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走廊     
核酸食品使人青春长存核酸是人体细胞中构成生物遗传因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发挥遗传因子的功能,制造新的细胞,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所在。正常的人体是能够合成核酸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合成核酸的量会减少,人也会随之衰老。如果给已开始衰老的人补充高核酸饮食,其衰老的速度就会减退,具体可表现为皱纹减缓,脱发、白发和脱毛的速度变慢,体力增强,呼吸功能提高等。  相似文献   

2.
“克隆”技术是生物学的一项高新技术,曾被媒体炒得很热。但新近传来信息,说“克隆”出来的羊衰老得很快,生命很短,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克隆”技术的价值。立法工作中,有些同志也很热衷于搞“克隆”,结果发现其立法质量也是大有问题的,“克隆”出来的法也往往没有多大生命力,应当引起警觉。  相似文献   

3.
人人会衰劳究竟为什么苏庆民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的晚期现象.人的生命现象与自然界某些生物种的生命规律不同,每个人都要经过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过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衰老呢?医学界对衰老的原因和衰老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初步揭示了导致衰老的若干因...  相似文献   

4.
说起衰老,人们很快就会联想到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而这些往往是人们到40岁以后才逐渐出现的。但医学专家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衰老是从肥胖开始,体内堆积脂肪是人们衰老的真正标志。他们认为人到30岁以后就容易肥胖,因而也就开始出现衰老迹象,而到40岁后人的衰老就更明显了...  相似文献   

5.
衰老学说八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为什么会衰老?这是生物学家感兴趣和主要探讨的问题。(一)中毒学说1.大肠中毒说:认为在大肠内经细菌作用产生的毒素吸收入血液,使人中毒引起衰老。2.代谢中毒说:认为机体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如胺、酮体等在组织中积累过多,导致中毒引起衰老。(二)伤害学说:认为生物体的衰老是由于组织细胞逐渐受伤害引起的。大脑细胞的伤害影响更大。南德(K·Nandy)提出的所谓血脑屏障丧失学说认为,大脑细胞受到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伤害,脑细胞数目随年龄减少,故衰老是因中枢神经系统受了伤害产生的。巴浦洛夫的经典实验已证明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6.
保险人:平安理念推销商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意外伤害、衰老、疾病、残疾这些人生的风险就无时无刻不在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就渴望建立起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社会,以共同抵御那不期而至的种种灾难。现代保险业的发...  相似文献   

7.
人活着,最怕衰老,人得病,最怕得了不治之癌症。所以人们保健时,也都有两个意向:一是延缓衰老,二是防御癌症。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我们进行有效的延缓衰老,能够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许多抗衰老措施,具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这首诗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生命的留恋,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然而,时光易逝,岁月难留,当皱纹爬上脑门、白发间杂双鬓,有谁不曾想过追回逝去的年华,乞求重获青春活力?衰老是逃不过的规律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渐感体力不支、精神疲惫时,你可能已经“老之将至也”1老,是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必经阶段,谁也逃脱不了的自然规律。尽管千百年来,人们都曾不间断地试图抵御自然衰老,并想出千方百计,尝试“长生不老”的各种办法,但没有一个人最后不老不死。从炼丹、长生草、长寿丹…  相似文献   

9.
绿色走廊     
吃维生素E抗衰老人类寿命的长短主要与细胞分化、衰退速度相关,而维生素E则能有效保护细胞正常功能,延缓衰老,其主要功能如下: 1、延年益寿2、抗氧化作用3、增强免疫功能人们经常说女性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这除了因男女性染色体不同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妇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通过对芽殖酵母和线虫的基因分析,鉴别出两种生物共有的25个负责调控寿命长短的基因。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基因组研究》杂志上报告说,在这25个“长寿基因”中,至少15个在人的基因组内存在相似版本。这就意味着,科学家有可能借此锁定人体内的基因目标,研究如何减缓人的衰老过程,治疗衰老引发的相关疾病。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家布赖恩·肯尼迪说,他们希望将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调控人体内的“长寿基因”,不仅延长人的预期寿命,还能延长“健康寿命”,也就是人的生命中身体健康、不受衰老引起的疾病影响的时问段。  相似文献   

