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以前通常使用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只有一字之差。准确理解和把握“法治”和“法制”这两个词,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精神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法治”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法治”被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学习研讨理论,首先要明确概意。概念表达上的一字之差,常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加重视。比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里所说的“法治”和“法制”.“法治国家”和“法制国家”,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我们在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进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第一双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四中全会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法治时刻”。如何经由形式法治实现实质法治?如何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如何从法律大国转变为法治强国?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法治转型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十五大报告时,有不少读者问:为什么十五大前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仅隔一年半后,十五大报告中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方略?法制和法治是什么关系?法治和人治有什么区别?笔者认为,法制和法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法治是和人治相对立的,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代替“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思想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法制”一词,古已有之。付L记·月令篇》中说:“命有司,修法制。”《管子·法禁》…  相似文献   

5.
对“法制”和“法治”问题的思考□林健文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理论界深受鼓舞,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进展。笔者也颇有同...  相似文献   

6.
论高素质领导干部必备的法制意识喻卫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向全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如果没有很强的法制观念,法治国家是断然建...  相似文献   

7.
李威 《淮海论坛》2013,(2):16-16,15
作为传播法治理念、培养法纪观念的法治案例节目是人们非常喜欢和关注的媒体节目。然而,当前法治案例节目普遍向“福尔摩斯化”转变。即节目内容大都采用“福尔摩斯破案故事”的形式,以阐述曲折离奇的案发和破案过程为主,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笔者在此列举几个代表当前法制案例节目特点的典型“镜头”:  相似文献   

8.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依法治国”,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字的变化使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更准确的表述。应当说,依法治国就是实行法治,也就是建设实行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或实行法治,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指以“依法治国”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也指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行为方式、原则和制度,还指通过法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而依法治理属于法律应用、法制实践的范畴。我国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实际上兼具了“法治”和“依法治理”的含义。构建“法治湖北”就是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法治的原则和方略管理全省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我认为,“法治湖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0-30
答: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十八大报告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一新提法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党的十五大对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明确指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  相似文献   

12.
詹勇 《北京观察》2014,(11):32-32
正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公报和决定及其说明等相关文件陆续公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成为人们持续思考和热议的话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这是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洞见和深谋远虑。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航程;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开拓  相似文献   

13.
《广东民政》2010,(7):37-39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民政”是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核心。海丰县委、县政府坚持重视建设“法治民政”,在学习、培训、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各个层面,都贯穿民政法制工作,确保民政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初,在为中央领导举行的法律讲座上,江泽民同志就依法治国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时在人大通过的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列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内容。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管理规律,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次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我们党执政和领导人民群众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8,(3):61-62
秦德君在2007年10月22日《学习时报》上撰文阐释法制(Rule by Law)的实质在于“始民”.法治(Rule of Law)的实质在于“治权”。法制关注的焦点在于秩序,而法治关注的焦点或者说法治的基本精神,在于有效地制约和合理地运用公共权力。人类“宪政”的本质,在于“限政”,即对公权的限制。因此“宪法并不是政府的法令.而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潘恩语);宪法的本质精神,一是人民享有最高权力;  相似文献   

16.
在党已经公开的文献中,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问题。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和内容。这说明,我们党对于法治的地位、作用和应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历史新水平。(一)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法制”一字之改意义非同一般:法治必定以民主为前提,它与专制相排斥;法治按其本意首先是“治官”、“治吏”的;法治概念的提出,直接针对的是“人治”。由人治走向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孙洁 《民主与法制》2014,(12):38-3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大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与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在全国监狱系统中联合举办了以“放飞梦想重塑新生”为主题的服刑人员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朱海兵 《浙江人大》2014,(11):19-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浙江省自从2006年率先吹响“法治浙江”建设的号角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已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典型样本。“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2000多年前,管仲大胆地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说出了治国理政的真谛。“推进法治浙江建设,要更好地体现党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卷首语有学者曾在本刊发表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不是法治经济。”到底是“法治”经济还是“法制”经济?这涉及到对“法治”和“法制”的涵义,“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法治”和“法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理解。令我们非常感动的是,这个问题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