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11):50-51
袁跃兴在9月17日的《文学报》上撰文指出:日前,《人民日报》等开展“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舷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昂贵,他们对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期待是“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再低一些”。在当前“文化消费过于昂贵”的背景下,多少平民百姓能够走进剧场,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文化艺术不只是专家、艺术家以及少数精英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消费疲软,至今消费市场未见根本好转。社会各界、各层人士纷纷为冲出消费困境献计献策,国家并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欲刺激消费,但收效甚微。这样,一场关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论战徐徐展开。一、谁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马我们知道,出口、投资、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到底是谁充当了经济发展的主力?一些专家认为,消费对中国当前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大,起重要作用的是出口和投资。他们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为例。2002年5月,我国出口增长率为18.4%,高出2001年…  相似文献   

3.
《党建》1998,(3)
文化型的消费倾向前不久,沈阳市对500户城市居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表明,1997年1—9月份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51.7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4%,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去年的12.7%上升为1997年的14.6%,提高1.9个...  相似文献   

4.
吴辉 《党建文汇》2014,(4):60-60
业内人士说,如果掌握一些消费理财小窍门,出境游就可以做到“马上省钱”。 首先,出发前,先了解出境地货币使用情况,事先兑换好当地货币.兑换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比率。在境外消费时,则可根据汇率、消费及当时环境决定使用何种货币.当人民币对出境地汇率明显上升时,若可以选择人民币消费.应首选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秦湘豫 《党课》2014,(22):71-73
近段时间以来,“宰客”已经成为媒体上的热点词汇。事实上,源自贪欲的宰客行为并非中国独有,下面我们来看看意大利、日本等同是如何整治宰客现象的。 意大利:对宰客行为严惩不贷 据媒体报道,一对日本情侣在罗马市中心纳沃纳广场附近的一家老字号餐馆享用完意式午餐后,却收到一份让他们“透心凉”的账单:579.5欧元。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信用卡被送回后显示消费记录为695欧元,短短几秒钟就又被多收了115.5欧元“小费”。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对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文化消费受制的原因是:1、文化消费意识不强。一部分村民对文化消费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调查251人中,认为从事文化消费的目的在于好玩和消磨时间的88人,占35.1%。2、文化素质较低直接影响着文化消费。被调查的72名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46人,占  相似文献   

7.
严婷 《当代党员》2009,(3):17-18
打造消费天堂,培育消费热点是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消费是一条河,那源头就是一个个能够吸引消费者掏腰包的产品、项目、点子……特别是最能激发消费者欲望的消费热点。重庆要致力于打造消费型城市,培育消费热点是前提。既要巩固传统消费热点,又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热点,引进和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创新他们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8.
刘海波 《奋斗》2007,(3):50-51
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扩大农民消费提供源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消费升级换代。这是针对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及农民消费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开拓我省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998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2亿,近几年每年以3.2%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底,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由此可见,“银发市场”潜在着巨大商机,为老年人服务,既显爱心又赚钱。老年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在衣食住行娱乐方面的需求特点和其他消费群体肯定有差异。开发“银发市场”当然要掌握其特点。如老年人对衣着的要求是既要夏透凉、冬保暖,也想在款式上稳重中带有时尚,并穿脱方便;老年人对食品的要求是营养高、易消化,口感好,能促进食欲,有某种保健作用或疗效;不少老年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消费受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对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文化消费受制的原因是:1、文化消费意识不强。一部分村民对文化消费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调查251人中,认为从事文化消费的目的在于好玩和消磨时间的88人,占35.1%。2、文化素质较低直接影响着文化消费。被调查的72名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46人,占63.9%。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使这一部分人在文化消费中相对滞后。3、经济条件制约。调查72户农民,除去维持日常生活方面的支出,拿不出更…  相似文献   

11.
贺德昌 《学习月刊》2010,(14):20-22
现代社会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求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并非诡言耸听,而确有其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尹世杰教授的新作《闲暇消费论》,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拜读后颇有感触,因而命笔写点感言。 尹世杰教授是我国消费经济学的领军人.他对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总是不断创新拓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写出我国第一本消费经济学专著,创立我国消费经济学之后,常有新作问世。  相似文献   

13.
邱德明 《世纪桥》2009,(7):132-132,140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消费习惯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因此,引导和加强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便成为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本文从多层面、多视角来透视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陈立 《学习月刊》2012,(20):38-39
环境友好消费模式的构建是当今世界消费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动力。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会都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因此,揭示环境友好消费模式的历史来源.明确其基本内涵.探寻构建环境友好消费模式的对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成都市第十四届二次会议和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以实物分配、统收统支、先开支后报账为特征的现行公务消费制度存在四大弊端:1.现行的职务消费制度和规定脱离了公务消费的客观实际,难以落实到位;2.公务消费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3.对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财政  相似文献   

16.
利用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支出构成分析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采用ELES模型对福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结果看,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已经进入小康阶段;从消费倾向分析来看,各类消费需求的刚性现象比较明显:从需求弹性分析来看,交通通讯需求对收入的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17.
新新人群的消费特征及对家庭消费的代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人群作为一个极具消费潜力的消费群体,即将成为或已部分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本研究基于952份消费特征问卷的分析及访谈,发现新新人群的消费行为具有偏爱超前消费、看淡还款压力等特征,这是追逐享受型消费、追求独特性消费等心理特征的表现。结合新新人群对家庭消费的代际影响,本文认为要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必须坚持短期补贴与长期引导相结合、合理消费和适度储蓄相结合、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相结合、辩证视角分析行为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短期直补、大宗商品“捆绑式”消费信贷、创新“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信贷”模式、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王艳 《党史文苑》2009,(11):58-60
文化消费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广义的文化消费自古有之,文化消费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消费,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文化消费领域中,文化商品既具有商品性也具有文化性的基本特征,文化消费市场则既具有市场性也具有艺术性,文化消费者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他们是文化消费活动中活泼的要素,文化商品的制作人和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常常有意识地去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人们通过文化消费,可以实现改变生活方式、获得快感和幸福感并拥有个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要拉动经济增长,第一想到的就是消费。在此期间.国务院为扩大消费出台了七大政策措施.商务部也要求各地鼓励规范企业开展促销.有些地方有些人甚至喊出了“消费就是爱国”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四川经济结构的特点和问题 四川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拄动作用强于消费。1978—2007年期间,四川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由1978年的1:2.85上升为1:1.09,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逐年上升态势。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前三年,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一般在60%以上,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一般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