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子 《人大建设》2004,(5):30-31
有毒气体让127个家庭妻离子散,使243个鲜活的生命一去不返,让30个村约4万乡民生命受到威胁、9万多人受灾。2003年12月23日晚,重庆开县高桥镇晓阳村的天然气井突发井喷,令世人震惊。然而,人们还没有从这场灾难中完全恢复过来,却又陷入了另一场“井喷”事件,而“导火索”就是突然降临的5000万元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2.
一连串巨灾的出现,让我们连喘息都沉重万分。世界末日的影视作品比比皆是,我们在担忧的同时也意识到,在灾难面前,生命如此可贵,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为了躲灾而想方设法,但是,如果懂得科学避灾,运用合理的技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那么,拥有了减灾救灾意识的我们,面对灾难,还有什么好怕?  相似文献   

3.
三金 《中国减灾》2010,(3):52-53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无数同胞泪洒四川,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深刻的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岸,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灾难面前,一个个看似渺小的愿望却显的那么难于实现。在坚强的背后,是一个个感动世人的血与泪的故事和地震中自救互救的优秀事迹。  相似文献   

4.
汶川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刺痛了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让一个民族心灵深处最本原的善根与仁爱全都展示了出来。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语言是那么的无力,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体会了什么叫万众一心。我们的一心就是用无疆的大爱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1,(9):50-50
随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所有遇难者身份均已得到确认,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向世人宣告了它的惨烈。这39个名字的背后,原本是一个个圆满的家庭,却瞬间分崩离析,剩下无法改写的命运,徒留无法追忆的嘘唏。但是,在这场与死神较量的生命抢夺战中,人们看到了人性美好秉性之下让人折服的两个字:坚持。  相似文献   

6.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火半个中国,即使在远离震中的地区,很多人也都感受到了那1分钟的心慌、晕眩和摇动……这场灾难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比任何。一个灾难片都真实的生命教育。最近不论是在电视上或在身边都让我看到了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蒋燕 《当代广西》2008,(5):24-25
2008年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来得让人始料不及。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团结抗战,选择了奋起自救,选择了在困难面前一起携手,共同抗灾救灾,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共同见证了一种伟大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正>一连串巨灾的出现,让我们连喘息都沉重万分。世界末日的影视作品比比皆是,我们在担忧的同时也意识到,在灾难面前,生命如此可贵,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为了躲灾而想方设法,但是,如果懂得科学避灾,运用合理的技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那么,拥有了减灾救灾意识的我们,面对灾难,还有什么好怕?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6,(5):36-37
30年前那场7.8级的强烈地震让百年工业城市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24万城乡居民遇难,16万多人伤残。30年过去了.唐山没有被这场灾难毁灭.而是在一片瓦砾上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无数同胞泪洒四川,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深刻的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岸,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灾难面前,一个个看似渺小的愿望却显的那么难于实现.在坚强的背后,是一个个感动世人的血与泪的故事和地震中自救互救的优秀事迹.  相似文献   

11.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3年了,这场灾难一共夺去了近七万人的生命,另有近两万人失踪,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2.
心灵对话     
有人说:灾难是一个恶魔,它可以在一瞬间夺去无数人的生命;也有人说:灾难是一个魔术师,可以让枯萎的灵魂复活。还有人说:灾难像一条无形的索,可以连接无数的你和无数的我。可我想说:灾难无论是什么,人们都必须面对它继续生活。 SARS。一个看似普通的英文缩写,在此时一下子被世人共知。也成了最令人恐怖的灾难的同义词。那原本只存在于微观世界中的小小病毒,成了人类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人类的眼睛无法看到微观世界中的东西,所以这场灾难使强大的人类身处弱势。这  相似文献   

13.
大志 《中国减灾》2005,(2):54-54
发生在2004年12月的印度洋大海啸已经吞噬了23万多人的生命,让人类再次感到海啸的恐怖。其实,只要掌握必要的逃生知识,在海啸灾难中还是可以全身而退的。  相似文献   

14.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8,(11):36-39
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受过无数次磨难的坚强民族。任何一次重大的灾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相信所有中国人和千千万万关注这场特大天灾的世界各地的民众,这一刻都会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体会到生命的宝贵,更感受到人性之美。中国人民心系灾难中的同胞,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传统和意志。 强震袭来!英雄纷至!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也令人为之动容。这些涌现出来的英雄儿女们挽救了无数生命,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挺起的脊梁!在此,谨以几幅微小的片段,记录那些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消防队伍、医疗卫生人员、教师、外国友人,以及无数为抗震救灾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中州统战》2003,(6):20-22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灾难和战争面前。在人类同非典决一死战的搏击中。不知有过多少惊心动魄的瞬间,有过多少大义凛然的选择。危险面前。我们总能昕到令人激动的声音:“我是医生。让我上!”在直面病毒。迎难而上的白衣战士中。也有像共产党员一样冲锋陷阵、无私无畏的统一战线成员。他们以顽强的勇气。一步步地扫清“险雷”,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他人的生命。我省统一战线各方面同我们党一道。和衷共济。抗击非典。展示了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谱写出一曲新世纪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赞歌。  相似文献   

16.
成长:对汶川大地震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这场罕见的灾难,给我们留下了悲壮的集体记忆,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值得永存的宝贵财富.这场灾难毁灭了许多美好,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反思.  相似文献   

17.
甘泉 《中国减灾》2005,(7):12-15
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东北小镇,这里曾经炊烟袅袅,宁静祥和。然而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山洪残酷地改写了这个小镇的命运,一百多条如花生命在那场惊世灾难中瞬间凋零,为他们的亲人留下永难愈合的创痛。2005年6月10日,这个“黑色星期五”注定将被载入中国的灾难史册。时至今日,由那场灾难引发的诸多话题仍然纷纷扰忧,无尽无休。目前,灾难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我们尚不能妄下断语。我们要做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才识,真正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为了下一次灾害来临时我们不再无能为为,为了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我们必须铭记这个惨痛才识,这是用117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代价何其高昂!  相似文献   

18.
毛琦  范晓公 《人大建设》2003,(10):26-27
2003年的春天,一个令人心悸的季节,SARS这个恶魔向人类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不断吞噬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成为阻挡灾难的勇士,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9.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10日14时许,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突遇上游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117人死亡,其中学生105人,震惊全国.这场悲剧给众多的家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那一个个暗红色的淤泥手印给我们重现了无助的孩子们在没顶的洪水中挣扎,重现了无助的孩子们试图摆脱呼吸道灌满泥水的极端痛苦.遇难的孩子们就这样永远的走了,活着的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这场灾难呢?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中国人会铭记这一刻: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一场6.5级的强烈地震不期而降,震源深度仅12千米,极震区烈度高达9度。这场自2000年以来云南省境内发生的最大地震,给云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让世界见证了什么是灾难面前凝聚起来的中国力量。这是一场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表达了总书记的深切挂念,也表达了党执政为民、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较量。震后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