坚定的保家卫国的思想政治觉悟可以保证所培养的海军人才服务于未来海防事业的需要。针对新时期我国海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围绕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和海军国防生的本身特点,结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改进海军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服务海军转型建设。  相似文献   

18.
青岛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海上阅兵仪式在今年4月23日进行。作为东道主,中国海军的“全新面貌”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在这次称为海上“军事奥运会”的盛典上,我海军展示了现役新型舰艇的多种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孙国 《湘潮》2012,(6):8-10
全国解放前夕,朱德积极响应毛泽东组建人民海军的决策。建国后,他多次视察海军部队,对海军部队的发展十分关心。尤其在他的晚年,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到海军部队视察,对海军建设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相似文献   

20.
吴殿卿 《湘潮》2014,(12):28-31
刘华清是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他三次进出海军及至在进入党中央最高决策层后,都密切关注着海军的装备建设、部队发展,为打造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以如此深得海军堂奥,在海军建设上有着惊人的远见卓识,与其早年留学苏联,系统受过正规的高等海军军事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