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要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今后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概括地说,就是从温饱达到小康。温饱问题的解决,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走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温饱达到小康,是更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闲话温饱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三部曲的第一部:解决全国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十年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实现了。“温饱”这两个字,在许多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人看来,也许太平常了,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这算得什么呢?然而对经历过旧时的苦难、了解中国过去的人来说,这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从未实现过的理想。以往老百姓盼望的“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被封建史学家描绘得美妙无比的“太平盛世”,究其实,也不过是大部分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然而这种“盛世”在古代少见得很,而近代中国的100多年,战乱连年,灾荒遍地,老百姓活命求生而不得,还说什么“盛世”和温饱!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文化现状的三级成因探讨及出路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农民不仅要求生活富足,还迫切要求精神富有,即不仅要求物质温饱,还要求文化温饱,文化小康。而后者正是农村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探讨,从而找到了解决农村文化温饱,进而达到农村文化小康的钥匙。与时俱进,搞好21世纪的农村文化温饱、文化小康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武陵行(下)     
从温饱到小康 上面我着重讲在武陵山区怎样启动发展经济的内在活力,特别提到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性。我认为对一个刚刚走出贫困线还没有站稳的多民族山区来说,应当首先着眼怎样使广大农村里家家户户每年能增加一定收入,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进一步从温饱跨入小康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看来走上从温饱到小康的道路,在农村里发展乡镇企业还是必要的。“无工不富”这句话在内地和山区也是适用的。我在这次访问中,已注意到这山区里各级干部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参观了一些已经建成的市办、县办、乡办和村办的工厂,其  相似文献   

5.
农业成为大丰县的致富产业卢殿洛,景旭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从这句八十年代初开始流传的口号可以看出,人们通常认为农业只能解决温饱和稳定,不能解决富裕的问题。但大丰县的实践向人们表明: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也可以成为富民富县的优势产业。苏北黄...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2,(41)
今天走进小康之家的大门,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明天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门时,是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薛涌 《瞭望》1989,(39)
文人总要写文章,就象农民总要种地一样。所不同者,农民若不种地,他们自己连同所谓的文人统统都要饿死,文人不写文章,在我们今天,却依旧拿他的工资,有个温饱,于别人似乎更少妨碍。但若真的没有了文章,特别是没有了那些有血有肉、跃动着民族灵魂的好文章,不但会令今人寂寞,也会使后  相似文献   

8.
侯柠柠 《民主》2004,(11):48-48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10月20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扶贫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速度明显趋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76%生活在山区,46%人均耕地不足1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差。二是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9.
到村到户是扶贫开发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大面积贫困人口普遍受益,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从1986年开始政府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整体扶持政策,通过加强贫困地区基础建设,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帮助农民发展种养业等措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一大批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到1993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数量减少到8000万,贫困人口的分布同前一阶段相比也呈现出相对分散的特点,这个时候单靠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靠某项制度的改革来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不可能的,靠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一、成就及经验榆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靠内蒙。北部有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12-120公里的毛乌素大沙漠,沙丘密集,平坦起伏,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水草丰茂。属温带半干旱气候。中南部位于白于山区,是以黄土梁卵涧滩地、丘陵沟壑区为主、基础条件差的贫困地区,而且又是氟病区。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发展与北部风沙区拉开了明显差距。大多数村民没有解决温饱。近年来,虽经多种渠道扶贫,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始终扶不起来,返贫现象很严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伟  王峰 《学理论》2010,(16):66-67
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就会追问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艺术、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追索这类问题的途径。所以,艺术和宗教与哲学一样,是真理的负载者。一旦艺术开始拒绝思想和真理,它就开始在拒绝自己了。即使不把艺术视为赚钱的生意,但完全不知道艺术需要哲学和思想,而以为艺术就是技巧操练的问题,艺术还是一样会衰退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土改”:难题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产承包20年,为啥没过富裕坎?当年小岗村在实行包产到户之后一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最后却用了20多年的时间,却一直徘徊在这个温饱的水平上,没有跨入到富裕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7,(9)
<正>国人有着救急不救贫的传统。救人于急难之时,哪怕掏出千金也愿意。单向地给予穷人钱财,而不是激活其自救能力,最终他还会一直穷下去。给一个工作机会,让他们有尊严地自食其力,让他们懂得唯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不二法门。这才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道。国外有个独臂流浪汉向一位妇人乞讨未果,她却让他将房前一堆砖搬至屋后。流浪  相似文献   

14.
潘燕 《瞭望》2007,(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解决民生问题,就要用好“有形”和“无形”两只手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民生问题再次凸显。所不同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民生问题是以解决温饱为核心,人们用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新办法,打破了旧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从而使“菜篮子”、“米袋子”迅速地满起来、鼓起来;而今,人们关注的民生问题,更多的是温饱解决后以小康为标准的民生要求,追求的也多是公共领域的公平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即使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巩固扶贫成果,根本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是向全国人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主党派应当积极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民主促进会扶贫工作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八十年代民进各级组织就开展了智力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制订的在“七五”计划末期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还只剩两年时间了。目前全国还有331个贫困县,其中少数民族贫困县141个,占42.6%。因此,国家决定在今明两年集中力量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县群众的温饱问题,并把它作为“七五”期间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内容。最近,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国务委员、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陈俊生同志。  相似文献   

17.
本期关于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的报道向世人提示: 四十年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 经济实力总规模增大;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收入国家; 居民生活——刚解决温饱; 教育水平较低,人口素质不高; 医疗保健——城乡差别拉大,平均预期寿命七十岁,居世界中上水平; 总体印象——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8.
报载:江苏盱眙县维桥中学允许交不起学费的特困生打“白条”,从而使154名特困生重新跨进了学堂。一个乡级中学,尽其所能地做到这一步,的确难能可贵! 但是,“白条”仅是推迟交费。既然是特困生,数月半年后能有钱兑现“白条”吗?我国有7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学龄的儿童、少年数以百万计,让他们交足学费,即便允许打“白条”,也是  相似文献   

19.
张立群 《求知》2000,(12):12-13
“九五”和以前时期的经济发展,为中国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人均GDP在“九五”期间实现了翻两番,城镇居民生活已从温饱转入小康。与温饱阶段联系的物资匮乏、供给不足、普遍短缺的现象消失了。与此同时,我国开放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局也已初步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都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