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要追究撞倒我的人,他们不是故意的;要感谢扶起我的人,包括撞倒我的人,人家没肇事逃逸就是好人;不要讹好心人,那是不道德的事。”这是一位65岁的洛阳老人在网上发的帖子,表示安重建互信互助的道德环境,老年人理应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并取得了两个根本性的突破:一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政治体制在治国方略上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一场空前的制度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工程。启动并实施好此工程,需要深化对法治的理论认识,需要在实践中重视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一、法治思想,源远流长作为治国思想和治国原则,法治发端于西方。法治双重含义:一是依法律治理国家(Rulebylaw);二是指法律的统治(Ruleof…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在审判综合楼建设中,将法院文化建设融人大楼设计施工之中,倾心打造传递法治精神、弘扬法律意识、彰显司法权威的新载体。通过“镜园”法文化思维理念,将面向公众的庭院文化、面向当事人的法庭文化和面向法院工作人员的廉政文化融为一体,达到以文化的形式宣传法律、 以艺术的方式弘扬法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把先秦儒、法两家的根本分歧,简单地归结为“人治”与“法治”的对立,是不对的,不符合他们本来的观点。有的同志为了论证“法治”与“人治”是相互对立的,特把“人治”解释为“靠掌权者个人意志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治理国家”,而把“法治”说成是用体现整个统治阶级集体意志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5.
认真学做人     
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入”字,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因此,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依规治党理论。该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包括:创造性地提出“依规治党”,并将其与“依法治国”一体而论;创造性地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处理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明确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共同构成依法执政之“法”,依规治党是依法执政的题中之义;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科学指引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贯通在法治轨道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规治党理论及其原创性贡献,充分表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经典呈现了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对世界法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阿湘子 《政府法制》2009,(12):32-32
4月21日,在重庆市“宜居重庆”建设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发表讲话。他妙解“安”字时说: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始终把“法治城区”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五区”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五”普法期间,该区被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评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执政党在反映其执政纲领的报告中正式把“依法治国”从治国方略的高度上提出来,把“建设法治国家”从战略目标的高度上提出来;是作为...  相似文献   

10.
法治新闻网     
《政府法制》2009,(23):20-21
法治新闻网是山西省法制宣传中心的门户网站,作为国内主流法治门户网站,法治新闻网自开通以来,秉承“弘扬民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关注时代发展,传递民意心声;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理念,始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各级、各地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的情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与呼。  相似文献   

11.
新书     
《法律与生活》2011,(24):2+5-M0002
《每个人部是改革的缔造者:蔡定剑论民主、法治与人权》 本书以“民主、法治、人权”为主题,精心挑选了60篇文章。正如张千帆所言:民主是立国之本,是决定每个人命运的根本制度;没有民主,法治也只能是空谈;定剑崇尚但是并不迷信民主法治,没有人权,两者就失去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萍萍 《中国审判》2011,(11):41-41
走基层·法院文化建设考察 坐落于古城江苏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的“镜园”法文化中心,以法治公园的形式对社会公众全天候开放。建成以来,该院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激励、导向、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它不仅成为法院干警的工作场所,也成为公众了解法院、感受公平、弘扬法治精神的新天地,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为法治新区建设增添了新的文化景点。目前,  相似文献   

13.
他张华的做法,是现代法治社会化解矛盾纷争的理性选择与正确途径。张华的当选,也可说是当下中国法治进步的一个缩影。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钉子户,被封为“湖南较真哥”;他曾为了自己的房屋被拆四处上访,是地地道道的“上访户”;他还多次与当地“父母官”较真,先后打了一百多场行政官司,  相似文献   

14.
“人文北京”建设的核心是“人”和“文”,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从“人”的角度,“人文北京”就是要建设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从“文”的角度.“人文北京”就是要建成最具人文关怀、最显文明风采、最有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法治”建设,是人文北京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涵要求。一方面,法治是实现真正的“人文北京”的内涵之一;另一方面,健全法制又是“人文北京”建设的根本保障。完善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协调高效的文化执法机制、廉洁公正的司法运行机制、便捷的法律中介服务机制是文化法制建设的要求。在“人文北京”法制环境建设路径方面,建议构建“人文北京”的法制建设规划;健全“人文北京”的地方文化法规体系;创造“人文北京”的良好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15.
耘耕 《法学研究》1992,(3):65-68
在《明夷待访录·;原法》篇中,黄宗羲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把黄氏的这一观点说成是“法治理论”,而且是“民主主义的法治理论”,是时下常见诸论著和教材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16.
曹雪 《法制与经济》2010,(11):84-84
当今世界环境状况日趋恶化,一方面使立法空白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因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亟待修改。本文从“生态文明”和“法治建设”两个方面来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治的时空环境,决定了中国法律整合范围和难度高于地域辽阔的英美法系美国,更高于地域狭小的大陆法系国家,中国法治必然是中国大法治,研究中国大法治的中国法学必然是中国大法学。因此,中国法律整合技术,既要高于美国,更要高于大陆法系国家;既需要借鉴大历史的大历史视野,更需要借鉴大历史视野得以实现的技术角度。这是因为:“大历史”不仅强调技术角度,为法治在技术层面融合古今中外因素建立大法治提供了可能,而且突显中国本位,为法治在技术层面融合中国元素建立中国大法治提供了可能,“大历史”还强调“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为中国大法治向技术层面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这一指示明确将“枫桥经验”纳入法治范畴,树为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样板。  相似文献   

19.
王莹 《研究生法学》2009,24(3):150-155
无论是苏力意义上的讨个“说法”的秋菊,抑或凌斌所谓的法盲以及“法盲法理学”,无不是在偷换概念,玩弄华美的文字游戏。从艺术和文学的修饰以及学者的“学术想象”中走出来,当下的中国法治建设的背景已然不尽是“乡土中国”和差序格局,“商土中国”的法治必定是现实情境下具有极端算计甚至投机的理性人作为主体的法治。理性人期待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的生活状态,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注个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法治漫谈     
“法治”(Ruleof Law)是什么?古今中外,概莫一是。中文“法治”一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文献。《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中有:“任法而治国”。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之外辩。梁启超在1922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分别用“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概括儒、法两家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