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市场的力量即在于竞争。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就在其正著《国富论》中对自由竞争制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中国的改革十多年来一直很成功,国外学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竞争因素被引进了经济领域。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经济竞争的自由、公正和平等是市场竞争能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的法学思想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不仅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 ,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法学家。他在公法、私法和司法领域的一系列深刻论述 ,不仅为推进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亦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价值理论的不足之处何在?卢森贝认为斯密是二元价值论者、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者,我国不少学者亦接受了这种观点。本文对上述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应该从斯密价值理论的体系和内在逻辑演化中,把握斯密价值理论的真谛,所谓二元价值论,实际上是斯密价值内在尺度、外在尺度观点的反映,与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并不矛盾。而收入决定价值,则是对斯密价值分割理论误解。斯密价值理论真正的不足之处则是,由于逻辑断裂和跳跃,无法解释生产价格范畴,因而未能将价值理论由抽象到具体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4.
管制无疑在某方面是对天赋自由的一种侵害,但当少数人的天赋自由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安全时,这种自由必须由法律加以限制。立法者为防止“火灾”向银行传播而建立一系列“墙”正是对天赋自由进行合理限制的表现之一。〔1〕——亚当·斯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亚当·斯密价值学说内容分析入手,对亚当.斯密学说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许多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家诸如亚当·斯密、边沁、穆勒和马克思都十分重视法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奇怪的是在二十世纪的早期和中期,法律和经济的教学和研究几乎是在相互独立和互不沟通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的研究似乎常常忽略了法律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或者经济因素对法律制度运作的影响。同样地,许多经济学者因倾向于理论问题的数理模型化而轻视了机构因素对部分或整个经济在现实世界中实际运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强雨  冯玥 《律师世界》2002,(12):26-28
效率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随着亚当·斯密第一次将其扩展到法律领域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的问世而逐渐确立了其在法律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观及其与马克思的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耶克区别了自发的秩序和人造的秩序两种不同的概念 ,认为自发的秩序使社会内容更加丰富、使分散于个体的知识得到利用、使个人得以自由发展。他的这一思想源于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及从伯克到斯宾塞、门格尔等人的进化观 ,成为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 ,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马克思认为自发秩序只是一种过渡性阶段 ,人类社会必须超越自发秩序 ,以获得社会和个人真正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诚 《中外法学》2006,(5):530-540
<正>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亚当·斯密200多年前就对此问题进行过论证。但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却一直众说纷纭。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更加激烈,不同利益群体及其代言人的看法、不同学科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认真考察其历史与现状、综合分析现有观点,从而统一定义,给公司社会责任一个恰当的定位。首先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一是公司社会责任的历史与现状,包括起源、演变与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思想最先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183;斯密提出来的。“经济人”思想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缺陷。时“经济人”进行伦理塑造既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又是完善人格的需要。加强“经济人”的伦理道德建设要从社会机制、价值取向、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努另。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本文中笔者从斯密两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内在关系出发,结合两大著作的创作过程、斯密的思想内涵和著作中分别揭示的经济人与道德人真实内在涵义论证了真正存在的不是"斯密问题",而是后来的学者在把斯密的思想作为整体来研究时出现了问题,最后笔者在结论斯密问题是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歧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考察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入手,研究了西方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西方国家先后以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作为实现经济政策的法律手段的经济法,也相应地经历了三个阶段;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对经济理论的重新评价和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将对西方经济法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同时也是最大的实行自由市场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确,很多人认为,自从两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就确定了以自由原则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亚当&#183;斯密所称的资本主义的“无形之手”显然已经在建国伊始即植入美国宪法之中。然而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各级政府都对其经济及商业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管制,这显然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相左。  相似文献   

14.
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之间的火拼,可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血海深仇之争。这场爆炸性新闻的引线,是通用公司一位精明强干的干部与其恩人老板之间的关系的彻底破裂。 这个故事中的“坏蛋”,乃当代国际汽车业红星、现年52岁原籍西班牙巴士克的何塞·伊克纳乔·佩斯(戴阿丽奥托)。1993年春,正当通用汽车公司的头头约翰·斯密准备提升他为该公司总裁的  相似文献   

15.
刘燕  蔡敏 《中外法学》1992,(6):45-48
<正> 一竞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十七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富论》一书中对自由竞争制度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与资本主义早期自由竞争的状况相适应,法律对竞争过程基本上持"自由放任"态度,满足于确认竞争的特权地位,而不太考虑竞争的手段和后果是否具有消极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法律不干预任何竞争活动。事实上,商品流通和服务领域中的"假冒"(palm off)似乎一直是法律关注的对象。现代不正当竞争法正是从侵权法、特别是关于"假冒"的侵权法部分发展起来。 "假冒"一词的本意是以欺骗性的手段将自己的产品冒充他人的产品出售。英国16世纪的"制衣匠案"可能是最早的假冒案。当时某个制衣匠衣服做工粗糙,但是他把另一个信誉良好的制衣匠的衣服标志缝在自己所做的衣服上。购买者发觉上当后,以"欺骗"为由诉诸法庭。结果,从侵权法"欺骗"行为中独立出一类新的行为:假冒,即商人以自己的低质或者劣质商品冒充他人的优质商品出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假冒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他人商品的标识。仿造他人商品外形,以他人商品充作自己的商品,出售时的虚假说明,等等,只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界关于尽快制定社会保险税法的呼声愈来愈高。笔者认为,制定社会保险税法,开征社会保险税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首先明确统率社会保险税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只有正确把握这些原则,才能深入认识社会保险税法的本质和体系,才能制定一部科学严谨、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保险税法。一、一般原则(一)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的税法原则。现代西方学术界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7.
1776年 ,亚当·斯密出版了其巨著《国民财富的原因与性质研究》。恰在此年 ,在大西洋彼岸 ,美国诸州的代表一起草拟并签署了《独立宣言》。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共同拉开了自由主义在西方上演的帷幕。此后 ,自由主义如雨后之春笋 ,在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成为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具影响的派别。彼德斯曼教授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中一直以自由主义为基本的出发点 ,通过对自由主义的展开和反思达到构建国际经济法体系的目的。所以这里简要地谈一谈对于自由主义的认识及几点看法。一、自由主…  相似文献   

18.
西方证券法律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证券市场的形成是在资本主义初期。西方证券市场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早期自由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从17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他极力主张一个国家最好的政策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在这一经济思想的影响下,证券市场和当时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一样,基本上处在自由放任的状态。这种自由放任状态,曾激发了证券市场的活力,使其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欺诈、操纵行为得不到有效禁止,过度的投机造成股票猛涨猛跌,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略地分析了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向法律渗透,并最终导致法律经济学或经济分析法学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过程的实质影响在于把效益导入法律,从而使效益与正义等范畴共同成为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从内在根据看,效益目标在法律中的确立既同法律在当代的基本使命及其作用领域的变化相关,也与单一的正义目标的局限性相关;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制度更应重视法律的效益价值,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提高法律实施的效益作为我国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从效益角度分析了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发放律师执照是保护消费者还是保护生产者? 政府亚当&#183;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对自由职业者的检定或考试制度。他说:“国家甚至可对较高深较困难的学科,设定一种检定或考试制度,不论何人,他在从事某种自由职业以前,或在被提名候选某种名誉的或有报酬的职业以前,都须经过这种检定或考试。而他始终认为律师是自由职业者。这应当是建立律师考试制度的思想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