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芙蓉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共时性的反思文本,二是历时性的农村题材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受制于一种不证自明的绝对真理,当时许多"反思文学"并未挣脱某种政治观念的束缚,艺术潜力未能得以充分发挥.相比之下,<芙蓉镇>对极左错误的根源--"阶级斗争"神话作了彻底的颠覆,不仅是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中第一部彻底清算"文革"的长篇小说,也是在艺术上有重大突破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廖群 《理论学刊》2008,(4):113-118
<庄子>借助形象、故事表述哲理,在文学范畴中属于寓言创作.<庄子>寓言可分为托言型、象征型、故事型三种.其中托言型、故事型寓言,或虚拟人物对话,或杜撰故事情节,已经具有一定的小说因素.<庄子>寓言直接影响了魏晋仙话小说的创作,<神仙传>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部产生于戏曲鼎盛时期的长篇巨制,《红楼梦》中蕴涵着丰富的戏曲质素。《红楼梦》对于复杂社会生活的反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性能和长处;同时,小说在穿插描写、表现手法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适当地吸收和融汇了戏曲艺术的养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经验,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创作思维和创作心理的角度,就古代戏曲对《红楼梦》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影响进行力所能及的开掘,以期寻求《红楼梦》小说戏剧化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徘徊后,在新时期更上了一个台阶;尤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引人注目,其中<灵旗>可以说进入了世界战争题材中短篇杰作之列.就研究而论,尚有把此作品叙述策略与主题展现结合进行细致考察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Z2):260-261
<正>富有乡土与民族意蕴的叙事策略是贾平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它与贾平凹小说的人物形象一样,也是其创作心理的外化。一、神秘叙事神秘主义起源于先民的巫术和神话,是人类原始的宗教哲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因子"。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宗教、巫术和各种超验现象,有着不可验证、荒诞、非现实的特征,呈现出较强的"非理性色彩"。就其思想本质而言,它是关于宇宙本质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坚信世界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关于元小说现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即用小说形式揭示小说规律的小说文本.小说的冲动源起、创作过程、文体规范、寓意寄托等,均成为该小说文本的表现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打破文本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加速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叫红>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也是作家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品以巧妙的后现代叙事,以貌似侦探小说的结构性线索展开故事,实则是在讲述一段古老的奥斯曼艺术史的往事,由冲突、痛苦、共存三个不同的层面入手,借古喻今,呈现给读者关于"文明冲突"的理性思考,关于全球化语境中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历史性解读.  相似文献   

8.
张东丽 《理论学刊》2012,(7):118-122
21世纪以来,院校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不断升温,然而,几近繁盛的表象下却难掩创作的某种模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社会转型期的“新型”知识分子成为多部小说的绝对主角;情节建构上,欲望化叙事构成了一种普遍类型;审美风格追求上,以讽刺为主的喜剧化书写成为创作主体的共同选择.显然,这种模式化倾向对当下的创作形成掣肘,小说在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及艺术探索方面尚缺乏超越性的建树.  相似文献   

9.
项链的故事     
在中学课本上读过的文章,如今大多都忘记了,可莫泊桑的<项链>却被记住了.那个爱好虚荣的女人,为了一条项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令人同情.直到今天,一谈起项链,就不由得会想起那篇小说.这就是<项链>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边城>以原生态为聚焦点,展开了对湘西的自然山水、人生世相、民族风情、历史变故等各层面上的透视.原生态不仅是<边城>的叙事策略,也是叙事意义与作者精神的契合:沈从文追寻理想化的社会、自然美与人性和谐美,以带有悲剧色彩的牧歌式的叙事手法,释放出了隐含在文本内的人性弱点的文化冲突.悲剧的形式是由一系列的偶然和误解构成的,深层根源则是人们的社会心理以及人性的某些弱点、沉疴所造成.  相似文献   

11.
策·燕妮是近年来德语文学界最引人注目的青年女作家之一.1997年她的<花粉屋>一问世就成了瑞士最畅销的小说,她本人也因此书而获得当年德国最有影响的图书奖--"法兰克福图书奖".随后该小说被翻译成26种文字.2000年她的第二部小说<海螺的呼唤>出版同样获得成功.她的小说<花粉屋>和<海螺的呼唤>主题是家庭,讲述的是68青年的后裔在孤独氛围中成长,渴望被爱,被关注.  相似文献   

12.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玉米>透视世态人性,充溢悲悯;小说以其独特的人文视角和历史叙事模式关注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玉米>中乡村女性的悲剧传达出作者对人的尊严、价值、自由、人性等人之存在的深切忧虑和浓重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明红 《党史文汇》2005,(2):45-49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 1949年至 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出了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 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 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累计印数就多达 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上,几乎没有哪本小说拥有如此高的印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理性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3,4(2):125-128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艺术问题 ,构成了研究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向来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当乡土叙事被纳入到现代视角中重新进行结构时 ,即呈现出乡土理念的现代哲学意蕴。从鲁迅开始的现代乡土小说叙事不仅打破了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而且深刻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发展。民间理性参与乡土叙事的过程 ,是对叙事方式的不断认同与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民间理性潜隐于乡土叙事范式 ,使乡土叙事既符合乡土民间的叙事美学要求 ,又呈现出现代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辑):张惟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血色黎明>研讨会现在开始!大家都知道,来自福建龙岩的张惟是一位已经年逾77岁的老作家,他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参加革命,长期在福建省的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对革命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同时作为一位从事文学创作已经50多年的老作家,张惟同志创作了多部传记文学、散文、小说以及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其中革命历史题材是他创作历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创作风格与其前期所创作风格有很大不同,在叙事上充满了创造性、想象性,采用虚构的手段来对历史人物以及文化环境进行消解与批判,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游戏笔墨"来进行叙事。本文就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宁肯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成名于网络只是一个偶然,他对于艺术的孜孜探求和丰沛的生活体验是其作品光芒四射的真正原因。宁肯的小说既有厚实的生活基础,也有艺术哲思的精神深度;有通俗侦探小说叙事的悬念与曲折,也有现代心理小说的细密和繁复。宁肯的艺术探求启示我们思考现代小说的艺术走向。  相似文献   

18.
由赵凌云教授主编,马德茂副教授、胡江滨研究员担任副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拜读之后,深深感到这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里的一部创新之作.江泽民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学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的10位作者们是实践了这个原则的.  相似文献   

19.
新历史主义生成于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行的背景下,它以某种形式的历史回归探究文学叙事策略和历史语境的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诗性预设作为新历史主义重要的文本视野与叙事策略,在讲述历史、建构历史文本的过程中,实现了历史叙事的修辞表达和文本呈现,成为打通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边界的中介.  相似文献   

20.
<匹克威克外传>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它表现了作家无与伦比的幽默和惊人的喜剧才能.狄更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谐谑之美,把一切具有可笑性的人物、事物都串进他的艺术构思中,他的丰富的语言、他的喜剧手法、他的小说里的诸多成分,如讽刺、象征、荒诞、闹剧、童话、流浪汉体、现实的暴露等都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第一次发出艺术的光芒.当然,狄更斯式的喜剧里还包含一种阴沉沉的、冷酷的幽默,令人感到一种轻快中的沉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