11.
土壤是农业之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几十年来,人类对土壤的索求和破坏,已引起了全球土壤资源的退化。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全球土壤退化评价分类标准,在过去的时间里,全球大约有面积达12亿公顷的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发生了中等程度以上土壤退化,相当于中国和印度国土面积的总和,其中3亿公顷土地发生了严重退化,其固有的生物功能完全丧失。土壤资源退化的最主要方式是土壤侵蚀、盐碱化和荒漠化。土壤侵蚀是指当土壤植被被清除后,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大量流失。美国农业部推测,世界上表土流失的比例为每年0.7%,总流失量达230亿吨。土…  相似文献   

12.
我们黄埔同学,虽然业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但在晚年岁月里,应该振作精神,坚持锻炼,推迟衰老,延长寿命。那么怎样才能推迟衰老延长寿命呢?我提出以下六条办法供同学们参考:振作精神坚持锻炼法国名人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彻底克服懒惰,坚持锻炼。我早先练太极拳,后来,在报上看到美国运动医学博士提倡的有氧代谢快步走,我就改练快步走,直到现在。美国的博士讲快步走有诸多好处:能够增加血液的总量,能改善心脏功能;能够促进肠胃功能,令排泄畅通,免除老人的便秘;能够提高肺活量及防止骨质疏松,还能降血压、降血脂、控…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耳聋患病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中高达30%—50%,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耳、耳蜗和神经衰老而发生病变。中耳病变主要与听骨链关节以及韧带发生纤维化或钙化所致耳部微血管退化、耳蜗病变以及全身机能衰竭有关,实质是听觉感受器对声信息敏感下降。感受器又叫螺旋器。它在内耳耳蜗中,螺旋器里毛细胞是感受声音的关键细胞。老年性耳聋发生年龄和进展速度因人而异,有人中年即出现听力减退,其原因是由于耳蜗神经节细胞逐渐萎缩,柯替氏器毛细胞退化性变。因为听觉器官在人的  相似文献   

14.
《安徽统一战线》2003,(7):25-25
造成早衰的原因很多,但有些是催人衰老的食品引起,你可得远离它。  相似文献   

15.
草地退化的治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有60亿亩不同类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发挥,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学家们认为,草地退化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超载放牧不可取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  相似文献   

16.
残疾是一种生命现象,一种人类自身多样性的表现,更是一个生命过程。就像每个人都不能摆脱疾病、衰老和死亡一样,任何人也不能摆脱残障。作为生命的一个过程,残障在不同的人身上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最短的是一瞬,最长的是一生;程度有轻有重,轻的不够等级甚至不被察觉.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遵从什么规律,一直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和探究的重大问题。80年代末,北京清华大学的赵玉芬院士与她的合作者提出并论证的“磷是生命化学调控中心”的学说为探究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90年代以来,他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目前,他们提出的基于磷酸化氨基酸的核酸和蛋白质共起源的学说再次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其中核酸是遗传信息分子,而蛋白质是执行功能的分子。只有当核酸一蛋白…  相似文献   

18.
黄炎凤 《传承》2007,(8):123-125
随着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的增多,生命教育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生命教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图书馆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职能、馆藏、时空、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图书馆应该积极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在开展和推行生命教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49-49
老年斑元凶--氧自由基 老年斑是老年人的“专利”:也是步入老年后的自然衰老现象。治疗老年斑除了电灼等物理治疗外,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吗?老年斑发病机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和体内抗氧化能力逐渐降低。氧自由基在体内自然积聚,过多的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在皮肤下沉积,形成老年斑。原来氧自由基才是引起老年斑的主要原因。找出元凶,就有了对应治疗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提起污染,人们不由联想起 那座座大烟囱吐出的汇 成铺天盖地乌云般的烟尘,条条排污沟排出的散发出冲天臭气的污水,以及种种可怕的疾病对人生命的无情吞噬。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现代都市中的隐性污染。它对人类生存生态环境的危害,却一点不比显性的环境污染逊色。隐性污染的蔓生,已经是一个不能不引起人们警惕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