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福建沿海即将解放时,国民党反动派潜伏下大批的土匪、特务和散兵游勇,妄图以所谓"大陆游击与台、澎、金、马岛屿之军队相结合",不断地对我进行骚乱和破坏.1949年底,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军区党委决定:把剿匪和建设地方武装作为1950年的中心任务,并以8个主力团的实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剿匪斗争.当时我在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六○团任政委.我团于11月中旬就接到在晋江地区剿匪的任务,并由晋江军分区直接领导和指挥.  相似文献   

2.
怎样认识和评价全国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从《中国大剿匪纪实》虚构荣昌剿匪情节谈起蓝祯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罗国明编著的《中国大剿匪纪实》一书(以下简称罗书)中,有关于四川省荣昌县解放初期剿匪斗争重要情节的一段记载。我是当时荣昌剿匪斗争的...  相似文献   

3.
一部根据《清风山剿匪记》改编的6集电视剧《死命令》于4月17日在福州举行开机仪式。魏金水、伍洪祥、张招娣等老同志出席了仪式.该剧集中反映了解放初期在闽西一带剿匪斗争史实,再现了我剿匪部队在肃清匪患的战斗中的英雄业绩。该剧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宋崇执导,一批著名演员参加演出.这部电视剧是福建电视台向  相似文献   

4.
当福建沿海即将解放时,国民党反动派潜留了大批土匪、特务,妄图建立所谓"大陆游击队"与台、澎、金、马岛屿之反动军队、特务窜犯相结合,与我进行长期斗争.这些潜留的土匪、特务与封建势力相结合,不断对我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骚扰与破坏.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军区党委1949年12月决定:把剿匪和建设地方武装作为1950年的中心任务,从翌年1月开始,以8个主力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剿匪斗争.  相似文献   

5.
野味同餐     
《湘潮》1986,(12)
一九四九年七月人民解放军南下入湘后,我所在部队一五九师奉命由野战军转为地方部队,在湘潭地区担负组建地方武装、剿匪、维护治安、建立和巩固各级人民政权等任务。八月下旬四七六团八连进驻醴陵县,当时我是连部文书,连部和一排驻防县城。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7月以来,我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驻赣部队和江西八一、八三部队已接二连三到建宁、泰宁剿匪.由于来不及建立地方政权,我剿匪部队一走,人民又遭涂炭.建宁人民秘密选派章国庆、章国新两兄弟为代表,到南平地委、专署请求派部队前来解放建宁.  相似文献   

7.
1946年4月18日,我在第一次解放长春的战斗中左眼负伤,被送到吉林市作了眼球摘除手术.后来在延吉、哈尔滨休养了4个月,于9月底奉命返回我的老部队三五九旅,担任副旅长.当时,旅部驻扎在合江省勃利县,几个团在外地剿匪.旅长刘转连、政委晏福生、副旅长谭友林等同志,因开会和指挥剿匪,都在外地.因我刚刚到职,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党委决定我和留在旅部的副政委李信、参谋长刘子云等同志,一起主持机关工作并执行动利附近的剿匪任务.国民党为抢占东北,在正规军未到之前先派人收编东北各地土匪、伪国兵、伪警察,以“先遣军”、“光复军”、“挺进军”等名义,抢夺地盘.这些政治土匪,抢劫财物,残害群众,杀伤干部,造谣惑众,无恶不作.我军进入东北,首先就是剿匪,活动在南满的大股土匪,很快被消灭,而北满的土匪因我兵力不足,未遭毁灭性打击.当国民党军在南满大举向我军进攻之时,北满的土匪乘机占我东  相似文献   

8.
闽南公学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建设新闽南急需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49年9月下旬,漳州一解放,从太行山随军南下的地委与坚持原地斗争的闽南地委在漳州会师,立即成立了中共福建省第六地委(后改为漳州地委).面临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地委成立的第二天,就把支前、剿匪、接管新解放区、建设新闽南的重大任务提到了首要议程.地委认为,针对南下干部不懂当地方言的特殊情况,迅速培养一批精干、通解闽南语的干部是适应当时迅猛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地委全体委员果断决定创办闽南公学,承担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各类干部的使命,并决定由卢叨(地委书记)兼任校长,我(时任地委青年工作部部长)兼任副校长,同时指定由我主持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十兵团、福建军区担负着再攻金门和剿匪的任务。根据部署,十兵团把注意力和兵力主要放在攻金上,在这方面配置了三十一军和二十九军,而剿匪和警备任务,则交由二十八军执行。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闽浙沿海匪患十分猖獗。我剿匪部队不断进剿,使海匪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据点。残存的海匪变得更加狡猾凶残,匪船伪装成渔船、商船和民船继续四出窜扰,剿匪斗争更加艰巨复杂。华东军区剿匪部队以变应变,组织了精悍灵活的剿匪  相似文献   

