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青石 《黄埔》2007,(3):12-14
孙中山的祖国统一思想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需求相结合的光芒,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他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统一,从近代我国国情出发回答了为何统一,以及什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2.
于萍 《两岸关系》2006,(12):22-24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祖国统一理论的不断发展者和实践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孙中山祖国统一思想的内容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军阀割据的局面使中国仍然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孙中山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客观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不断调整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方式,先后提出了许多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一、孙中山国家结构思想的发展历程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其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借鉴欧美国家结构形式的同时,针对中国的历史状况,逐步发展完善的。他的国家结构思想,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1年12月以前)。孙中山12岁时跟随他的哥哥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就读于英人办的教会学校。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他立志颠覆清廷从事革命活动起,就把美国式的联邦制作为中  相似文献   

4.
<正>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两岸中国人心中始终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世代景仰。他毕其一生的理想就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面对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他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面对军阀分裂割据和帝国主义外侮,他对国家统一念兹在兹,矢志追求,殚精竭虑。中国梦、统一梦是中山先生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谋求祖国统一的实践中,孙中山逐步形成了丰富深邃、知行合一的国家统一观,成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那么,中华文化在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坚韧不拔、仁爱通和的精神,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策略来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邓小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伟大科学构想.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思想体系不但有坚定的原则性,而且有高度的灵活性.在香港、澳门回归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以卓越政治家的眼光与胸怀,排除干扰,坚定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着眼于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设计,系统地提出了实施的理论、政策、措施,已对台湾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两岸的交往、贸易.  相似文献   

8.
有人提出:“政治谈判已陷于僵局,目前只有通过海峡两岸文化的认同,达到祖国统一”。并进而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是儒学,因此,当前应加强对儒学的研究。”对此,本人不能苟同。首先,过分强调海峡两岸“文化认同”,有悖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主张“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台湾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可以不变,台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可以不变,台法现行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可以不变,台湾对外文化交往、经济交往亦照常进行,台湾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终审权等等。文化以经济为基础,政治、法…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7,(1)
正我来自台湾,在探讨今天的主题时,先介绍一下台湾社会及台湾军人不知道的黄埔历史。黄埔建军:前苏联的大力援助,国民党将这段史实从历史抹去辛亥革命是湖北新军于武昌发动兵变成功,导致许多省份纷纷起义,终而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不是孙中山先生率军东征西讨,经由武力征战而建立的。孙中山先生未拥有统治如此庞大国家所  相似文献   

10.
一、与生俱来的"中山情结"6月1日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80周年纪念日。面对近代深重灾难的中国,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通过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47年回大陆定居的台湾原住民同胞,今年72岁。1992年我回台湾探亲,途经香港,看到飘忽不定的米字旗,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目睹香港的平稳回归,我心中无限感慨:我们的国家从此富强起来了,不再受外国人的欺侮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近日回来探亲的亲人,一个个满脸堆笑,谈论香港回归情况,谈论香港未来。谈到台湾统一问题,弟弟愤愤地说:岛内一些政治势力抛出“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独立的国际法人”等等,妄图把海峡两岸变成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他们视台湾2100万人民的利益而不顾,是很不得民…  相似文献   

12.
祖国统一大势所趋江泽民总书记在新春茶话会上提出的八项看法和主张,说出了勃们的心里话,我们非常高兴,衷心护护,坚决执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4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是每个中国入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台湾是十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个国的原则,是和平...  相似文献   

13.
从地域因素讲,河洛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以河洛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历久弥坚的"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意识;强劲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多元一体的和合精神。认识这些特征,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即金庸)。这是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祖国统一想思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辛亥革命85周年王永远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革命的先行者,他的祖国统一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纪念辛亥革命85周年之际,学习孙中山先生的祖国统一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孙中山先生指出:...  相似文献   

16.
张雅晶 《北京观察》2016,(z1):72-77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文化观和政治追求大体相近,具有新知识、新技能,大都能在世界框架中考虑中国命运问题,这是孙中山和留学生能够相互吸引、良性互动而结合的政治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长江论坛》2011,(4):2+97-F0002,F0003
武汉是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城市,被称为“首义之城”。孙中山在武昌首义第二年亲临武汉,不仅体现了他对首义区人民怀有的深厚情谊,而且表现出他对素称“九省通衢”的武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他指出:“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之一矣。”所以他为武汉规划了“略如纽约,  相似文献   

18.
蔡锷与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锷与孙中山□尚明轩“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①1917年4月12日在长沙举行蔡锷国葬典礼,这是孙中山所寄送的挽联。孙中山用东汉著名军事家班超、马援作喻,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时期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蔡锷。蔡锷和孙中山二人,一属梁启超为代表之资产...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与列宁,一个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一个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动者,他们二人是对中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两位伟人的合作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然而有史资料表明,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们之间就有革命友谊,并建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随着香港回归和澳门即将回归,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已提到议事日程,摆在中华儿女面前。做为生活在大陆上的台胞,深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所在,为此奋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台湾问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