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7,(13):52-53
回族人民历来重视强身健体,学拳练武在回族群众中较为普遍。回族群众喜爱练习武术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历史上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  相似文献   

2.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回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所有民族的文化一样,回族文化也是通过它的载体回族历史、文学、艺术等来承载,反映的是回族民族精神和民族  相似文献   

3.
王贵木 《共产党人》2012,(10):26-27
正回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回族特色和伊斯兰文化印记。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人口密集,回医药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年来,宁夏加快了回族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加强了回族医药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7,(5):53-54
中国文学可称之为世界文学园林万紫千红之中的奇葩,这簇簇花朵中就有回族作家的精心耕耘之作。回族文学,简言之,“即回族人民的文学,是回族人民群众口头和书面创作  相似文献   

5.
回族女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回族女童受教育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6.
回族女性在经济变迁进程中,她们的视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在家庭生活,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都展现出她们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仅回族女性经济发展变迁来考证回族这一民族特点。证明回族女性经济发展变迁是回族社会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婚姻是构成家族、产生亲族的基础。本文通过解读回族的婚姻观,分析了回族婚姻关对现代回族人择偶产生的早晚婚、教育落后、近亲结婚影响,以及回族聚居区与散居区婚姻形式的对比差异,并得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回族的重大节日,都离不开清真寺,像圣纪节这样宗教色彩很浓、活动范围仅限于清真寺、参加者主要是回族穆斯林信教群众的节日自不必说。即使像开斋节、古尔邦节这样已成为回族民俗化了的节日,同样与清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清真寺是回族节日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9.
宋传升  施克志 《共产党人》2005,(9):53-54,56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的特点不仅影响到回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7,(10):48-49
回族在中国表演艺术上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为观众所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回族梨园群英谱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而回族是所有少数民族里面拥有京剧  相似文献   

11.
宁夏中南部地区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宁夏中南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该地区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因此,以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回族文化为主题,开展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浓郁的回族特色村镇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7,(1):51-53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她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在新时期,回族对祖国的新贡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文化方面,二是经济方面,三是政治方面。对祖国文化方面的贡献回族对祖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化结构性方面。  相似文献   

13.
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回族有93583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94%,占全省总人口的0.15%。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从唐朝开始,陆续有阿拉伯、波斯、中亚细亚人到中国定居,与当地的居民通婚杂居,久而久之,当地居民接受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双方的风俗习惯又互为影响,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族进入湖南始于元代,而大量来湖南定居始于明初,以后又陆续从陕西、云南等地迁入,使湖南回族人口大增。回族人的团结勇敢著称于世,在反帝、反封建及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回族人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回族的风…  相似文献   

14.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1,(4):26
<正>■永宁县打造回族文化旅游名城永宁县率先提出全面打造"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以回族文化为主线,把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户清真寺、中华回族第一街、宁夏世界穆斯林城等景点联结起来,勾画一条宁夏独有的回族文化旅游线。2010年,该县提出打造中国回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整体规划,以初具规模的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华  相似文献   

15.
西海固回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何进一步挖掘整理西海固回族民俗文化并继承和发展,是非常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7,(4):52-53
教育,是“教”和“育”的统一,它在本质上不仅是人的培养和个体的社会化的问题,还在群体意义上表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就回族而言,回族教育一方面是我国正规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回族教育还包括其他非正规教育的成分,如学者们指出的,“从内容上讲,回族教育包含道德品质、科学知识、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劳动技能、特种工艺、医药医术等方面的训导、培养和传授”。总之,回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些特殊领域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回族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构成回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经济理论影响着其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回族消费者行为模式特点、消费者群体心理与内部规范,加强回族信仰习俗研究,可以不断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回族聚居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相一致。但是,回族在发展经济方面又有独特的优势。重新审视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回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嵩 《共产党人》2010,(2):53-53
回族风情园位于永宁县纳家户村,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回族村落,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乘车从银川市区出发,二十来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回族风情园,这里是塞上平原最好的地方之一,地势平坦、眼界开阔,绿油油的田园,阡陌纵横,直溜溜的树木,生机盎然;一方方鱼塘如  相似文献   

20.
马静 《共产党人》2008,(3):50-52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迷倒了中国第一大城市姑娘的服饰竟然是宁夏厅里的名不见经传的回族服饰……这些信息我感到特别欣慰:回族服饰的春天到了!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习俗,也有着自己特色鲜明的服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