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在历史上有悠久的、密切的交往。由于各种原因,在二次世界大以后,两国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不正常状态。近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和,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本文着重研究近年以来两国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发展特点、原因,并试图对今后两国经济合作前景,作简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印经济合作新篇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8年拉·甘地总理访华全面改善中印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互访不断,促进了经济合作的发展。2003年6月23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中国总理温家宝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奠定了长期互利合作的基础。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方致力于在广泛领域开展目标明确的合作互动。特别是2008年1月13—15日曼·辛格总理访华,成果丰硕,内容充实,成绩显著,揭开了中印合作的新篇章。他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在双方签署的11项协定中,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协定占一半,涉及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3.
雷志华 《南风窗》2012,(7):84-85
中韩高层互动频密,这与同样麻烦不断的中日关系有所不同。但一些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将在矛盾中前行。1月9日,当韩国总统李明博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其任内第六次访华之行时,中韩舆论普遍关注,两国关系会否随之"软着陆"。2010年3月的天安舰事件、8月的美韩黄海军演、11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以及2011年底的中韩渔业冲突,已使两国民间情感几乎降  相似文献   

4.
中印两国关系是中国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中印两国自建交以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了友好关系,也经受了暂时的冲突和一度的挫折,并在关系恢复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关系又有着新的发展合作的空间与领域更加广阔,在边界问题上双方已进行了三轮会晤,以期达成基本满意的方案.印度新政府继续推动中印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地发展,两国关系进入成熟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2008,(11):16-18
1998年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并于2006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是两国建交10周年,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南非驻华大使倪清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印度与越南的防务安全合作步伐持续加快,无论合作规模还是合作层次均有很大提高。印越防务安全合作隐含很多"中国因素",其用意和指向颇为微妙。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安全等方面的现实考量,印越两国不断推进和发展防务合作关系,将对东亚地缘格局形成一定影响。随着地区形势和国家利益的微妙变化,印度和越南将会进一步积极调整防务安全战略,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国合作关系。不过,受制于国防工业实力不足、现实战略需求效应和东亚地缘格局变迁等因素,印越防务安全合作对地区格局的影响又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7.
庞中鹏 《当代世界》2014,(12):29-32
<正>近年来,日本与澳大利亚两国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在政治、安全与经济等各个领域加强了关系,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日澳在防务安全领域加强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2014年,日澳两国高层会晤不断,双边防务合作关系出现了新的动向,值得关注。2014年日澳防务合作新动向2014年,日本与澳大利亚高层互访频繁,除政府首脑实现互访外,双方安全防务部门的互动也相当频繁,两国在军事技术共享、应对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和中韩交流年.15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交决策,开启了中韩关系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互信是两国战略合作的基础近年来中印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两国关系越来越趋于成熟、务实、稳定和机制化.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与印度总理宣布两国建立面向地区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亚洲的两个巨人邻居之间如此定位双边关系是两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现实主义的理性选择,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亚洲各国的根本利益,是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赵博渊 《南风窗》2008,(11):74-76
中韩矛盾并非根本利益冲突,而是两国在发展过程和战略转型中的碰撞。尽管存在许多争端,但真正涉及实际利益的只有一个苏岩礁,其他的如高句丽问题多是一些务虚的面子活,而这些面子活恰恰正是卢武铉的负面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韩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东亚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尤其是年轻人的交流和互动。为了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本刊特意邀请了在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及在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请他们结合亲身经历谈谈对促进中韩文化交流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一体化经验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三方提出要“共同努力,继往开来,不断深化面向未来、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重提了“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并得到了中韩两国的积极响应。目前,东亚区域一体化逐渐显示出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3.
1996月6月21日,我系研究生会举办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亚太”中韩学生学术研讨会。我系近50名中韩研究生及部分教师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3篇。与会同学在坦诚、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大国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较有见解的分析。现将会议提出的观点,见解综合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大国的协商与合作日益加强,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治理”全球化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国与南非不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国际领域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两国的关系已经超出双边的意义,而具有更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两国已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双边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形成地区命运共同体,对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巩固两国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对接的实现需要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以提供物质保证,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是重要的经济基础。中国应利用已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和人文交流机制,减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夯实民意基础。中国稳健的经济活力是实现二者对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重创,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2009年4月21日,两国共同签署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实现重大突破。然而,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的进展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合作运作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也使人们认识到中俄能源合作的艰巨性。在肯定机遇、认识困难的同时,仍要坚信随着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加强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俄能源合作必然会继续向前发展,不断获得互利双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3—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韩国。这是中国确定了外交的周边布局之后,以"习式风格"推行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不但为即将到来的中韩建交二十二周年庆祝活动拉开了序幕,更为推动中韩关系迈向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次访韩将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日益活跃.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城市间的经贸交流早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推动两国正式建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韩建交后又推动了两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据韩方统计,韩国对外缔结的1743对姐妹城市或友好城市关系中,中韩之间就有668对,数量最多.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韩城市之间相互支持,互助防疫物资,联防联控,及时分享抗疫经验,共建抗击疫情的命运共同体,为中韩城市外交增添了新的内涵.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韩国越来越难以把握对美同盟与对华关系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韩城市外交可发挥特殊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能有效避开美国施加给韩国政府的地缘政治压力,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成为未来中韩关系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9.
中美经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从一开始起就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它一直受着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国的经济关系一方面随着政治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两国的经济关系发展又表现出某种超出政治因素影响的独立发展的势头。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着政治因素的阻碍。本论文的重点意在分析与对华政策和对华经济关系有关的美国国会政治因素及其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美国国内政治中有三个基本的力量在中美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中起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德关系良好发展,并且迎来两国建交35周年之际,却意想不到地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影响双方关系的负面事件,这需要双方细加分析、认真对待,否则将严重阻碍中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