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企业中腐败现象的表现及成因 (一)企业中腐败现象的表现 1,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企业中以权谋私现象,存在于不同的权力阶层。在少数掌管实权的领导干部中,比较严重。突出的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例如有的领导干部隐瞒或转让部分企业收入,私设小金库,随意支配,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现象中,有一种“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和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作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动向。预防和抑制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已成为一道棘手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甚至个人的利益乱打“招呼”:有的干预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的过问干部的调配、升迁;有的插手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或介绍基建工程承包人,或帮助推销商品,或充当皮包公司担保人;有的插足侦查工作,干扰正常司法工作,等等。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打“招呼”,甚至乱打“招呼”,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私心杂念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作谋取个人私利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二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够健全,上级疏于监督下级,同级不愿监督同级,下级不敢监…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各级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权力腐败不仅败坏党风政风,而且直接侵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遏制权力腐败是当前反腐败的一个突出课题。一、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首先,物质利益的诱惑是权力腐败的第一推动力。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让…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说:“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这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当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不注意认真学习,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不注意加强党性锻炼,不注意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严重违法乱纪、腐化堕落、脱化变质;有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紧,经济工作也没有搞上去;有的搞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政治纪律淡化,令不  相似文献   

6.
少数政府官员的权力商品化及其带来的各种腐败行为,无论是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还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一刻也未停止过对权力商品化及腐败现象的斗争,为此搞过大规模的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和整党运动,当时确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时隔不久,权力商品化及各种腐败现象象“割了的韭菜”,有愈“割”愈烈之趋势。于是,有人撰文说,这类现象并非我国独有,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体制从旧的格局向新格局过渡中都发生过类似的“道德迷乱”。其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 ,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 ,绝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联系当前有的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宠妻”、“纵子”、“厚戚”现象 ,深感总书记的讲话一言中的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数事实表明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 ,既是衡量其思想境界高低、家风优劣的一把尺子 ,也是检验他们的权力观和廉洁状况的试金石。当前个别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不仅严重扭曲、败坏了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 ,而…  相似文献   

8.
权力过分集中形成的“绝对权力”是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职务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披露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看,相当一部分腐败分子是从“绝对权力”失去监督开始的。认真研究国有企业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克服和解决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是需要高度重视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近几年查处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与傍“大款”有关。他们中,有的大肆收受“大款”的贿赂,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大款”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有的由“大款”提供资金,跑官买官;更有甚者,为了个人升迁竟让“大款”出资雇佣杀手行凶杀人。譬如,前...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在这篇重要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理论层面上看,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三者,最为关键的是权力观。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性质、归属及本质的理性认识,权力观是指导权力主体对权力的使用和运行。人们所掌握的权力决定着其地位和利益,没有权力无从谈到地位和利益。从“三观”的制约关系看,领导干部权力观问题解…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学习和宣传这一思想的过程中 ,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问题上 ,不少人包括高等院校的不少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 :现在党和政府部门中出现了许多腐败现象 ,有的领导干部贪赃枉法 ,一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及城市的不少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这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吗 ?笔者认为 ,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 ,很有必要从以下方面正确引导。一、看中国共产党是不是忠实地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02,(2)
共产党的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不断被新的实践赋予新的内容的话题。从党风廉政建设的角度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都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直接相关。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的把权力当作“资本”,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追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只占有权力,不承担责任和义务,甚至失职渎职,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些地方的单位或部门在用人问题上,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达到为其子女、亲属捞取政治资本、谋取优越生活待遇的目的,利用手中的权力,搞“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张三因为怕“有反映”,在自己主管的部门和地区不好安排的亲友,就送到  相似文献   

14.
时下,人们习惯把有钱人称为“大款”,把亲近大款、索取回报的行为,叫做“傍大款”.跟有钱人结交朋友,联络感情,在一般情况下本无可厚非.但对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与大款接触频繁,过从甚密,甚至搞肮脏的权钱交易,那就有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几年,新闻媒体经常披露一些大款在领导干部的庇护下违法犯罪而“栽跟头”,拔出萝卜带出泥,一部分领导干部因傍大款而列入同案犯,翻船落马,身陷囹圄,既毁了领导干部的前程,又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招致人民群众指指戳戳,社会舆论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5.
杨丽媪 《廉政瞭望》2006,(10):12-13
行政执法经济化是近年来广为社会舆论所诟病的一种公权异化现象,一些行政机关和单位通过“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的方式,以执法的名义胡作非为,大搞变相创收,实现权力寻租,将公共权力转化成个人或者小集体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部门和单位还堂而皇之  相似文献   

16.
某省为防止换届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针对各级党委、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组织部门,规定了20个“不准”。这20个“不准”,前面针对各级党委的“七不准”和后面针对组织部门的“六不准”,强调的是不要违规;中间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七不准”,强调的是不要搞歪门邪道。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报告把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当做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对领导干部的自律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的领导干部对下属的缺点错误甚至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行为极力开脱,多方袒护。究其“护短”原因,不外乎如下三点: 一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揪出“小鬼”现“大鬼”。这样的领导干部,往  相似文献   

19.
黄力 《党课》2007,(3):78-80
随着党和政府打击腐败越来越严厉,当前的腐败现象出现了越来越隐蔽化的趋势。但由于治本的措施尚未落实到位,一些制度的缺陷依然存在,于是权力期权化这种腐败的新形式应运而生了。所谓的“权力期权化”,就是腐败分子不再是当即攫取利益,而是等多年以后,甚至退休以后,再连本带利地收取好处。这种行为,其本质是权力的“资源化”,也就是权力寻租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延伸。这种期权化腐败,对我们的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性:由于其欺骗性,造成社会分配不公,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由于其后发性,导致国家资产大量流失而且很难追回;由于其隐蔽性,很容易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形成诱惑,造成腐败泛滥。  相似文献   

20.
文摘大观     
中纪委研究室李雪勤和《检察日报》记者合作,对当前一些腐败现象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后提出,当前反腐败必须重视“两搞现象”。 所谓“两搞现象”就是有的腐败分子一边搞经济,一边搞腐败的现象。 事实正是如此。有的人可能是能干的书记,或者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