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困难大学生存在着虚荣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闭关心理、抑郁心理、自暴自弃等缺乏自信自强的心理问题。解决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自立自强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家庭困难大学生自强教育,引导家庭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贫困,进行自信心和自立自强教育,把帮扶家庭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与帮助自强有机结合,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家庭困难学生的自强环境。  相似文献   

2.
自卑感和抑郁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活动,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尊重、关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通过团体传感,互相观察、对比、学习、感染、体验、感悟,重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悦纳自我。通过训练可以调整学生的认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日益严峻,以经济问题为主要原因所导致的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现象也随之暴露。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心理的生成主要基于如下两个原因:一是因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紧张心理,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理问题导致低的社会控制。针对个体面临的客观问题,贫困大学生应当形成理性的挫折反应和准确的角色定位,努力平衡自身的需要结构,让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扬长避短,实现个人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其就业和发展。研究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调适,促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现状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设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和延伸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地区,我们应该客观认识中国贫困地区的新特点,高度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我国贫困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是个性超前独立,意志顽强,双重人格明显,易发生的心理问题是偏颇的自我认识,自卑心理,消极情绪,多疑心态,嫉妒心理,自我否定倾向等多方面的心理障碍。导致这些心理障碍有物质方面的因素,也有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因素。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策威力,全社会高度关注,强化助学体系,从物质和精神结合上去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其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努力优化高校校园育人环境,是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其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努力优化高校校园育人环境,是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校园群体心理环境的论域和视角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行理性梳理,分析了影响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症结和深层缘由,为贫困大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疏解成长、成才过程的负面心理压力和心理矛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经济贫困学生也呈逐年增加趋势.虽然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都对贫困生在经济层面给予了相应的帮助,但对他们心理问题却较少关注,因此,应从贫困生"心理贫困"表现的原因和危害入手,在思想与精神上给予引导和鼓励,以期寻找到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苑素梅 《工会论坛》2009,15(5):77-78
在教育改革的阵痛中,贫困大学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成为关注的焦点。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该是全方位的,在经济救助的同时精神领域的救助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贫困大学生在精神领域存在以下亟待救助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心理问题偏多,人生观、价值观偏差,道德人格不健全,文化素养不丰厚。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12.
杜继忠 《工会论坛》2005,11(5):133-13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最主要的是,学校对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应当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高校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贫困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贫困大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基于此,文章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分析了心理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比例非常高.要根据贫困大学生追求完美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为大学生创造获得成就的机会,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社交回避、焦虑和自卑感,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接纳的心理感觉,使他们心理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和谐心理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高校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本文主要从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述构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上海市471名大学生进行了10项一般心理问题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1.14.4%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良好,70.1%的学生心理状况为正常,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为15.5%。2.相对于男性大学生来说,女性更容易产生怯懦、自卑、忧郁、消沉和暴躁的心理问题,而男性则更容易产生敌对。3.四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明显表现出分神的心理问题,四年级学生尤其出敌对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或发展为心理疾病,严重的可导致自杀。事实表明,许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常常与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建议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管理模型,积极加强心理干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档案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从教师、学友、宿管和家庭全方位地给予大学生关怀与帮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增设心理咨询门诊,培养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区别各种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发现早期的心理问题,使之尽早得以合理解决,避免极端事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高校中对贫困大学生重物质帮助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要在做好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和心理干预的同时,切实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并就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16名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发现:(1)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但以非专业求助为主,朋友或同学是首要求助对象;其中女生的非专业求助水平高于男生.(2)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医院医生求助的比率偏低,分别为19.4%和2.8%;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是专业求助中的主要方式.(3)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问题知觉水平正向预测向家人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求助水平;心理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负向预测非专业求助水平,但对专业求助没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相关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