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舆论监督日渐红火。不少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媒体一曝光,还真的就很快得到了解决。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为民代言、揭露邪恶、激浊扬清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舆论在监督的实施过程中,又确实存在一些借机谋私的现象。笔者不止一次听到有的记者先是悄悄来到某地暗访,采写好稿件,然后拿给将被曝光的单位领导“审阅”,如果该单位领导不愿意发,那就对不起,拿钱来,什么车船费、撰稿费、劳务费、手机费、食宿费等没个万儿八千的下不来。还有的记者更胆大,来了就要钱,给钱就报道你好的方面,不给钱就专门找你的…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1,(2)
“舆论监督”好理解.是指用公众的言论来监督社会成员的行为。舆论的监督作用通常要通过新闻传媒这一载体来实现。正因为舆论具有如此威力,一些人对它又恨又怕.所以.它反过来又成了监督的对象。对舆论的“监督”.集中体现在对某载体之一——新闻传媒的“监督”,尤其是对批评报道和言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新民周刊》刊登潘多拉的文章说,近几年来,县委书记岗位似乎在安徽成了腐败"第一重灾区"。仅在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有18名在任和原任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其中,定远县委原书记陈  相似文献   

4.
《新民周刊》刊登潘多拉的文章说,近几年来,县委书记岗位似乎在安徽成了腐败“第一重灾区”。仅在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有18名在任和原任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其中,定远县委原书记陈兆丰卖官案是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涉嫌向陈兆丰买官并如愿以偿的干部达110人,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章通篇强调和突出了"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这个重大问题及其重要性。其中第三十九条专门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  相似文献   

6.
舆论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在现代西方国家,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多元化、多层次,也即是说,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既有垄断资本的喉舌,官方的舆论工具,又有社会的舆论机构和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喉舌,发挥监督政府和政府官员的作用。 多元化的舆论格局是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一、政治多元化要求舆论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的“三反”和“五反”运动中,党领导下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报纸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号召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报纸和刊物上公开地全面地揭露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来信,1951年5月16日,批示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党委、党组:“必须重视人民的来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如果来信很多,“应设立适当人数的专门机关或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信件。”如果…  相似文献   

8.
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党风和社会风气还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舆论监督的期望值越来越大。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各界对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由此,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提到我们舆论界面前:舆论也要经得起监督。舆论对社会进行监督,实际上是在行使一种权力———监督权。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一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舆论也要经得起监督。舆论要经得起监督,还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舆论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一些被监督的单位或…  相似文献   

9.
张静 《发展论坛》2003,(11):68-68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既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人民群众中去,引导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又要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出来,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舆论事业只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有自身生存的基础和发展前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体现,是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贯彻“…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赋予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也希望新闻媒体大胆地开展舆论监督,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舆论监督尤其是地市级党报的舆论监督开展得不够得力,无论是舆论监督稿件的比例、力度,还是舆论监督的追踪落实程度都不尽如人意,广大读者对此颇有意见,党和政府对此也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内监督是主体、是主导,舆论监督是补充、是促进,借鉴社会舆论监督之所长,与党内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党内监督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 国 共 产 党 党 内 监 督 条 例 (试 行 )》 是 我 们 党 建党 以 来 的 第 一 部 党 内 监 督 条 例 。 《条 例 》的 颁 布 实 施 ,是 加 强 党 内 监 督 工 作 的 重 大 举 措 , 是 党 在 制 度 反 腐 、制 度 建 党 中 的 一 件 大 事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相似文献   

13.
祁程 《理论建设》2012,(3):56-59,88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党内监督工作在党的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下.己经呈现出由浅层到深层、由被动到主动、由随意到规范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而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善党内监督现状,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和功能,帮助党的机关及时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加以警示并防范问题的发生。如何采取措施用舆论监督强化党内监督来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章通篇强调和突出了“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这个重大问题及其重要性。其中第三十九条专门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兴起,舆论场特质发生了嬗变.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企业应明确主体地位,提升质量意识,重视版权保护,加强团队建设,担负起企业的责任,严格自律.同时,政府部门的监管应与时俱进.另外,也要形成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构建有序举报的便捷通道.  相似文献   

16.
党的16大郑重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并把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既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革之后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水平和执政方式与时俱进的里程碑。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舆论监督的时代本质,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忠斌  屈万日 《奋斗》2004,(7):27-27
舆论监督乃公众的言论监督,特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的监督。所谓“激浊扬清,嫉恶扬善”系舆论监督之要旨。舆论监督的目的是通过舆论的力量,破旧立新、兴利除弊,帮助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人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推动社会进步。因此,作为党的喉舌的党报党刊,舆论监督更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体现了人的政治权利,是民主的产物和延伸;司法,体现了国家意志,是社会强制力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舆论监督体现出双重性,既是对司法的社会关注,能有效地促进司法公正,又可能由于其广泛性、复杂性而难于控制,从而妨碍司法公正。舆论监督能有效促进司法公正。司法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范畴,是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法治化程度相适应的,具有相对性。舆论监督作为社会意志的反映,体现了社会普遍性意见倾向,对司法活动中的偏差能够及时发现、促其改正,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最高公正,司法也…  相似文献   

19.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艺作品是培育民族精神、引领道德风尚的火炬。在全党全国人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中,广大文艺工作者理所当然地要走在前列、作出表率。为此,我们特意编发了这组笔谈。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央电视台考察时强调,新闻舆论监督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纪检和监察机关要支持新闻媒体搞好舆论,注意通过舆论监督发现问题,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增多,政治民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成为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权力加以监督,遏制腐败滋生,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作用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