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准则,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缺失问题日益突显。本文试从信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探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现状并对信用缺失的成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以期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正常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在当前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经济领域里的信用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述了在新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信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根本转型的要求,克服信用缺失所带来的诸多弊端与障碍,我们必须走出信用建设的误区,抓住关键,按照立法先行、示范激励、市场立导、德法并举的原则,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信用问题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十分现实的问题 ,当今中国信用问题的核心是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一项独立的商事人格利益 ,在市场经济和WTO背景下从法律、市场、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商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本质是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因为信用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依法行政与政府信用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政府信用处于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因信用不良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信用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7.
曲卫东 《理论前沿》2004,(19):29-30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发达的信用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是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体系建设必将面临很多困难与障碍。就目前而言,制约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一)社会心态因素首先,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负面效应,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障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保护诚信的利益,因而人们没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机构在市场经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对市场进行导向、促进被评级对象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等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信用评级机构不仅没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充分暴露出信用评级机构的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难以追究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所以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事责任应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论信用政府     
政府信用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弥补市场缺陷到位而不越位,避免出现政府失灵,建立信用政府有利于确立和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建立信用政府,一要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道德水平;二要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三要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四要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五要加大社会与政府的互动力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价格机制、供需机制、竞争机制之外,信用机制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机制。信用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是一种道德的精神,更主要是作为一种商业规范和制度,是经济契约关系,由此来协调、制约和平衡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因此,信用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维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对于完善和健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