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的衰退 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之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已明显衰退.2001年8月底,大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都认为2001年世界的GDP与2000年的4%相比,增长不到2.5%.美国经济增长只达1%(2001年6月),2000年则是4.3%(新调整后数据).日本的GDP在2001年前2个季度已出现连续负增长.欧洲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年内增长不到2.5%,德国经济在2001年第二季度没有增长.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2008年欧盟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减速,2009年前景仍不容乐观。欧盟当前的经济困境对其政治、社会等方面已经开始产生负面影响。一、经济形势(一)实体经济全面恶化。欧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欧盟经济衰退的程度比预计还要严重。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缩水1.5%,全年经济增长0.7%,远低于2007年和2006年的2.7%和2.9%。  相似文献   

3.
当前,欧元区正遭遇低通胀与低增长的经济困境,特别是希腊问题凸显紧张氛围,使外界质疑欧元区恐难以为继。欧盟与欧元区成员国采取了多重应对举措,虽然难以使欧元区彻底摆脱困境,但亦有积极效果,至少欧元危机暂时得以平息。从未来趋势上看,欧元区由于自身缺陷难以根除,未来还会不可避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仍将继续在困难中前行,而这正是欧洲一体化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两年来,欧盟及欧元区的危机管理呈现如下特色:一方面是紧缩财政,并试图用更严厉的法律条文规范成员国的预算政策;另一方面,在救助"问题国家"方面,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应对的方式。这些做法有其合理性,但它目前显现的负面效应亦很严重,不仅抑制了欧盟经济增长,使欧元区陷入生存危机,而且冲击了欧盟"民主原则",弱化了欧盟民主的合法性;与此同时,欧盟超国家机构地位下降,而由大国主导的政府间合作成为新的趋势;疑欧主义、民族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未来,尽管欧盟前进阻力增大,但欧洲国家不大可能放弃一体化成果而走回头路,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内部在经济和财政政策上的协调力度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加大,欧洲一体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小国寡民有何不好?欧元区危机对大统一模式提出了疑问。就在几年之前,对许多国家来说,能够加入欧盟和欧元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欧盟和欧元区被视为通往集体幸福的康庄大道。连一些欧洲之外的国家也想加入欧盟。以色列和土耳其地理位置上不属于欧洲,土耳其至多是少半个欧洲国家。但这两个国家也曾眼巴巴地要加入欧盟。但今天如果能够再选择一次,很多国家不会选择入欧元区,  相似文献   

6.
2000年新加坡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于制造业、批发与零售商业等产业部门的产值有顺畅的增长而达9.9%,有了高于1999年5.5%年的高经济增长水平。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疲软等原因,增强了新加坡经济前景的不透明感。对2001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预测数字已从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欧盟内部力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德国“再次崛起”,成为欧盟内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欧盟力量重心加快向北方国家倾斜,南方国家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欧元区相对于非欧元区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趋于上升。欧盟力量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实际上是成员国之间关系以及欧盟超国家机构与成员国之间关系的重塑,将不可避免地给欧洲一体化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表1:世界经济前景预测(2004年9月)单位:%区域/国家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世界总产出3.03.95.04.3发达国家1.62.13.62.9美国1.93.04.33.5欧盟1.21.12.62.5欧元区0.80.52.22.2德国0.10.12.01.8法国1.10.52.62.3意大利0.40.31.41.9日本0.32.54.42.3英国1.82.23.42.5加拿大3.42.02.93.1其他发达国家3.62.44.33.5亚洲新兴经济体5.03.05.54.0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4.86.16.65.9非洲3.54.34.55.4撒哈拉以南3.63.74.65.8中东欧4.44.55.54.8独联体①5.47.88.06.6俄罗斯4.77.37.36.6不包括俄罗斯7.09.09.66.5亚洲发展中国家6.67.77.66.9中国8.…  相似文献   

9.
2000年菲律宾的经济增长加速到3.9%,物价上涨率下降。但2000年的财政赤字额却由于财政税收征课额减少而比预算指标增大了一倍。美国经济的明显减速和全球市场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减弱是2001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的威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马来西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于电气机器与电子产品领域的国外需求旺盛、国内消费旺盛,加上原油价格高涨等原因而取得了8.3%的高增长水平,所有产业部门的产值均有正增长。但是,自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明显化了,马来西亚中央银行于2001年3月将原来的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1.
表1:世界经济前景预测(2的3年9月)单位:% 区域/国家2001年2(X]2年2田3年20(科年世界总产出2.4 3.0 3.2 4.1 工业国家1.0 1.8 1.8 2.9 主要工业国家0.8 1.6 1.8 2.8 欧盟1.7 1.1 0.8 2.0 欧元区1.5 0.9 0.5 1.9 其他工业国家1.6 2.7 1.7 3.0 亚洲新兴工业体0.8 4.8 2.3 4.2 发展中国家4.1 4.6 5.0 5.6 非洲3.7 3.1 3.7 4.8 亚洲5.8 6.4 6.4 6.5 东盟4国① 2.9 4.3 4.1 4.4 中东、土耳其②2.0 4.8 5.1 4.6 西半球0.7刃.1 1.1 3.6 转型经济体5.1 4.2 4.9 4.7 中东欧3.1 3.0 3.4 4.1 独联体和蒙古6.4 4.9 5.8 5.0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0.1 3.2 2.9…  相似文献   

