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不可回避的时代境遇,是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元题域"。它直接决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因子。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有助于深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向新媒体虚拟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无论主客体如何演变,展现出什么样的教育新模式,但改变的只是形式与方式,基本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即教育者就是主体,受教育者就是客体。不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已经不是传统的主动与被动、矛盾与对立、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统一、动态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论争源起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属性的不同理解。在简要评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利弊、实质基础之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本质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既坚持主体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又尊重客体的主体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环境的特点网络技术使教育发生了根本变革,它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与传统媒体相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使教育发生了根本变革,它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何嫣 《湘潮》2013,(1):33-34
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其阵地,但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极大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内容、形式、方法着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丰富教育内容;坚持主动建设原则,构筑教育阵地;坚持适度疏管原则,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林总总的网络信息,一方面丰富、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同时.对大学生自觉抵抗腐朽思想,防止不健康价值观的侵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高校应主动出击.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积极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积极处理好个人发展和集体发展的基本关系,努力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一种"双主体-客体"的新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他们的共同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说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及其行为表现。这种新形态既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体的主动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了更为合理的定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掌握网络思想舆论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作为崭新的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特征,深刻剖析它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突破与创新,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理念;三是要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互动;四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定位。依据主体间性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带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入手,就如何在继承和发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新手段,主要体现在改革"两课"教学方法,建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电子教材,以校园网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教师—网络—学生"三位一体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微网络环境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微信息技术运行原理和要求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渐形成模拟画像、协同发展、多元动态和体验认同四种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其中,模拟画像法表现为全景数字化和精准画像的方式;协同发展法表现为相通融合、兼顾整合和借鉴互补的方式;多元动态法表现为跨界发展、虚实结合和动态共进的方式;体验认同法表现为关注动员、沉浸体验和激发认同的方式。综合运用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主客体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核心范畴,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实践形式,其主客体问题的研究自然也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理解。因此,从马克思实践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利用其优势,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平章起  郭威 《理论学刊》2015,(1):94-101
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诸范式——"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的认识论基础分析其价值与困境,并在实践视角下对其进行如下校正:不能忽视主客体之外的要素;不存在同一时空场域下的"双主体";不能将"主体性"与"主体特性"、"人性"等概念混淆;主客体经常表现为不平等的关系且有其现实合理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起点、中点和终点的思路分析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践论的本质特点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之间虽然存在交集,却并非依附或从属关系,两者通过育人过程产生互动,并表现出不同的互动类型。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校园网络环境的影响,引导两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网络文化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新时期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进一步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但其信息庞杂多样的特点,使错误思潮冲蚀着主题主线教育、多元价值冲蚀着核心价值教育、隐形世界冲蚀着职责使命教育,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必须适应网络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教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必须适应信息化对教学的新需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利用网络技术,拓展课堂外延,更新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断以新知识信息开阔学员的视野,启迪学员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