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兔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头节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兔豆状囊尾蚴并感染犬,收集成熟豆状带绦虫头节,将新鲜豆状囊尾蚴和胆汁法翻出头节的豆状囊尾蚴以及豆状带绦虫头节用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了成熟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头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均有4个吸盘,37个小钩分内、外两圈排列在顶突上.豆状囊尾蚴有2个囊腔,较小的囊腔包括头节和颈部,较大的囊腔包括囊壁和囊液;豆状囊尾蚴的小钩有芯髓,豆状带绦虫的小钩无芯髓,小钩横切直径为0.79~1.32 btm,芯髓直径为0.053~0.106μm;翻出头节的豆状囊尾蚴可明显地分为头节、颈部和囊泡3个部分,其中颈部有用以形成节片的棘.证明豆状囊尾蚴有较健全的排泄系统,其囊壁结构和一般绦虫蚴相同,豆状囊尾蚴2个囊腔的组成也和猪囊尾蚴相同.  相似文献   

2.
用羊脑多头蚴囊液和囊壁粗抗原以12mg/只的免疫剂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剂乳化,分3次免疫羊。于第3次免疫后14d,经口攻击感染多头绦虫虫卵2500枚,攻击后225d,剖杀检查免疫效果。结果囊壁粗抗原免疫组羊只全获保护,囊液粗抗原免疫组羊只(3/4)获保护,另1只羊脑中有直径0.6cm钙化的多头蚴病灶,其间为干酪样物质。而感染对照组羊脑中均有多头蚴寄生,其中1只羊脑中有3个多头蚴包囊,致使羊的脑组织极度萎缩,呈一层薄膜包围在包囊周围。免疫羊血清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免疫羊体重略高于对照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实验性小鼠正常多房棘球蚴以及应用西药丙硫咪唑、中药(消包丸)、中西药治疗等条件影响下的多房棘球蚴进行光、电镜观察。光镜观察结果,小鼠正常多房棘球蚴角质层板层纹理不明显,生发膜由2~3层细胞构成。囊腔内有大量原头节和育囊。经过药物治疗的小鼠多房棘球蚴都出现角质层和生发膜变薄,生发膜细胞变性坏死,囊腔内无原头节或育囊,PAS阳性反应减弱或消失。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正常多房棘球蚴角质层由疏松排列的纤维和颗粒构成。生发膜有大量发育良好的微毛伸入角质层内,皮层区有许多具有单位膜的空泡及少量微管。皮层细胞区主要由皮层细胞和肌细胞构成。经过药物治疗后角质层纤维和颗粒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是透明状。生发膜微毛变得粗短或消失,皮层空泡增多,微管扩张破裂,线粒体固缩,高尔基体与粗面内质网解体,胞浆内出现大量脂滴,严重时生发膜细胞变性坏死形成髓样物质、不定形物质。病理变化以中西药治疗组最明显,其次是西药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4.
羊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系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它寄生于羊的脑内能引起羊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此病2岁以内的幼龄羊最为易感,就宁夏区部分乡调查:绵羊平均感染率为3.5%,4月龄羔羊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来自自然感染绵羊脑多头蚴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用垂直平板电泳、连续凝胶系统进行了分析。电泳后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头节抗原共26条多肽带,其分子量范围17.5~148kD,其中主带5条,分别为72、69、46、37和33kD;囊壁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126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69、46、29和19kD;囊液抗原共20条多肽带,分子量范围18~162kD,其中主带4条,分别为97、72、57和38kD。初步阐明了羊脑多头蚴三种不同抗原的部分生化特性,为对该抗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是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阶段,可引起牛羊等动物和人的脑多头蚴病。1988年,笔者对锡林浩特郊区8个养羊户进行了羊脑多头蚴病调查,在1072只羊中检查出39只病羊,发病率为3.6%。1985年以来,笔者用穿颅抽液注药的方法,治疗脑多头蚴病患羊49只,另有本校兽医院王建军同志也应用本法治疗患羊10只,共治愈51只。  相似文献   

7.
