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成功探索,是旷世未有的伟大的制度创举,是中国转轨经济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转轨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对当代世界的巨大贡献,因而必将是中国学人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转型经济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对于经济体制转型的两种不同方式,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做出理论上严谨规范的科学解释,无疑是经济学理论中最具突破性的研究课题之一。中国经济转轨道路可以概括为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推动其成功的策略包括改革方式的合法性、改革安排的时序性、改革权限的主导性、改革利益的调控性四个方面。中国在前三个方面都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并且已经取得成功,但是第四个方面的风险正在积聚和加大。  相似文献   

3.
威廉姆森谈新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制度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近期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作了回顾和展望。他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产权理论和组织的治理结构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在继承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威廉姆森还以俄罗斯改革为例 ,指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条件及其自身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是着力使研究向着树立"问题意识"与"规范意识"角度前进的尝试。这一研究需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流变着手,首先着力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时,要剖析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生存世界的建构;比较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契合与互补,探讨超越的当代必然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比较研究的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相吻合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研究,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进一步推衍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原则,是比较研究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运用理论演绎法分析了我校校企合作的成果——华好学院,发现华好学院的发展基本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同时针对相关不足也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主要是总量和短期调控。然而,在转轨过程中,长期增长至关重要,结构性问题突出,制度变迁持续不断,因此,转轨新时期的宏观调控理论和政策应处理好短期调控和长期增长、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和体制改革的关系,使宏观稳定、经济增长和市场化改革保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入世”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银行业在“入世”后的发展更是为国人所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入世”的意义不仅仅是开放市场、引入竞争,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关键阶段的一次“制度移植”,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目的是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对银行业的一次制度整合。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而难以扭转,即形成所谓的“路径依赖”。银行业由于其在经济…  相似文献   

8.
苏长和 《外交评论》2007,92(2):9-18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约与国家理论为基础,对自由制度主义的外交理念与世界政治主张进行了研讨。文章认为,自由制度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存在理论上的渊源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合约、经济权利与国家规模的理论,对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议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章进一步认为,自由制度主义需要进步性的改造与转化,也就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汲取养料,将合约、国家理论与世界秩序结合起来,以开辟制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徐念沙 《理论前沿》2004,(13):36-37
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转轨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个理论鲜明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制度转型和制度创新的标准和目的,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进行理念选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标准。而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充分印证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性。一、经济思想史的检索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制度内涵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并以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科斯坚信企业起源于交易费用的节约,马克思认为流通费用的节约要求产生社会大企业;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越过了单一交易费用节约论,提到了专业化协作的作用,马克思正是认为企业起源于分工协作的发展。本文试图对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起源理论进行比较,得出二者的观点可以结合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