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村组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势在必行,而要推进这一工作也决非易事,还需要上下左右作艰苦的努力。首先,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从一个时期以来的思想反映看,模糊认识大体上有三种:一是“对立论”,认为既然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的伟大成果,那么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倒退,就是走回头路;二是“代替论”,认为村、组集体经济已被社会主义所淘汰,应由“联合体”之类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取而代之;三是“自然论“,认为村组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我们镇江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以“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员带头发展商品经济、帮助群众共同致富”为内容的“双带”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果,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路子。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户间的贫富差距也很悬殊,农民群众中普遍存在着“想富、盼富”的强烈愿望和“帮富、共富”的迫切要求。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加速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农村党建工作要服务于这个中心,就必须创造一种有效形式,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市委决定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双带”竞赛活动。“双  相似文献   

3.
郑先芳 《创造》2024,(2):74-77
<正>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在昆明全市已无集体经济空壳村的背景下,昆明市应在“发展壮大”上做好文章,推动村集体经济为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一、昆明市村集体经济的整体情况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时云 《群众》2022,(10):29-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江苏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要发挥和利用好集体经济发展传统优势,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实力,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韩宁  张科 《人民论坛》2023,(21):59-6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农村集体经济立法的基本遵循。农村集体经济立法面临的变化,彰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时代特色。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要立足现实需要,不搞“一刀切”;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合理配置集体生产要素;保持前瞻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留有余地,助力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集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刘爱军 《群众》2023,(10):48-49
<正>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积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新时期新阶段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挖掘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潜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一、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存在的问题新时代,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集体经济实体化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而且各地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模式多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原有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产权明晰、成员清晰、权能完整的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随着重庆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得以不断创新与发展,实力得到不断巩固和增强。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一、重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实践重庆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以资金、资产、资源为纽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激活生产要素潜能,较好地实现了集体资产和股份收益保值增值。(一)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重庆先后4批次承担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并于2019年6月被纳入全国整省试点单位。通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量化、登记赋码,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成员股东平等享受增值收益。截至2020年底,重庆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共核实农村集体资产1089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800万人次,量化资...  相似文献   

9.
农村现代家庭经营,是近几年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当今条件下,是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层经营单位。由于受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影响,在论及现代家庭经营的社会经济性质时,理论界出现了较大的分异。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营是农村集体承包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无疑是属于集体经济性质的。一种观点认为家庭经营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具备集体经济属性,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私人经济。还有一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刘凤仪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广东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大领导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1.
周湘智  陈文胜 《求索》2008,(1):40-41
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切入点,要根据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内涵要求,结合目前我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因地制宜地采取传统集体自营式、承包式、租赁式、社区股份合作式、发包式、业主负责式、外租式、参股式、BOT式、拍卖式等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 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在农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体现。但是,近几年来鄂西州村级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与我们的重视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全州的农村经济格局,基本上还是单一的家庭经营,村级经济收入只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4%;无企业收入的村占总村数的75.1%,因村级经济实力较强而对农户家庭经营具有较强的统一服务能力的村,不到总数的2%。如果从领导  相似文献   

13.
集智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长城 《前沿》2008,(5):75-78
集智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创新。它以人为本,强调“集智”和“激智”,重视集体智慧的价值,鼓励创新,为智力资源的不断创新和保值增值创造有利的环境,树立组织成员的挖潜、创新和风险意识,充分整合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追求最大限度的汇集、激发、整合、倍增和应用集体智慧,实现组织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张。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市场机制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乃明 《桂海论丛》2003,19(6):48-50
文章认为中国还未形成高效、合理的农业市场经济机制。针对中国如何建立农业市场机制问题 ,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主体 ,理顺农业家庭经营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集体经济组织、行业服务部门的关系 ,建设现代农业企业 ;2 .重构农村市场经济关系 ,建立新的农业经济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3 .发展商品生产 ,推进农业产业化 ,完善农业生产内外部联系方式 ;4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改善农业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学习好《邓选》。五个标难中关键是两条,即坚持一手抓班子,一手抓路子,也就是一手抓“人”,一手抓“钱”。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经济实力。可见,只有把建设一个好班子、选难一条好路子抓住、抓好,才能把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础打牢、夯实。党员发展工作,关键在于抓好积极分子培养这个基础。积极培养,稳步发展。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在大力支持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组织与办集体经济实体不完全等同。合作社只是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根本的一条。如果听任穷富两极分化。老百姓是不会信任我们的。通县去年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0倍),其中个体、联合体的产值1亿多一点,占4%。当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也不是过去那种体制上的“一大二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而是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两个积极性,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如农业上实行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既有利于发挥家庭联产承包中的个人积极性的优势,又有利于发挥集体经济所具有的促进生产发晨的社会化服务手段的优势;既增加了农民个  相似文献   

17.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处理好四个关系张书怀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壮大,应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在发展战略上正确处理长远与现实的关系。从长远看,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朱有志  陈文胜 《求索》2010,(1):12-14
本文在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大战略中,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略,通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农业现代化、农地制度、乡村组织建设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向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关于经济理论的创新点1.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第一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3.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4.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上有新的提法。提出了两个“必须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提出“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5.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的思路。6.提出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了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的认识。十六大报告指…  相似文献   

20.
一稳定双层经营,必须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双层次的合作经济的基础层次,是新型合作经济的一大特点。不仅适合我国目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今后也可容纳现代化、社会化生产力。首先,以家庭经营本身在农村经济中所处的基础地位看,主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品和肉禽蛋都是来自农村中的家庭经营层次。家庭经营已成为农村新经济体制的重要层次和实现“两个转变”的微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