(十一)多头多头绦虫病多头多头绦虫病是由寄生在赤狐、北极狐、狼、豺、貂小肠的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multiceps)引起的一种绦虫病。该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寄生在马、牛、羊、骆驼、羚羊、獐、野牛及人的脑内。本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8.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粒棘球蚴的角质层由疏松排列的纤维和颗粒基质构成。生发膜有大量指状微毛伸入角质层中,微毛具有单位膜结构。皮层区可见大量具有单位膜的空泡。皮层细胞区主要由皮层细胞及肌细胞构成,皮层细胞胞浆丰富,有较多线粒体、糖元及少量高尔基复合体和微管等细胞器。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感染绵羊的脑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壁可溶性抗原和囊液抗原经二维电泳分析,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共显示79个多肽斑点,其中酸性多肽斑点26个,中性多肽斑点5个,碱性多肽斑点48个;囊壁可溶性抗原共显示59个多肽斑点,其中酸性多肽斑点20个,中性多肽斑点4个,碱性多肽斑点35个;囊液抗原共显示55个多肽斑点,其中酸性多肽斑点24个,中性多肽斑点5个,碱性多肽斑点26个。三种脑多头蚴抗原共同多肽斑点3个,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和囊壁可溶性抗原共同多肽斑点14个,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和囊液抗原共同多肽斑点5个,囊壁可溶性抗原和囊液抗原共同多肽斑点5个  相似文献   

10.
多头绦虫为双宿主寄生虫,成虫寄生于狗和其它肉食兽的小肠,其中绦期(Metacestoda)幼虫,称多头蚴(Coenurus Cerabralis),寄生于反刍动物和其它草食兽,也偶然寄生于人引起严重的脑脊髓疾患,俗称脑包虫病。为牛和羊的常见病。近十几年来,本兽医院经手术治疗南阳黄牛脑包虫病共计379例,治愈率为89%。 (一)灶性症状与术位相关性 多头蚴囊体寄生于脑组织固有部位所呈显的临床表现,称之为脑的灶性症状。将379例囊体寄生于脑组织病历进行分位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1.
运用血管铸型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绵羊肺实质内微血管的构筑特征进行了观察,旨在揭示绵羊肺泡毛细血管的分布特征,为哺乳动物肺微血管的研究积累资料,并为牦牛肺微血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观察结果显示,低倍镜下,在截面上可见肺实质内的微血管网均呈大小不等的蜂窝状结构,肺泡囊和肺泡的轮廓清晰可见;高倍镜下肺泡毛细血管网呈网络状,视野内大部分肺泡毛细血管网伸展良好。经与文献中有关动物肺泡毛细血管的研究结果相比较,本试验中绵羊肺泡毛细血管的构筑特征与新生牦牛、双峰驼相近,而与人、犬、猴、兔、鼠等动物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稳定、方便地获得较高纯度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方法,为后续的细胞转染和RNA干扰试验提供细胞学基础,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滋养层细胞,消化差速法纯化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PCR技术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显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形态,呈片状铺展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滋养层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存活率超过95%,细胞活力良好。常规RT-PCR技术可扩增出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特有的干扰素蛋白-1基因片段。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为本实验室后续的体外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棘球蚴病病羊的肝以及肺分离包囊,抽取囊液,离心取沉淀,分离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并测序,对棘球蚴感染羊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并对患病羊的肝和肺病灶进行了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获ND1序列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ND1序列的相似性达99.9%,判定该病例由G1型细粒棘球蚴引起。取包囊及其周围肝、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包囊的形成对肝和肺造成的损伤是多方面的,除有压迫性组织萎缩,结缔组织及胆管大量增生造成的肝硬变外,尚见肝急性变性、过敏性炎症反应等。肺除压迫性萎陷外,还有间质增生炎症、囊液外渗引起的过敏反应等。本研究表明,采用PCR方法可以准确确定该病的病原性质,结合病理学观察分析,可揭示羊细粒棘球蚴病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器官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日本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LHD-Sj23/pGEX、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及SEA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后得到的第一峰SEA1作为诊断抗原,应用ELISA检测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绵羊血清及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三种抗原用于检测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绵羊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8.79%、98.15%、100%,阴性符合率均为100%;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水牛血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80%、84%,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8.9%、93.3%、91.1%;三种抗原与伊氏锥虫病牛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不同时间绵羊血清,发现感染6周后均被检出针对这三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且SEA及SEA1在感染4周后即可检出特异性抗体。