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侦破过东北黑恶势力老大刘涌案的王立军“空降”重庆后,连放“四把火”。有关人士认为,这几个步骤是按部就班的,打算得非常细。等于一块一块搬掉了文强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2.
北京律师钱列阳迄今已经为四五十位落马官员辩护过,其中包括原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总导演赵安受贿案;农发行副行长于大路受贿、挪用公款案;原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受贿、私藏枪支案等。他笑称“从原科级干部到原部级干部都有,可以开一个班”。钱列阳总结的落马后的“贪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愤怒,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09,(12):23-24
重庆打黑窝案:“打黑局长”变身“黑老大” 风起云涌的重庆打黑,至今年8月以来,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其重拳肃清“内鬼”的治吏风暴,赋予了这场打黑以往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原重庆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文强被批捕,成为了这场风暴的高潮。在重庆市公安局任职期间,文强一度是有名的“打黑英雄”,是重庆警界一名响当当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沈严 《党建文汇》2001,(12):32-33
在沈阳“慕马大案”中,作恶多端的黑老大刘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慕马案”涉案人员几乎全是高官,但刘涌是个例外。因刘涌与沈阳市相当一批官员关系十分密切,他成了侦破“慕马大案”中非常关键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邵道生 《廉政瞭望》2009,(10):48-49
震惊全国的重庆“打黑”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重庆是全国黑恶势力最重的重灾区。然而在2009年,重庆的打黑成果却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0,(6):62-64
重庆打黑的成功,形成了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打黑"重庆经验"。国务院法制办两次到重庆市公安局开展调研,全国"打黑办"组成调研组也专程来渝挖掘典型经验。4月28日,涉黑性质犯罪与法律控制理论研讨会在渝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专家和司法实务部门人士认为,重庆打黑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思考和提炼,这对全国都具有样板效应。  相似文献   

7.
刘军 《理论建设》2007,(2):49-51
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介入刑事诉讼,这一改革被法律界视为我国辩护制度的重大进步。但是立法对于律师提前介入诉讼的规定,存在明显不足,如未明确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介入侦查的律师活动内容有限。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侦查阶段律师辩护职能的发挥。2005年5月开始,全国三家公安机关开始试点“三项侦查讯问试验项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律师讯问在场制度。本文通过考察两大法系国家对于律师讯问在场权的规定,分析建立律师讯问在场权的法理基础,提出应根据我国侦查机制的特点,建立我国的律师讯问在场权。  相似文献   

8.
此次重庆“打黑”,震动全国,效果彰显,影响空前。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另一个与黑恶势力一样激起天怒人怨的顽症,即腐败问题。能不能学习借鉴重庆成功“打黑”的经验,像“打黑”那样反腐呢?应当说,黑恶势力与腐败问题是一丘之貉,有若干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借助和利用公权力失去监督的产物,都是官商勾结、  相似文献   

9.
霜重色愈浓。全国打黑“一盘棋”,重庆是棋中最亮点。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对重庆“打黑除恶”作出重要批示:“打击、铲除黑恶势力,是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目子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0.
赵元 《党员文摘》2007,(9):19-21
2006年12月20日,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一案。 法庭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为王有杰辩护的律师当庭受到他的呵斥:“不要再替我狡辩了,我有罪。我收受巨额贿赂,葬送了美满幸福的家庭。还有什么可以争辩的?”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10,(4):50-51
重庆打黑窝案:"打黑局长"变身"黑老大"风起云涌的重庆打黑,自2009年8月以来,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其重拳肃清"内鬼"的治吏风暴,赋予了这场打黑以往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重庆市  相似文献   

12.
张中,1916年生。是上海律师界德高望重的前辈。1980年,那场审判“四人帮”的世纪之审,他是姚文元的代理律师。27年过去,我们在张中老先生的家中,打开了那段封存已久的历史,泛黄的“特别法庭”律师出庭证、用“机密”章密封的辩护任务书,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当年那场万众瞩目的特别辩护。它对中国律师制度的恢复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张中说:“如果说我的这段经历给今天留下了什么,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律师制度的恢复,它体现的是中国对法治制度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今年六月份开始,重庆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破获了一批积案命案,已经逮捕了19个黑恶势力的犯罪团伙,整个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取得了人民满意的成绩。从已经批捕和审判的案件中可以看到团伙作案、共同犯罪的特征,也使我们对共同犯罪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王立军,只身一人从辽宁空降到重庆打黑,任重庆市公安局长至今,16个月里先后掀起四轮破案高潮,近3000名涉黑嫌犯被抓获,其中  相似文献   

15.
反腐     
《廉政瞭望》2009,(10):8-8
重庆打黑成果说明官黑勾结严重 自16日开始,重庆警方在内部举办“打黑除恶阶段成果展览”,有参观者用“眼界大开,触目惊心”来评价。在重庆市公安局内展出了收缴的65辆名车中的大部分,包括宾利、兰博基尼等。在枪支展上,包括一名杀手赠送其老板的价值3万余元的“勃朗宁”手枪。展览中的一张“黑恶势力与保护伞关系图”表明,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律师法》因解决了困扰刑事辩护律师多年的会见难、调查取证难和阅卷难这一“三难”问题而受到赞誉,但《刑事诉讼法》关于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规定却仍与新修订的《律师法》上述规定不一致,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律师刑事辩护权行使的“三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是由于法律观念的滞后和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在即将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应充分保障律师刑事辩护权利以克服以上“三难”问题并与新修订的《律师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0,(2):44-45
2009年,中央再次擂响重拳出击的反腐战鼓,惩治了一批贪腐官员,震慑官场,大快人心。重庆打黑窝案:"打黑局长"变身"黑老大"风起云涌的重庆打黑,国人关注,其重拳肃清"内鬼"的治吏风暴,赋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赋予了律师拒绝辩护的权利,却由于行使条件的简单,理由的不科学,导致了律师在拒绝辩护实践中出现问题。律师拒绝辩护权意义重大,但立法上却存在着缺陷,导致律师滥用权利或无法合理行使权利。只有完善拒绝辩护的理由、程序以及救济问题,中国的律师拒绝辩护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剑磊  魏杰 《当代党员》2009,(10):72-73
重庆,“打黑除恶”斗争正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中旬,重庆市落入法网的涉黑成员已达1500余人。在公安机关不分昼夜抓捕涉黑案犯的同时,法检系统也在紧锣密鼓地加大涉黑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在座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到重庆来。这是我第二次到重庆,第一次是1991年,在重庆只停留了四个小时,从成都坐夜火车天亮到的重庆,中午坐船到了武汉,所以在重庆只停留了4个小时,看了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地方就走了,这次有机会到重庆来我非常高兴。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康熙从乱世到盛世》,为什么想到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