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5,(12)
<正>有"胡子将军""飞将军"之称的王震,在革命战争关键时刻总是勇挑重担,出色完成任务,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是毛泽东最为欣赏的将领之一。1944年11月10日,王震肩负党中央、毛泽东赋予的特殊使命率部从延安出发,战胜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山岳河流险阻,克服严寒酷暑、饥饿伤病等困难,辗转两万余里,历时658天,于1946年8月29日胜利回到陕甘宁边区,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赞它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配合我军在华北、华中对日作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条件,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准备蒋介石发动内战,八路军三五九旅3000多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王震、王首道同志率领下,于1944年11月从延安出发南下广东。1945年7月15日,中央军委指示中共广东省临委:东江纵队主力要向北转移,要迅速派出部队北上,配合王震部队行动,开辟五岭根据地,并强调要以极大的  相似文献   

4.
《学习和时局》是根据毛泽东1944年4月12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上和5月20日在中央党校第一部的讲演整理而成。最早于1944年7月以电报的形式发给八路军总部、各中央局等。此文版本较多,最主要有三种。1948年5月全文收入了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的《毛泽东选集》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该文进行了精心修改,并将其编入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1版《毛泽东选集》对该文题解和正文作了少量修改。梳理《学习和时局》版本的变动、比较内容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华 《湘潮》2012,(3):7-9
1941年10月3日,毛泽东电告刘少奇,中央决定他返回延安,准备参加七大。1942年2月,经过5个月紧张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华中根据地进行了精心构思和全面部署后,刘少奇决定启程返回延安。12月30日,他平安抵达延安。在苏北到延安,千里迢迢,中间很多地方是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占领区,仅敌人设置的封锁线就有103道。  相似文献   

6.
岁月据《参考消息》报道,迪克西使团是第一个与中国共产党最高层接触的美国官方组织,它是由美国官兵组成的一个小兵营,是美国派到延安的军事观察团。它于1944年来到延安,于1947年解散回国。它同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高层接触,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早了28年。今年8月,使团成员再次来到中国访问,中国政府在北京宴请了他们。使团中的一位成员约翰·罗德里克回忆起了当年在延安时的情景,他说道:我于1945年11月抵达延安,在那里逗留了7个月,报道国共谈判中共方面的情况。这次谈判是由当时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派遣的特使乔治·马歇尔上将…  相似文献   

7.
陈毅和朱德两位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贡献了个人重要智慧.陈毅在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期间为七大起草的<建军报告>中,最先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概念;朱德1945年5月30日在七大作军事问题结论时,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  相似文献   

8.
八路军南下支队是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组建,并于1944年11月从延安出发到华南创建五岭根据地的一支部队。当时,抗战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综观全局,决定在巩固和发展华北、  相似文献   

9.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王震率三五九旅胜利突围,北返延安。毛泽东把接应王震部北返的任务,交给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习仲勋。在短短的30多天时间内,毛泽东九次写信给习仲勋,对部队指挥、兵力配置、行军路线、物资保障等,都作了细致、精当的部署。这九封信反映了毛泽东高超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最高统帅对前方将士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正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路线,基本上克服了抗战初期王明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迅速发展。会议经过讨论,确定了"应当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和华南"的方针。会后,出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奉毛泽东之命去华中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撤离竹沟的决定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化名"胡  相似文献   

11.
据《参考消息》报道,迪克西使团是第一个与中国共产党最高层接触的美国官方组织。它是由美国官兵组成的一个小兵营,是美国派到延安的军事观察团。它于1944年来到延安,于1947年解散回国。它同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高层接触,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早了28年。今年8月,使团成员  相似文献   

12.
<正>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前线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1945年2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彭雪枫大会,明确指出:“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彭雪枫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13日是原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的百年诞辰纪念日。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土地革命时期湘赣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后期和王震一道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华南,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次长征”。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解放后,曾先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交通部部长.是新中国交通战线的奠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44年6月访问延安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中,有一名常驻白宫的美国高级记者。此次中国之行,他受美国总统罗斯福之托,转送给毛泽东一份《世界航空图》,以示美国政府对中共的友好态度。毛泽东接受《世界航空图》后,便将其交给中央军委参谋部作战局保存。为了答谢罗斯福,毛泽东决定回赠罗斯福一份《中国解放区形势图》,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93,(Z1)
1954年春,陈毅从上海奉调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一天上午,新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去看望陈总并辞行。两人过去虽没有共过事,但王震对陈毅却十分尊敬。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开玩笑地对王震说过:你是陈毅的崇拜者。陈毅对王震就任新职,颇多勉励之语,并以“刻苦问学,变化气质”八  相似文献   

16.
在1944年6月访问延安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中,有一名常驻白宫的美国高级记者。此次中国之行,他受美国总统罗斯福之托,转送给毛泽东一份《世界航空图》,以示美国政府对中共的友好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190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933年到1945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供职。1944年7月,他作为美国国务院政务官员,参加“美国军事观察组”到延安访问,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多次会谈。根据交谈和观察,他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大量电讯、报告。这些报告真实地将被国民党污名化的陕甘宁边区形象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关于国共形势——共产党信守承诺维护统一战线,国民党却利用美国军援准备内战在1944年1月23日发回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谢伟思汇报了其在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似流水,叫人感喟。按照中国农历干支纪年方法,弹指一挥间,今年又逢甲申年。甲申年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在60年前的甲申年即1944年,郭沫若撰写了纪念大明王朝和大顺王朝灭亡300周年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这篇宏文吸引了在延安领导抗战的毛泽东的眼光,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作关于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时,对此文作了高度评价,并将它列入整风运动的文献,甲申年由此被赋予了特定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8月14日,蒋介石给延安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同时,电令驻延安的国民党军队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主席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从来没有过一个象样的生日。 1944在延安时,毛主席在宴请客人的席间,国民党爱国将领、我党的真诚朋友续范亭先生同毛主席畅谈身世、讨论时局,饶有兴趣地问起了毛主席的年岁和生日,毛主席如实地告诉了他。续范亭听了,联想起上一年正是毛主席的50寿辰,可延安各界却没有任何祝贺的举动,感慨地说:“三十年奔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