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平 《党史纵横》2006,(9):15-20
今年是王观澜同志诞辰100周年.王观澜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长期奋战在农村第一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参与党和政府许多重大的土地和农村政策的制定,尤其对我党早期土地和农村政策的制定做出过巨大贡献.毛泽东曾评价说:王观澜是我们党内最懂得农民与土地问题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记者兼专栏作家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曾提到延安时代的“红色历史学家”徐梦秋,书中写道:“长征期间担任红军政治部秘书处主任的徐梦秋.是一位上层社会的儿子。长征结束到延安毛泽东就指示他写一部长征的历史.1936年.徐梦秋告诉海伦·斯诺.他已收集了700份文件.其他几乎全部丢失了。1938年.他在上海发表了第一集有关长征的个人记载。  相似文献   

3.
叶永烈先生著《江青传》(作家出版社版),将毛泽东江青婚期,考证在1938年11月20日。这是作者采访了知情者——朱仲丽(王稼样夫人)、徐明清(王观澜夫人)后,徐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她记得:……那一天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延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王观澜○赵来群“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这些时常被人们引用的句子,是毛泽东1941年12月16日写给重病中的王观澜的。在长达几十年的交往中,毛泽东和王观澜结下...  相似文献   

5.
<正>陈云和李富春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开展地下斗争的岁月里。在后来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两个人共同参加了长征;经历了延安岁月,陈云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富春任副部长;一起进军东北,陈云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本文选取了延安时期陈云和李富春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的历史片段,再现他们  相似文献   

6.
赖际发同志是新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6年建筑材料工业部组建时起,他长期担任部长职务,为开发新型建筑材料,研制国防急需的特殊材料,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赖际发1910年出生在福建永定县汤湖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他曾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后方政治部主任,晋冀豫边区游击队纵队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政委等职;解放战争中,他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副部长职务,亲自组织领导后方军工生产,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1937年5月,红军干部林月琴与红军著名将领、后方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在延安喜结良缘.林月琴本来有丈夫,由于丈夫随张国焘的“西路军”过黄河西征.这次西征,不仅损失惨重,传来的消息说西路军全军覆没,噩耗无情地撕碎了林月琴团圆的美梦.  相似文献   

8.
1937年11月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到延安向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请求为组建新四军配备司、政、后勤等机关全套干部,中央军委决定从军委机关和抗大总校抽调一批经过长征的干部,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我们这批人中有担任新四军副参谋长的周子昆、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等,以及几位地方工作干部,一共60多人。12月20日,我们一行人从延安出发,经西安、汉口,于1938年元旦那天到达南昌。我们一到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袁国平,湖南省邵东县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2,(7):26+36-26,36
黄火青,湖北枣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九军团参谋长、政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副院长,中央党校一部主任、秘书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市委第一书记、警备区政委、省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等职。是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11.
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我军作为一支人民的军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的联系、鱼水的关系。但真正把“双拥”作为一项活动、一项工作,在每年春节期间开展,是从1943年开始的。那时,党中央在延安。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后,为了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使其成为全国抗日大本营,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任命是“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萧劲光任司令员(又称主任)。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援配合下,萧劲光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  相似文献   

12.
正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起先后去苏联中山大学和莫斯科炮兵学校留学。1930年回国到中央军委做参谋工作,后来担任过红五军团政委、红一、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长征到达延安后,先后担任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以延安为革命大本营.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孕育出新中国的雏型。延安以其“模范的抗战堡垒”的独特魅力,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为大后方青年所向往。同时,延安也因其不同于大后方的新姿,为世界瞩目,成为外国新闻界采访的热点地区,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斯特朗、爱泼斯坦、斯坦因、福尔曼……,先后踏上这块贫瘠的土地。在对延安进行实地采访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到中国不到延安看不到新中国。”叩开延安的大门,斯诺采访到他“一生中在亚洲所…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6月9日上午,"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红军老战士王定国逝世,享年107岁。看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禁回想起与王奶奶的交往情景。王奶奶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革命前辈,我们之间的年龄差距超过一个甲子。说起与王奶奶的结识,得益于笔者喜欢党史、军史,业余时间坚持进行口述史的采访。王奶奶从北戴河归来第一个约见了我第一次拜见王奶奶,是在2011年8月27日。此前电话联系几次,因她在北戴河休养未归,所以没能  相似文献   

15.
延安记录了中国革命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这块古老的黄土地就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总策源地。直至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  相似文献   

16.
延安春秋     
编者按:《延安春秋》系《长征》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前两部《遵义会议纪实》和《草地惊变》本刊都曾作过选载,深受读者的喜爱。 《延安春秋》主要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草地惊变之后,毛泽东等率部来到陕北,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上、政治上的斗争。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在书稿出版之前,征得作者的同意,本刊优先选载其中两章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李建华(1912—1946),原名涂秀庚,江西高安人。1934年参加长征,在中央军委无线电一分队任报务员,兼朱德总司令的译电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李建华调延安中央党校工作。1946年,调任中共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委员兼一区区委书记。长征路上条件极为恶劣,蒋介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延安之行姜东在延安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当我们回顾延安历史,追寻毛泽东等一代伟人战斗生活十三个春秋的足迹时,不能不为毛泽东最大的政治对手─—蒋介石视察延安补上一笔。1917年3月底,国民党占领了被中共中央主动放弃的延...  相似文献   

19.
延安五老     
林木 《党史博览》2006,(7):28-29
“延安五老”是延安时期中共党内对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的尊称。其中,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20.
王观澜(1906-1982),浙江临海人,原名金水,字克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受党派遣,赴苏联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1929年转入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中大),后又转入列宁学院、红军医学院,先后学习政治、医学、印刷等。1930年12月,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国,经上海转中央苏区。1931年,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从此,王观澜认识了毛泽东,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密切交往。革命友谊,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