12.
过去5年加拿大经济增势强劲,去年在美国经济减速、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其经济增长更居7个发达国家之首。今年因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仍占上风,其经济走势依然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杨芳 《现代国际关系》2015,(2):32-38,63
英国经济在2008~2012年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而陷入衰退与低迷,于2013年逐步迈上脆弱复苏之路。2014年,英国经济增速明显,在发达经济体中,可谓"一枝独秀"。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英国内部看,卡梅伦政府以"有选择"紧缩、促增长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与灵活的财政政策相得益彰是主因。未来一段时间,受英国大选、欧元区经济低迷与欧洲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影响,英国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减弱,但仍将是欧盟的"优等生"。  相似文献   

14.
英国首相卡梅伦不久前宣布英将举行全民公投来决定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引发人们对英国或将“退欧”的普遍担忧.本文认为,英国中短期内不可能“退欧”,卡梅伦政府当前对欧政策颇具历史惯性,不是单纯的“退出”或“留下”的政策选择,而是在债务危机倒逼效应下,欧元区加速一体化在欧盟内引发的一种连锁反应.英国政府“公投”、“重新谈判”英欧关系等做法,将使英欧关系步入新的不稳定期,也将加剧未来欧盟内非欧元区成员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深度博弈.欧元区一体化进程或将受阻,这将使欧盟继续沿着“多速欧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引发人们对欧元区及欧盟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本文从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欧洲政治社会演变和一体化的影响等三方面入手,分析欧盟当前形势及其发展前景。文章认为,解决欧债危机没有"速效药方",欧盟经济、政治和社会困境具有长期性,但欧元区走向解体的可能性很小。在危机倒逼效应下,欧元区一体化将小步前行,双速欧洲或不可避免。中国应冷静看待欧盟的实力和地位,积极应对欧债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保持中欧全面合作势头。  相似文献   

16.
表2: (%)主要发达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加拿大其他发达国家 西班牙 荷兰 比利时 瑞典 奥地利 丹麦 芬兰 希腊 葡萄牙 爱尔兰 卢森堡 瑞士 挪威 以色列 冰岛 塞浦路斯 韩国 澳大利亚 新加坡 新西兰欧盟 欧元区亚洲新兴l工业 经济体3.03.23.72.82.02.12.42.63.8 2.92.72.21.62.3:1.61.21.82.93.46.21.82.84.52.15.88.23.77.52.32.42.48.05.0 7.’7 7.5 6.3 5.8 -2.4 8.0 8.5 0.8 3.6 5.1资料来源:IMF“‘World Economic·Outlook'’,April 2002.注:2002年和2003年为预测数。盘4馏■m p港石■卫■2■p 4 J 9 m 2 m石卫舟p…  相似文献   

17.
过去长期在欧盟内发挥领导作用的德国,近年对欧盟事务投入减少,对欧洲一体化热情降低,在维护欧盟团结、带领欧盟参与全球事务方面遭遇诸多挫折,其领导作用呈现明显的弱化之势。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从内部看,是受德国内政困局、社会生态变化和经济结构性缺陷影响所致;从外部看,与欧盟成员国利益分化加剧、全球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德国能力尚有不足密切相关。德国在欧盟内领导作用下降,将加剧欧盟成员国对立,制约欧洲一体化进程,也使欧盟在全球的地位进一步受挫。但德国对此已有所认识,正在深刻反思并积极调整,"德国引擎"仍有望重启。  相似文献   

18.
当前欧盟内部各种矛盾突出,维系欧盟前行的"深化"和"扩大"两个车轮停摆,欧元区呈分裂之势,原指望解决劳动力匮乏的"申根协议"难以实施。随着德国对推进欧洲一体化热情减退,德法两国"火车头"作用减弱,加上美国干预力度的加大,欧洲逐渐走下坡路的势头恐怕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9.
欧债危机与当前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乐宪 《和平与发展》2012,(1):46-50,69,70
欧债危机暴露了欧盟经济治理体系的内在缺陷,使得欧洲一体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伴随欧债危机的社会经济动荡和欧盟内部纷争将是近期欧洲政治生态的主色调。同时,欧债危机也促使欧盟内部、特别是欧元区必须加快财政经济政策一体化的步伐。完善和强化经济治理体系,意味着欧盟需要进行必要的条约修改,展现更强有力的政治意志,并需要推动政治联盟建设的配套措施。因此,欧债危机也可能成为深化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催化剂和契机。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的好坏,与美国关系最大.目前对美国经济减速的判断,主要分歧在V型还是U型.对V型的判断,我始终有几个疑惑:一是美国经济减速至今已一年多了,为什么仍没有探底的迹象?从今年二季度GDP增长0.7%的数据看,减速是逐步走向谷底,可谷底有多深无人知晓.二是如果是V型,那么迅速拉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增长点是什么?三是未来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危险是通胀还是紧缩压力?如果日本经济在两年内没有走出停滞的迹象,欧洲和东亚经济在减速,未来全球通货紧缩的压力在增大,美国经济是很难独自积累能量迅速走出谷底的.因此,这次美国经济减速是U型的,不仅进一步减速乃至衰退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比预期的要长,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