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徽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育苗生产,使全县苗木繁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山区农民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2.
正7月13日,泾源县举行六盘山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奠基仪式。目前,泾源县育苗面积已累计达到26万亩,苗木种植户达到2.1万户,建成千亩以上育苗园区27个(其中万亩以上育苗园区5个),预计人均苗木收入将达到1950元。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泾源县依托优越的土地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把苗木产业确定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围绕"人均两亩苗"和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基地县目标,按照"川台地、沿公路、靠城镇、连景区"的布局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大户示范、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遵循"以苗木改善生态、以生  相似文献   

3.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让大山焕发生机与活力。车春清喜欢绿色,他把汗水与梦想都悄悄地洒到了那片与他朝夕相伴的苗圃里。一份事业、几分执着、不懈的追求,磨砺了他像大山一样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从一个普通的苗木技术员成长为远近闻名的苗木专家。甘当产业发展领头雁1994年,车春清还是国营大孤家林场股份制苗圃的管理员,当时正值林业系统企业改革,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4年年初以来,开原市以开展“人才引航合作社、产业链上党旗飘”活动为抓手,着力发挥苗木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产业培育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以可观可感的经济效益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开启“大课堂”,建强“主阵地”。开原市以开展苗木产业“大课堂”活动为抓手,不断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依托全市291所基层党校,着力打造教育培训、问题咨询、技术帮带“三个平台”,受益群众10万余人。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7,(4):58-58,F0003
银川市苗木场位于西夏区西端,土地总面积3447亩。植被类型主要有荒漠草原植被和沙生植被,早期苗木场以米树严业为主导发展方向,经济林树木主要有苹果、葡萄、梨、桃、杏、枣、核桃、李子等3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塔县枪抓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建设能源战略通道的机遇,按照“抓能源、带全局”的工作思路,立足光热资源优势,加大项目争引力度,扩大能源装机规模,全县光电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不仅产业特色、规模优势、集聚效应明显,而且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和首位产业。  相似文献   

7.
韩玉龙  周东红  李宏元 《奋斗》2006,(12):31-32
我省是绿色食品产业开发较早的省份。经过10几年的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我省继石化、装备制造、医药、能源和森工之后的第六大产业。但是,与南方部分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的绿色食品加工工业体系还不够完善,加工力量还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整个产业迅速实现更大发展。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苏小康 《学习导报》2013,(12):27-27
祁阳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构建现代食品工业体系,致力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以优化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把握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用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对全县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布局。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湘南大开放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天时地利,完善产业平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格局,力争把祁阳建设成为带动湘南、联系沿海、走向世界的全国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  相似文献   

9.
张武 《江淮》2012,(8):28
近年来,徽州区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城镇扩容、文化兴徽"四大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好新徽州。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徽州。按照"还绿、保绿、强绿、存绿、驻绿、增绿"的要求,开展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市苗木产业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近年来,民乐县坚持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劳务输出等产业上,走出了土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两条”增收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喜山 《奋斗》2006,(5):54-55
富裕不富,这是多年前人们对富裕的印象。富裕县县型小,全县耕地仅147万亩;人口少,城乡人口总计30万;土地瘠薄,半沙化土地多,资源相对匮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诸方面均不占优势的小县,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不但酒、乳、纸三大产业的发展活力增强,而且以齐宁乳业、绿源包装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后发优势明显。到2005年末,全县奶牛存栏达10万头,农民奶资收入3.3亿元,农民人均实际收入超过2800元,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德阳,绵延十里的东汽新基地在德阳八角井镇巍然崛起,川西坝子田间麦浪翻滚,绵竹沿山风景如画……从废墟中挺立,从危难中崛起。在这一片曾经伤痛的土地上,灾后产业重建再现勃勃生机一个个更高更新的产业发展平台正在搭建德阳,将迎来三大产业发展摸高起跳的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9月29日,中国(宁夏·泾源)六盘山第四届黄牛节暨旅游苗木产业推介会在泾源举行。当天,第四届黄牛节暨旅游苗木产业推介会举办了肉牛养殖论坛、苗木产业论坛、中华龙文化博览园开园等8项活动。在这次推介会上,泾源县县团委组织40对新人进行了集体婚礼。近年来,泾源县着力打造六盘山  相似文献   

14.
高磊 《奋斗》2013,(4):11-12
正近几年来,全省正在着力构建以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布局调整优化,重点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条有序延长。各类产业项目工程和园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资金需求和融资服务日显迫切,金融在助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快速、有序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16):35-36
7月的六盘山下,万物葱茏,一派生机。进入泾源县六盘山镇,在通往县城的公路两边连片的苗木基地,到处是锄草忙碌的身影。走近与农民交流,得知这些细小的松树苗能让农民亩收入超过万元,有的村人均苗木年收入达到3000元,占到年人均纯收入的90%,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进土地流转合理有序地进行,对于增强农业活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销架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01年,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以贵阳为中心,省内高速公路为发展带,加快花卉产业发展。(2003年-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在作花卉产业规划与布局时也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8.
匡导球 《新视野》2012,(3):45-49
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及现代服务业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合理的产业制度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必要条件,依托企业在微观环境中的竞合行为得以实现。依据融合前后产品形态的差异,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可分为互补、替代、结合三种模式,其有序推进可不断催生新的产品类型,有效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为欠发达地区增加财政收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吸引外来投资和带动产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洞口县作为欠发达地区,也是土地财政的受益者。但是,从长远看,欠发达地区应有计划地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11,(11):57
<正>泾源县扶贫办在区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草畜、苗木、旅游、劳务"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和新时期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扶贫开发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3138元,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了"五个翻番"目标,为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