三种抗原的诊断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绵羊睾丸支持细胞对山羊痘病毒的增殖特性,采用胶原酶Ⅳ和胰酶两步法分离绵羊睾丸支持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染色鉴定以及特异性表达ABP蛋白鉴定,然后接种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结果显示,分离的原代细胞24 h可长满单层,用0.05%的胰酶消化处理3次可得到纯度约为80%的睾丸支持细胞;油红O染色可观察到绵羊睾丸支持细胞的细胞质含有大量脂肪滴,细胞核可见双极小体;HE染色后细胞核为蓝色,细胞质呈红色或粉红色。ABP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可观察到在绵羊睾丸支持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围有绿色荧光,经显微镜下计数其纯度达80%以上。接种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后第4天有90%细胞产生病变,细胞变圆,细胞聚集成簇状,细胞收缩、细胞核出现空泡化。qPCR扩增Ct值为18.81,Ct值低于其他细胞传代数值。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培养了绵羊睾丸支持细胞,该细胞能较好地培养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对羊痘疫苗的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x43和Cx45在体外受精绵羊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利用RT-PCR扩增得到绵羊Cx43(43 ku)及Cx45(45 ku)基因的mRNA,并进行序列测定。收集绵羊未成熟和成熟卵母细胞以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各发育阶段的卵裂球细胞,通过RT-PCR半定量检测Cx43和Cx45基因的mRNA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x43和Cx45蛋白在绵羊体外受精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区域。结果表明,在绵羊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Cx43及Cx45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Cx43、Cx45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面,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表达微弱。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Cx43和Cx45在绵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绵羊与藏羊脑静脉系统整体铸型制作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完整的脑部静脉血管通路塑料模型,经过反复试验,首次建立了脑静脉血管系统的整体铸型方法。选择新鲜的藏羊和绵羊头各15个,将用丙酮和丁酮稀释的200g/L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塑料)溶液经上颌静脉灌入脑静脉窦及脑静脉血管内,经2~3d后,等待ABS溶液完全凝固时,用盐酸腐蚀掉脑、脑膜以及构成颅腔的颅骨,然后对血管铸型进行冲洗和修整。获得了完整的脑部静脉血管系统立体铸型。该铸型标本能够清楚地显示脑静脉窦和血管的位置、走向、管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颅内外静脉血管之间的联系。该方法的建立使整体展现脑内静脉血管系统成为现实,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静脉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免疫机理,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水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经贴壁法纯化单核/巨噬细胞,用Geriss法检测在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ESP)或脂多糖(LPS)作用下,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大片吸虫ESP或LPS都可单独作用刺激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大片吸虫ESP(0.1、1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低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的量,差异显著(P<0.05)。大片吸虫ESP(10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大片吸虫ESP或其中组分能抑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这可能是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某羊场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病肺组织 4例和 3月龄绵羊胎肺 2例作为材料 ,对胎肺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并接种绵羊肺腺瘤病毒悬液 ,进行了绵羊肺腺瘤病毒 (JSRV)的分离 ,同时采用电镜负染色技术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上述样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 4例病肺组织中都有散在的病毒粒子 ,其直径为 10 0~ 12 5nm ,接种病毒悬液的胎肺细胞从第 2代到第 9代均出现细胞病变 ,但对绵羊胎肺培养的病毒悬液电镜负染色观察未发现典型的病毒粒子 ,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了病毒样粒子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建立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 ,PCR对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细胞培养毒的检测与细胞培养CPE、电镜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经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 ,与已报道NZ 2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 97%。用此PCR方法扩增羊痘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舌病病毒 ,结果均为阴性。此方法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是可行的、特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