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敏 《南风窗》2007,(5):12-14
只有在亚洲的维度里,中国才有了缔造全球新秩序的可能性。“中国崛起”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当“亚洲崛起”的图景浮现时,“中国崛起”就被赋予了新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崛起是当前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尽管这是中国高层首次用“和平崛起”描述中国的国家战略,但是这一思想并不是当今中国为了让世人接受自己的权益之计,而是中华文明与社会制度赋予中国的特殊禀赋,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中已经清晰地提出了对中国崛起和平属性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读者     
《南风窗》2005,(5)
谁是“中神通”? “中部崛起”的话题已说了好几年,这次“两会”上,中部六省争当老大。但热闹的讨论需要些冷思维。所谓龙头,一个并不标准的经济学术语,指对其他地区有带动作用。这有个前提, 即区域内存在较密切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平崛起与东亚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理解这个命题,需要将历史的视野放得更宽一些.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崛起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全新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一个已经持续了至少160多年的历史进程的最新阶段.中国的崛起将预示着东亚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武汉,这座坐拥三镇、怀抱两江的华中重镇,曾经是京广线上最饱满的一个亮点。但现在,武汉或许会有所失落。在中国新一轮的发展中,它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近期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凸显出其身在中部的恐慌。据说武汉正在提“中部崛起”的口号,但它首先不得不直面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挤压的、凋敝的国有经济,和大批行走在贫困边缘的下岗失业群体。这座被定义为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变迁,早已跨越了作家方方在《风景》中描写的令人窒息的棚户区生存状态——“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汉口河南棚子一个13平方米的板壁屋子里”。那个时代已经成为惨烈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后特区时代”:非均衡战略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谈中部崛起,之前谈东北振兴, 再之前谈西部开发。如果我们把时间上溯到1980年代,深圳、珠海特区的建立, 以及随后相继发生的海南特区和浦东开发,都会撞击我们的历史视线。回看25 年的开放史,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差不多每三四年就会有一个大的兴奋点。最近几年,兴奋点之间的时间区隔已缩短为一两年。当下,我们要追问的是,在被WTO所定义的“后特区时代”,“中部崛起”会不会成为“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终结性选择?25年来的开放史,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战略走向?当“以开放促改革”的路子面临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寻找怎么样的改革内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07,(5):82-84
开放社会的形成,是避免一个国家“盲目崛起”及“一崛不振”的不二之途。国外有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总疑虑重重,要么替中国担心,要么担心中国。  相似文献   

8.
张亚中 《法制博览》2009,(18):30-31
很多人听到“小国崛起”这四个字,总是会心一笑,然后问,不是只有“大国崛起”吗?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想想,大国由于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要崛起不是件困难的事。换句话说,大国本来就应该崛起,即使在国家发展上走错路,也还有机会从头再来。但小国人口少、面积小、资源稀,崛起所付出的努力绝非大国可比,更何况,对小国而言,如果没有好的方向与策略,轻则永远寄人篱下,重则亡国灭种。或许,还可以想想,很多历史上的“大国”,不都是由“小国”开始的吗?从这些角度看,“小国崛起”不是更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吗?  相似文献   

9.
王屏 《当代世界》2010,(3):20-23
21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最大变动将是东方的复兴与崛起以及西方的应对与适应,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相交织将谱写一首本世纪“令人心仪”的交响曲,晚了一个世纪到场的中国能否成为这个交响乐团的“领衔演奏者”之一引人关注。东亚的崛起是亚洲复兴的必经之路,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的复兴与日本的自立。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9日,我受邀在哈佛大学就企业社会责任发表演讲。据有关媒体的同志讲,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受邀在国际上讲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缘何?原因大概有三:第一,中国有企业(现代意义的企业)的历史太短;第二,中国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也不长;第三,国际舞台上某一领域话语权的过渡标志着该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了!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之称,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5次考察湖北,并参加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审议,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2.
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以来 ,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和冲突 ,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都是零和崛起。但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关系秩序的建设性大国 ,它的崛起不是霸权性的 ,而是和平方式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崛起是一场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的政策转变一个大国正在这个星球上快速崛起。一位观察家写道:"中国的崛起就像另外一个太阳进入了太阳系,她影响着这个系统的重力以及磁场,也影响着周边的每一个小星球","中国崛起之后,每个人都要重新计算自己的政策得失"。这是笔者看到的对大国崛起最恰当的描述。"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回答。确实,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不但要和平崛起,更要礼仪崛起、公德崛起,要体现出中国人的“软权利”魅力,这种软权利集中体现在文化和公共道德上,而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  相似文献   

15.
那不是张建生吗?他不是于去年八月间骑单车作环球旅行了吗?怎么他的身影又出现在街头?单车闯世界 1985年8月10日上午,34岁的《大众电视》杂志社记者张建生,与31岁的浙江电视台记者闵曙光,踏上征程,开始了为期两年、行程五万多公里的自行车环球旅行的壮举。行前,他们充满信心地说:“作为当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做些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八十年代青年的崛起和信念!”一时,海内外舆论界纷纷发表评论——《杭州日报》:“这样一项有胆识、有组织的世界环球旅行,在我国建国以来还是首次。”香港《大公报》:“这是一次勇敢的壮举,反映了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为了进一步落实2001~2010《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精神,参加了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心系新人”健康教育流动课堂活动。并于近日召开了“心系新人”健康教育流动课堂动员大会,中国婚  相似文献   

17.
读者     
《南风窗》2005,(8)
作为一个中部读者,我看过许多关于中部崛起的报道。总体上觉得《南风窗》的稿子大局观最强,历史纵深感最突出。我非常认同你们所说的:中央给中部的特殊政策越少,意味着  相似文献   

18.
意见与媒体     
由该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撰写的报道称,从数字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都大,它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煤、钢铁和水泥的生产国,是世界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世界第三大的石油进口国,过去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600%,美国对大陆的出口也增长了415%。在工业革命的尖峰期,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现在这个头衔属于中国大陆。一个新的强国在东方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不是在预测,而是事实,美国在面对这个新的挑战、威胁和机会时,应在科技、经济和外交上有长期的应对策略。过去400年,全球强权有两个主要的变化,第1个是17世纪欧洲的兴起,第2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崛起,现在中国与印度崛起,配合日本的持续强势,代表亚洲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06,(19)
2004年春,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郑必坚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论,2005年郑又在美国颇具影响的《外交》杂志9/10月号上发表了《中国在大国地位上和平崛起》一文,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对部分西方学者和政治制度者秉承的“中国威胁论”的回应,中国希望能借此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的老知青们还在品味60年代“上山下乡”的沉重回忆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90年代中,一场新的“上山下乡”又在南中国悄然兴起。 位于珠江三角洲咽喉要道的碧江大桥之畔,近年来崛起了一个“碧桂园”社区,这里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