11.
忆闽北剿匪     
本文献给在闽北剿匪作战中光荣牺牲的战友们. 1950年8月初,福建军大第一期24中队预科班结业后,一部分学员(约10多人)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二军九十五师各个团工作,我到二八三团政治处政工组当组员.这个组近20人,大部分是原来连队的指导员、排长和优秀班长,绝大多数同志都经过战斗的洗礼,且都有各自不同程度的吹、拉、弹、唱的特色;政工组的工作是配合部队的中心任务开展对连队和驻地老百姓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路部队第48军在完成追歼赣西南敌军任务后,遂确定以剿匪为中心,以利开展今后的斗争.9月上旬,48军奉命兼管赣西南军区,其中142师兼吉安分区、143师兼赣州分区、144师兼宁都分区.自追歼战后,各部均未停息,首先集中兵力,以最大股匪或罪大恶极者为主要打击目标,立即投入剿匪作战.  相似文献   

13.
1949年8月底,赣西南追歼战刚一结束,解放军第48军142师便接到命令:第424团进驻大余,归军直接指挥,担任大余、崇义、上犹地区的剿匪任务;师部率领第425团、426团立即返回吉安,兼任吉安军分区并进行剿匪。在布置任务时,四野15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8军军长贺晋年还转达了毛泽  相似文献   

14.
擒匪记     
1950年,湖北全省虽已解放,但潜伏在边远山区的少数国民党残匪、特务仍在作垂死挣扎.他们四处搔扰,破坏土改工作,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由于反动顽匪的破坏和捣乱,当地的群众人心惶惶,有的担心解放军一走,土匪回来反攻倒算.因此,土改工作一时难以深入下去.我当时在湖北军区独立第三师六三三团警通连任指导员.为了使麻城的土改工作顺利进行,团党委和麻城县委研究决定,组织一个12人的远征剿匪小组(也叫工作队),由炮兵连长冯西章任队长,我任副队长(不久,我继任队长),在麻城县东水区梅庄河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农会深入开展剿匪反特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前夕,对旧北平的接管和改造,是党中央根据历史条件交给叶剑英等人的任务。北平和平成功的接管成为新中国政权建设与城市改造中的一个范例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本文谨就尚鲜为人知的叶剑英接管北平教育机构的过程与历史贡献作以资料梳理。接管过程中,每接管一所学校,叶剑英都要提前了解其历史和现状,一再交代要把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妥善处理师生员工中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他对接管工作的部署和统筹,与他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长期作风密切联系,深刻反映出叶帅的长远眼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2月,毛泽东指示福建省抓紧“肃清股匪,实行土改”。福建省委将此作为1950年全省的中心任务。永春县的土地改革是在剿匪、反霸等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中进行的。1950年底,在肃匪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永春土改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月中旬,我解放军第八十七师奉命转入剿匪,师率第二六一团进军永安地区.永安地区原为国民党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辖永安、大田、三元、明溪、清流、宁化、宁洋及德化8县.当时,除大田、宁化两县县城为我均溪游击队和野战军剿匪部队解放外,其余5县县城和广大乡镇仍为国民党地方军和匪特组织所控制.为先期查明永安地区情况,师长林乃清、政委王义勋令我(当时在师司令部任侦察科长)率师直侦察连和二六一团三连先于师主力进入永安地区查明情况,并相机攻占永安城.  相似文献   

18.
追捕匪首王春晖○纪士信(一)夜幕降临在湘南山区。一支17人的小分队,从桂阳出发,直插阴沉沉、雨蒙蒙的崇山峻岭中。那是1949年12月17日,我来不及拂去剿匪战斗的征尘,便带领一支小分队“回师”青桥边,寻踪追捕匪首王春晖。参加湘南剿匪的干部战士,大都知...  相似文献   

19.
三卷100万字的宏篇巨著《大东北剿匪记》,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30万字的《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也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两部系列作品是我省驻军32岁的新闻干事刘小艺,用四载业余时间创作的处女作“双胞胎”.1946年春,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建立东北根据地.我军调动30多万主力和地方部队开展气壮山河的剿匪斗争.《大东北剿匪记》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惊险传奇的特殊战斗,展示了根据地参军、支前、土改和辽沈战役多种场面及东北解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山东干部南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各个批次的山东南下干部虽然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但在党中央决议指导下,无论是在随军筹粮、城市接管、组建政权、支前土改,还是反敌袭扰、剿匪反霸、发展经济等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展现了齐鲁儿女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山东人民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