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依据,主要对科学发展观内部结构中的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2,18(2):18-21
"试验"作为方法论的范畴而确立,"试验"作为邓小平方法论的基本范畴的确立,以"试验"范畴为基础的邓小平方法论科学体系的创立,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基本方法的科学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发展,坚持试验方法对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的方法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有一脉相承的联系,二者在理论来源,实践基础,思想内容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深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方法论思想之共同性,可以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4.
程淑辉  吴兵  徐林娇 《传承》2009,(8):28-2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统一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法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统一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法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综合国力范畴既是认知范畴、经济范畴 ,也是邓小平价值观范畴 ,是其价值观与真理观统一的表现。邓小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对中国哲学价值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邓小平把生产力、综合国力范畴运用于价值评判 ,表现了高度的辩证思维和智慧。“一国两制”战略决策 ,不仅体现了邓小平价值观的正确性 ,更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7.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04,20(6):35-37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努力掌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文章对邓小平经济思想尤其是经济思想方法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坚持邓小平经济思想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始发 《长白学刊》2005,(1):109-1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科学体系、源与流、特点与特色、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文化思想进行研究.从总体上看,90年代初期比较集中研究邓小平文化范式的转移、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期集中研究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特点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后期主要研究全球化与邓小平文化思想、三代领导集体文化观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在今后的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应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楚雄 《前沿》2005,(1):3-5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在思考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进行了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中,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密切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作出了三个新的判断: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新判断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前提和依据。本文论及的邓小平理论的价值观思想和发展观思想都是在这些新判断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