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先后从"捆绑式社会"变迁到"现代市场要素与传统因素二元对立并存"的社会,再到整体全面转型的"裂变自致性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和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冲突理性也有一条鲜明的变迁路径,即从价值型理性为主转向价值型理性与工具型理性交错并存,再到工具型理性的扩张。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理性变迁的路径,是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和结构变迁的深刻反映,是农村社会冲突行动变迁的"隐藏"思维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制度的构建,必须有赖于适应合理性和民主化需求的"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的塑造。制度变迁与社会资本转型的良性互动是制度变迁成功与否的关键。但在大多数非西方的转型社会中,传统的"垂直柱状网络"型社会资本向"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转型和更新是一个艰难的"传统的现代性转换"过程。要摆脱社会资本的路径依赖效应,从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制度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张艳涛 《桂海论丛》2013,(1):107-110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大多都源于结构性问题。结构性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和破解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有益视角。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破解.社会结构性矛盾的解决,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路。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深刻变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经历了结构性变迁之后的必然抉择。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是有序推进社会结构性改革,培育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注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最终建构出以公正为基础的三维制衡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枫桥经验"是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亲自批示并在全国推广学习的基层治理样板,这个样板经久不衰,延续了50年的辉煌。这50年的辉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作为改造"四类分子"样板的阶段、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典范的阶段、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范例的阶段。透过50年辉煌成就来审视"枫桥经验",可以发现,其一直是我国不同阶段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引头羊,引领着全国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试论组织环境变迁下的学习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公共组织,多是面向大众的服务窗口,处于社会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现实状况表明,政府组织环境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迁,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和市场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政府的组织发展,使政府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强,使政府对环境的依赖度也更加凸显。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进行组织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府。建设学习型政府即是政府这一组织形态对组织环境变迁的主动性适应过程,主要包括三条构建路径:文化重塑、组织创新、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改革是制度变迁与日常生活转型的双重过程,"后单位时代"个体面对两个紧迫问题,一是"去集体化"变迁在削弱了"机械式"的政治与社会整合纽带的同时,也导致价值多元化与个体原子化程度的增加,也就意味着个体安全感的削弱.二是"弱组织化"的生活环境,使得个体安全感的寻求变得愈加艰难.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工作及职业团体建设与社会共同性价值的塑造成为增进个体安全的组织和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全面、持续、有效的治理创新,是对全面改革深化阶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能动回应。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包括政治类创新、行政类创新、公共服务类创新和社会管理类创新等内容,以历届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数据分析源,通过量化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出现阶段地方政府在推进治理创新中的适应性差异及长效创新路径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长效发展。分析显示,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所推进的治理创新在创新内容、区域分布和主体层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民本政府"的价值驱动、"民主化、技术化"的决策取向、"多元合作"的主体定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客体定位、"动态治理"的过程导向是历届地方政府获奖项目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围绕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城乡社会治理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架构初步形成,社会治理服务亮点纷呈,社会治理工作者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理念转变有差异,创新经验整合不够。少数领导还没有实现"社会管理"向  相似文献   

9.
倡议联盟框架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和利益因素来分析政策过程。在京沪粤三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变迁中,不同的利益团体基于各自的信仰体系组成了相应的联盟。从京沪粤三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形成和变迁来看,利益相关者对潜在利益的追求以及制度环境中某些外生性变量诱致了政策的变迁,形成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而一定的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和政策变迁路径。"异地高考"政策改革的深层次难点包括教育资源分配和现有的户籍等制度。同时,改变政策子系统的基本规则、权力结构、文化环境等变量也可以间接地促成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宋晓林 《前沿》2007,(10):131-133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变迁是路径依赖的。行政体制变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存在着路径依赖的问题。这正是我国历次行政改革最终都陷入"怪圈"的原因。路径依赖的克服并非易事,它取决于改革者的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更取决于改革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转型到"和谐社会"的诉求。文章以历史坐标中信任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解析,指向未来的理性审视昭示,合作型社会管理是后工业社会管理之理想模式,而合作型信任是构建合作型社会管理的基础。鉴于中国现实情境不完善下合作型社会管理的建构,通过现代公民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育促进合作型信任关系的形成是合作型社会管理得以实现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社会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福祉,同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构建,也直接关系到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如何结合妇女工作实际,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更好地服务好妇女群众,拓展妇女工作的路径与方式,是妇联组织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3.
唐钧 《中国减灾》2012,(15):44-46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危机管理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也趋于多元。强化"政府主导型"应急,完善善后工作,化解社会恐慌,在危机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绩效管理、信任管理等已是必然趋势。一、三重危机源,导致"复合式"危机管理的格局当前已逐步形成三大类危机源,分别是:死伤和经济损失为主的危机、社会负面影响和社会恐慌的危  相似文献   

14.
正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切实"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就是要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高举科技创新和全面改革"两面旗帜",以观念和路径转型为先导、经济和结构转型为抓手、方式和动力转型为根本、机制和管理转型为保障,奋力书写新发展理念引领转型的"昔阳样本",向省委交出"昔阳答卷"。在"新"字上求突破,走出工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更符合公共需求的行政模式,它的提出经历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中央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顺应了国际外部环境和国内环境主动进行的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施超 《今日浙江》2014,(4):24-27
正市县领导说●宁波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在于向科技要空间资源,向创新要质量效益,向发展方式转变要核心竞争力。●要抓好创新驱动"四大载体",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开辟创新驱动"四大路径",着力推动形成多点给力的创新格局。●要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以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发展路子。——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视阈下我国网络公益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顽强  王嫣 《理论月刊》2012,(7):147-152
网络公益制度变迁受到制度环境、变迁主体、变迁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多方面影响。在当前制度环境下,网络公益发展困难重重,表现在网络公益组织注册受到限制,参与主体具有随意性,管理困难,功效不足和信任下降。根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从法律制度、技术能力、网络监管、管理运行等四方面的路径依赖因子探讨导致我国网络公益发展困境的原因。根据制度变迁的目的和实现模式,构建出我国网络公益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但却有本质不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社会治理上。《建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不断改革与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精细化"、"共建共享"等关键词,成为下一步社会治理工作的核心内涵。从"社会管理"向"社  相似文献   

19.
韩立红 《岭南学刊》2013,(3):14-17,35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的重要标志,社会管理科学化就是要在社会管理中做到遵循规律、立足国情、把握趋势。实现社会管理人本化、社会管理法治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社会管理民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路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地方立法机关,如何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立法的范围边界、基本原则(理念)、难点重点、实现路径等未雨绸缪,系统化地进行研判分析和理论思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